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从资源大国迈向基因强国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09日05:12 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报记者 蒋建科

  新闻背景

  日前,由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科技部和北京市等部门领导和专家组成的“国家大型科研设施调研组”,来到中国农业科学院,实地考察了中国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重大科学工程,认为这项重大科学工程运行良好,效果明显。

  中国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是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科技部、农业部和北京市等的大力支持下建成的,是我国农业及生物领域第一个也是唯一的国家重大科学工程。

  设备一流

  经过20年的不懈努力,我国现已保存38万份农作物种质资源,名列世界第一,是名副其实的农作物种质资源大国。但以往由于缺乏现代化的研究支撑条件,我国种质资源的基因鉴定、研究和利用工作严重滞后,影响了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效率。

  由国家投资1.4亿元建成的这一重大科学工程,使我国具备了世界一流、国内最好的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研究核心设施和技术平台,为国家在这一相关领域的重大研究项目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技术支撑。

  中国农业科学院通过招投标的方式,购置了DNA自动测试仪、DNA自动提取仪、基因检测仪、生物芯片扫描系统、蛋白质自动测序仪等国际一流水平的仪器设备468台(套),总价值8000多万元人民币。大大缩短了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为研究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

  香港大学著名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辛世文参观中国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后感叹,它已经超过了香港大学同类研究装备水平。

  人员一流

  有了一流的技术平台,再加上“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海内外人才慕名而来。

  黎志康博士原为国际水稻研究所研究员、国际知名的水稻分子遗传学家,他首次发起水稻全球分子育种计划并组织实施,已在包括《Science》等国外知名科学杂志发表论文40多篇,被引用达600多次。2002年10月,黎志康博士带领4名年轻的中国籍科学家集体回国。

  林辰涛是国际知名的植物光形成建成专家,在隐色素及光信号传导方面的研究具有首创性及广泛意义,近年来在世界著名的《科学》等刊物发表了一系列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毛龙博士长期从事植物分子生物遗传和生物信息学研究,克隆并证实了控制番茄花离区发育的基因是一种新的转录因子,此结果被《自然》杂志发表,作为参与者之一的两项水稻基因组研究结果均发表在《科学》上。他们两人也从美国归来。

  截至目前,这项重大工程共引进中国农科院一级岗位杰出人才9名,二级岗位杰出人才13名。一级岗位杰出人才万建民、李立会、何中虎等都是国内知名学者,主持多个国家重大课题,并拥有多项重大成果。近5年来,重大科学工程先后吸引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国内著名机构的100多位客座研究人员前来开展合作研究,开放研究提高了科研水平和成果质量。

  创新一流

  先进的实验条件和优秀的人才组合在一起,形成了强大的科研能力,成果产出速度和质量大大提高:他们在国际上率先建成小麦、水稻、大豆的核心种质,完成了《中国小麦品种改良及系谱分析》等6部学术专著,发表论文80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的论文100多篇,主办国际学术研讨会20余次,国内学术会议30多个,开展国际合作研究63项,培育新品种100多个,培养研究生148名,获得专利41项。为提升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

  重大科学工程的开放运行,使我国农作物基因资源分子鉴定、基因克隆、遗传转化和农作物育种队伍科研素质在整体上有大幅度的提高。在遗传多样性与核心种质研究方面,我国成为世界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分子标记较多的国家,还将转基因抗病水稻和转基因抗病棉花及早实现商业化种植等。

  这项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常务副主任、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所长万建民博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欢迎国内外同行前来开展研究,充分利用这个一流的技术平台,携手推进我国农业科学技术创新。

  《人民日报》 (2004年12月09日 第十四版)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圣诞节
圣诞和弦铃声专题
3DMM
养眼到你喷血为止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