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精育良种 播撒希望(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09日01:40 人民网-华东新闻
  佟屏亚 宗卫东
精育良种 播撒希望(图)
邓茂金在观察玉米长势

  10月14日,一个由我国13名著名育种、栽培、管理等方面专家组成的专家组,来到山东省莱州市金海种业有限公司作物研究所的高产玉米攻关田,经过认真的土地丈量、抽样脱粒、实打验收、水分测定和过秤计算,最后核定:由该所研究培育的“金海5号”玉米良种,亩产量达到1146.74公斤。这个数字不但比目前我国330公斤的夏玉米平均亩产高出800多公斤,而且比保持了15年全国夏玉米单产最高纪录的“掖单13号”高出了50.45公斤,创造我国新的夏玉米单产最高纪录。

  “金海5号”是历时5年于1997年选育成功的一个玉米杂交新品种,具有株型紧凑,果穗长大,株高、穗位适中,籽粒商品性好,高抗大小叶斑病,根系发达,抗倒伏能力强,稳产性好,适应性强等特点,目前已累计推广500多万亩,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

  项目验收委员会主任、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许启凤高兴地说,这不仅是山东农业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玉米育种、栽培界的一件大事,值得庆贺。今后的任务在于总结、推广栽培技术,让尽可能多的“金海5号”在黄淮海地区和其它地区开花结果,为提高我国的粮食总产量作出更大贡献。

  创造这一奇迹的,就是莱州市金海种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邓茂金。

  崛起在荒芜的田野

  今年52岁的邓茂金,是莱州市西由镇后邓村人,先后当过小学教师、村委主任,后来和全国著名玉米育种专家李登海一起投入玉米育种事业。亲历了培育玉米杂交种、种植高产田、兴办种业公司的过程,激励他投身种业行列。1992年,邓茂金以1.8万元的资金起步,注册了一家名为“金海”的农业实验站,带领一家6口,在后邓村租用了300多亩半撂荒的土地开荒种地,开始了艰苦的创业历程。

  每天,他开垦培肥,选种育苗,天刚放亮就下田,掌灯时分才回到家里。一年365天,他把全部心思都放在了试验田、示范田里。他说,种庄稼可是一门学问,不用心思,换不来好收成。今年50岁的妻子翟延秋这样评价邓茂金:“他的成功和失败我都能理解,我知他心。他生性好强,从来不拿身体当本钱,累出了一身病。去年在医院住了一个多月,经常是刚打完吊瓶就跑回来,一头扎到地里头,怎么也丢不掉田里的那些庄稼。我看到他忙,就主动帮他分忧。农场的几百亩地,几十个工人的活儿和喂养的猪、种的菜等都由我领着大家干。一步步、一年年,风风雨雨走过来真是不容易。”

  在创业的那些日子里,邓茂金始终以李登海为榜样,默默鞭策、激励自己进步。他借鉴李登海30多年发展种子产业的经验和教训,把它作为自己扬长避短、捷径寻优的宝贵财富。仅用了10年多的时间,就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种业大户。

  邓茂金在工作中始终紧紧抓住两件事:培育新品种并创建高产田,努力做到育、繁、推相结合。他每年都要种植小麦、玉米两作1.5吨粮示范田和夏玉米吨粮高产田,严格做到规格种植,精细管理。据《科技日报》报道,1999年他种植的30亩小麦“莱州137”高产田,经过专家组验收,667平方米产量达到773.9公斤,创造了我国北方冬小麦高产纪录;复种的夏玉米,经过专家组验收,667平方米产量达到971.96公斤,创造了我国北方地区两作亩产1.5吨粮的高产纪录。2000年,他培育的玉米新品种“金海5号”高产田,667平方米产量再次达到956.3公斤。如今,走进邓茂金的办公室、科研所、试验田,人们可以随时看到从“金海9号”、“金海8号”、“金海10号”到“金海2118号”、“金海2318号”、“金海3316号”等30多个成型的后备新品种。邓茂金介绍说,他这叫作“培育一代,推广一代,储存一代”。目前,邓茂金已在新疆、青海、海南、山东等省区市建立育种基地10多个,累计推广面积多达500多万亩。

  农业部原部长何康在莱州进行农业调研时,对邓茂金创建的金海种业和获得的育种成绩给予赞扬,欣然为他题书:“发展民营育种事业,富国裕民”。

  2003年秋天,在莱州市参加“全国玉米科学发展研讨会”的专家教授,兴致勃勃地参观了金海种业公司培育的玉米新品种和高产示范田,田间布局科学,管理细致,植株整齐,果穗硕大。面对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我国著名玉米遗传育种专家刘纪麟教授兴奋地说:“看了金海种业培育的玉米杂交种和高产田,让我非常惊奇和钦佩。我国大部分育种单位或种子公司,很少能达到像金海种业这样的农田管理水平,即使美国先锋种子公司的试验田也不过如此。”

  创新和人才是两宝

  品种是种业市场竞争力的核心,一个优良品种占据一块阵地,一批种子拥有一片市场。抓住品种创新,是金海种业走向成功的经验。近年来,邓茂金紧紧抓住拥有新品种产权和合作开发机遇,进一步加快培育玉米新品种步伐,带领金海种业完成了原始积累,扩大了实验站,成立了研究所。但是,他敏锐地意识到,企业要想再继续创新和发展,就必须依靠高科技和高素质的人才。于是,他通过各种渠道招贤纳士,先后聘请了国内20多名著名玉米专家作顾问,指导玉米育种、高产栽培和营销管理,邓茂金幽默地说,这叫“借鸡下蛋,借脑生财”。

  玉米育种专家翟延举是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科技工作者,曾多次参与玉米杂交种及自交系培育和高产栽培工作,并多次到海南岛繁育种子,具有丰富的育种知识、繁育技术和实践技能。邓茂金一眼看中这个人才,高薪聘请她到金海种业公司当技术主管。8年来,翟延举带领5位农民进行培育自交系和组配杂交种,并请农业大学和中国农科院的老师指导,虚心求教、钻研技术,每年都要杂交组配4000多个玉米新组合。为了获取新型自交系和加速良种繁殖,他们就像候鸟逐春一样穿梭于胶东和海南之间。说是去海南育种,其实就是到他乡种地。整地、播种、浇水、施肥,样样都要自己动手干,还要承受北方人不习惯的气候和艰苦的生活环境。经常是到了万家欢聚的春节期间,他们还在南国的农田里忙着给玉米授粉。有一年,在玉米即将授粉的时候,因过度劳累,她晕倒在田间。回山东短期治疗后,她又匆匆赶回海南为玉米授粉。因为她知道:玉米育种的关键时刻就是套袋授粉,抓不住这个季节,就等于白费了一年时光。

  春华秋实。2000年,金海种业的玉米育种初见成效。最早育成了杂交种“莱单2号”,随后又培育出“金海5号”、“金海6号”等5个玉米新品种。“金海5号”先后通过了山东省、河北省、北京市、河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省市区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和认定,2004年通过国家级审定。同时,他们还培育开发出黑糯、白糯、花糯、红糯、紫香糯等特种玉米,有若干玉米新组合目前正在参加有关省市的区域性试验和生产试验。

  美好未来不是梦

  十年磨一剑。2001年,邓茂金注册了一家500万元资金的金海种业有限公司,不断拥有培育的新品种为金海种业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它的种子销售额每年几乎成倍增长:2002年销售种子百万公斤,2003年销售种子200万公斤,今年销售种子达到400万公斤,预计明年销售种子将达到1000万公斤。随着种子销售量的增加,企业规模和经济效益也在不断增长。目前,金海种业已注册资金3000多万元,耕地800亩,职工100人,科技人员63人,还聘请了国内20多名专家为顾问;建成了一个集育种、研究、生产、加工、营销、高产栽培和售后服务于一体的种子企业,形成了以杂交玉米种子为主,小麦、花生、蔬菜、养殖、加工、包装等系列梯次结构。

  十年变迁。十年的艰苦努力,邓茂金在过去一片撂荒的土地上建起了办公室、育种室、检验室、加工厂、恒温种子室,建成千头猪场、肉牛场等,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发展和变化。今年,他们又在扩建仓库设施,购置加工机械,还要盖一栋专家楼,迎接专家顾问和新来的大学毕业生。金海种业的理念是:依靠体制优势,创出民营新路;依靠苦干实干,夯实企业基础;依靠专家人才,加速成果转化;依靠科研创新,保障持续发展;依靠团队精神,打造金海品牌;依靠智能管理,确保目标实现。

  创业难,守业更难,再发展比创业、守业还要难。面对尚不完善的市场经济环境,面对复杂多变的竞争格局,要想把企业进一步做强做大,金海种业面临着诸多挑战。然而,金海种业的干部职工却表现出超前的思路和超凡的远见。邓茂金25岁的二女儿邓秀峰这个进过农业大学学习的青年人道出这样的话:金海种业要继续发展,就要加快引进人才,包括管理人才、营销人才,要聘请职业经理人,也要引进大学生;要广泛吸纳资金,要和同行业精诚合作,要争取政府支持。一席话,倾吐出金海种业人对事业的美好追求。不是吗?邓茂金曾经说过,我们的下个目标就是:“努力以优秀的经营业绩闯入中国百强种业行列”。

  人们完全有理由期待:金海种业的明天会更好。

  《华东新闻》 (2004年12月09日 第四版)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圣诞节
圣诞和弦铃声专题
3DMM
养眼到你喷血为止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