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让“大武汉”更大些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09日08:02 湖南在线-湖南日报

  本报记者 周怀立

  说起武汉,人们往往喜欢以“大武汉”谓之。

  武汉的确很大:它有8494平方公里的土地、830万人口和200多亿元的年财政收入;它是我国内地最大的交通枢纽之一;它还是我国内陆最大的流通中心和货物集散地。

  但武汉人似乎并不觉得武汉大。进入新世纪不久,作为我国中部地区特大中心城市的武汉,已经不满足于“湖北省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的旧有定位,适时提出了“成为与长江三角、珠三角、京津唐三大城市圈相呼应的、我国内陆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之一”的新的发展目标。

  为让“大武汉”更大些,11月中旬,一份名为“武汉城市圈周边市产业发展蓝图”的规划性文件又正式出台,并在武汉市及周边8市产生很大反响。这份文件强调,从现在起,武汉市将依托周边黄石、鄂州、孝感、咸宁、天门、仙桃、黄冈、潜江8市,重点发展汽车制造、轻纺工业、旅游业、光电子信息产业等9大产业。

  没有人能说武汉有十足的把握成为“第四增长极”,但武汉本身对此却信心十足,并与时俱进地提出了“市场主导,政府推动”的模式,主张以市场为导向、以利益为纽带,大力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武汉的领导人认为,列入“1+8”的9个城市,在行政上并没有隶属关系,因此只有经济利益才能成为共同发展的长久推动力,只有市场手段才能实现“圈”内资源和诸种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

  那么,这9个城市共同发展的基础到底是什么呢?武汉市经过认真对比研究后认为,首先,在空间布局上,武汉和其他8个城市的距离都在100公里以内,且均有高速公路连通,可使物资和人员流通保持较低的成本。其次,武汉具有技术、人才、产业优势。仅武汉东湖就聚集着18所高校、56个省级以上科研院所、49名院士和20万科研人员,形成我国除北京、上海之外最大的智力密集区,其研发潜能急需释放,而其他8市又具有土地、资源优势,两者刚好形成互补。第三,武汉优越的交通条件和巨大的市场辐射力,可以成为周边8市最重要的商品销售目的地和继续走向国内外市场的桥梁。

  为切实推进城市圈建设,武汉市先后与其他8市签订了《流通协作协议》、《人才开发资源开发合作交流协议书》、《武汉城市旅游圈8+1区域合作意向书》等多个实质性文件,鼓励武汉产业加快向周边城市的梯级转移。去年,该市决定,在2007年前,向周边转移总投资达552亿元的107个骨干项目。在政策鼓励和利益驱使下,一大批原来受制于武汉高昂地价的企业开始走出去,到周边城市寻找新的发展空间。今年以来,仅武钢集团就在鄂州投资12亿元,用于建设亚洲最大的球团矿生产供应基地。

  眼看“有利可图”,武汉的周边城市也纷纷喊出“打武汉牌,走特色路”的口号,并争相在武汉周边建立了一批专事承接“梯级转移”的基地和开发区。武汉中百集团原在周边县市开店,总是遭遇“不配合”,但在提出打造城市圈以后,这些地方都180度大转弯,纷纷邀请他们前去投资开连锁店。

  打造城市圈,谈何容易!但做大“大武汉”的决心,令武汉的决策者义无反顾。目前,武汉市已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区域性要素市场建设、加快与周边城市产业对接等作为当前的重点工作抓紧抓实,仅为改善与周边城市的高速公路连接问题,就直接投资90多亿元。


 【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短信推荐}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