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推进循环经济之难(华东时评)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09日01:39 人民网-华东新闻

  顾勇华

  突破推进循环经济的障碍,可能会遇到利益协调问题、资金投入问题,更主要的还是要清醒地认识到,这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连日读到有关推进循环经济的报道,令人振奋。

  经济显现循环特征,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表现。循环经济的具体内容,可以描述为“一减一增”。“减”,就是节约使用资源;“增”,就是增加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减与增,一要靠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二要靠持续发展的科学观念,缺一不可。苏州高新区等地的成功经验,就是很好的证明。

  在宣扬成功经验的同时,不能不关注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中的诸多难点。总体上说,我国循环经济的水平还比较低,一些妨碍循环经济发展的障碍亟待消除。

  在“减”的方面,真正符合节约使用能源标准的企业所创造的产值,在全部产值中所占比例还不够大,能耗高、用水量大和占地较多等问题,在传统制造业中尤其突出。产业梯度转移相当程度上是产业搬家,没有同时做到产业升级。同样,在“增”的方面,资源的充分利用水平不高,“变废为宝”远未形成气候。“减”不下来、“增”不上去,主要有这样一些难点:

  一是科研成果推广不力。有些变废为宝的成果,多年来一直是实验室里喜人、形不成产业恼人。在城市建设中,人们一直认为水泥是一次性使用材料,建筑物拆除后产生的水泥垃圾,除了少量用于填充路基,其余均作掩埋处理。结果是,一方面水泥垃圾成为破坏掩埋土壤和地下水源的祸根,一方面还要大量开采石料生产水泥。其实,早有水泥垃圾循环利用的科研成果问世,就是少见有人采用。类似情况还存在于城市河湖淤泥、煤矸石等“废物”的利用中。

  二是落后生产方式不思变革。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普遍不高。比如种庄稼,许多农民过度依赖化肥、化学农药,不愿意花力气、下工夫保土护苗,耕地品质恶化,连著名的“黑土地”也在以惊人的速度消失。有些地方开挖良田发展水面养殖,以高强度掠夺甚至是饮鸩止渴的方式增加收入,短期的富裕中埋下长久的祸患。

  三是地方发展中缺少大局观。守着同一条河流,上游的发展往往很少顾及下游的利益,上游的水污染给下游带来沉重的负担;国有矿区与地方矿区之间,常有地方矿区蚕食国有矿区的事情发生,蚕食的过程也是严重破坏不可再生资源的过程……

  突破推进循环经济的障碍,可能会遇到利益协调问题、资金投入问题,更主要的还是要清醒地认识到,这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我们不可能去掠夺世界资源为我所用,也不可能指望别的什么人来改善自己的生存环境,惟有用好十分有限的人均资源,节约再节约,循环再循环,为生生不息的子孙后代创造一条良性发展之路。

  《华东新闻》 (2004年12月09日 第二版)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圣诞节
圣诞和弦铃声专题
3DMM
养眼到你喷血为止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