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新闻背景:法国印象派绘画和中国美术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08日16:10 新华网

  新华网上海频道记者 孙丽萍12月8日报道:“远看西洋画,近看鬼打架。”绘画大师吴冠中少年时听说的印象派绘画是如此“恐怖”。

  1874年,当莫奈在巴黎展出惊世名作《印象·日出》时,中国艺术界对即将席卷欧洲的这场艺术革命一无所知。同时,任伯年和吴昌硕等人正在上海激起“海派绘画”浪潮。

  古代汉语中没有“印象”一词。据称,“印象派”的翻译来自日文。

  最早接受印象派影响的中国美术家是李叔同,他在日本就读东京美术学校,耳濡目染。美术教育家姜丹书当时就指出,李叔同的绘画风格,“为印象派之作风,近看一塌糊涂,远看栩栩欲活。”

  而九画黄山的刘海粟大师,才是印象派在中国的最重要推介者。他在1919年撰写《西洋风景画史略》大力介绍印象派,尽管在书中犯了个错误,将“马奈”与“莫奈”混为一谈。

  国画大师徐悲鸿对印象派有独到见解。他批评马奈“平庸”,雷诺阿“媚俗”,独喜莫奈。

  1979年,法国印象主义绘画图片展览在北京中山公园开幕,是新中国首次完整展出印象派作品。虽然展出的只是复印品,却也标志着中国人文化生活的新阶段。吴冠中正是在参观这次展览后豁然开朗,“我的妈呀!可怕的印象派原来是这么回事……太可爱了!”

  1982年美国企业家哈默在北京展出数十件私藏名画,其中就有印象派大师马奈、雷诺阿等人作品。这也是法国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画家作品首次到中国。也就是说,直到印象派问世100年后,中国观众才得以一睹真容。

  法国印象派和中国绘画界“相见恨晚”。中国美术学院邵大箴认为,印象派绘画有相当“写意性”,与中国人的艺术审美相通。印象派画家们从日本、中国艺术中吸收了营养,他们更接近东方。

  而从2004年10月开始,规模盛大的法国印象派绘画珍品展在北京、上海和香港将连续展出10个月。作为中法文化年的重要活动之一,这次展览不仅是两国艺术交流的盛事,也见证了中国和法国乃至欧洲的新关系:渴望相互了解,相互欣赏,融入彼此。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故宫等景点门票拟涨价
第4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第54届世界小姐总决赛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地产大腕赶集住交会
一周缤纷家装美图循环
娱乐风月图鉴
岁末读书频道大盘点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