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让思想教育无处不在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09日12:04 光明日报

  ——东南大学“三全”育人纪实本报记者 郑晋鸣 通讯员 董迅石

  “坚持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让思想教育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这是东南大学加强和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理念。经过多年的教育实践,目前,东南大学“三全”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已基本形成。

  在党建活动中开展思想教育

  “有人以追求生活享受为生活真谛,有人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终生信仰,人各有志,不可勉强,但我愿成为后一种人……”这是东南大学一位学生预备党员在转正公开答辩上的开场白。

  近年来,东南大学实行预备党员转正公开答辩制度,让新党员在入党积极分子和普通学生面前谈理想信念、入党动机,并接受支部老党员的询问。这一做法不仅使新党员感受到入党的庄重性和使命感,也让参加答辩会的其他同学受到了教育,扩大了思想教育的范围。

  东南大学积极拓展党建教育基地的范围,与梅园新村周恩来纪念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等单位共建了34个大学生德育和思想教育基地。在注重校外教育基地建设的同时,他们还尝试建设“党员宿舍—党员活动室—党员社区”的“111工程”,即一名党员带动一个宿舍,一个党员活动室带动一栋楼,一个党员社区带动整个宿舍区,以党建活动的日常化、制度化带动思想宣传教育的经常化和有形化。

  在人文课程中培养高尚人格

  作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之一,东南大学通过开设精品人文课程,邀请文化名人和科学大师开设讲座,努力把学生培养成有哲理、有情趣、有高尚人格的人。

  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来,东南大学已开设各类讲座1000余场,合计听众20余万人次。在“百年校庆人文大讲堂”活动中,原计划开100场讲座,因为广大同学的强烈要求增开到175场。一位计算机系的同学打趣说,整天和数字、电脑打交道,人都有点迟钝了,听一些人文艺术讲座,欣赏一些高水平的演出,仿佛给脑袋加上了“润滑油”。

  东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的一位博士由衷地说:“我在东南大学学习、生活和工作已近七年,自从学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活动以来,只要有空,我都积极参与进去。我能够感受到正在学校和我自身发生的一种潜移默化的变化,它给我们的学生时代留下了一笔永恒的思想财富。”

  在社会实践中提升思想境界

  “虽然在农机局工作,但我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支教人员,在我的空余时间,我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我们也许并不能改变这里许多,但我愿意在这一年里奉献我的全部!”这是公共卫生学院研究生霍振国在支教日记上写的一段话,当时他在内蒙古准格尔旗农机局支教。从去年开始,东南大学已经派出了两届研究生支教团。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创新能力和增强责任意识的最好课堂。东南大学利用暑假开展赴基层企事业单位进行以“三下乡”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已经历了十余年。同学们深入厂矿企业,开展企业产品开发等活动,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与技术服务。今年6—7月,由14人组成的东南大学研究生“医疗卫生下乡”小分队行程数千公里到内蒙古西鄂尔多斯高原,为当地居民进行义诊并免费送药,将奉献社会的一片赤诚洒在了广袤的高原上。

  在生活细节中加强道德修养

  在“三全”育人理念的指引下,东南大学在平凡的生活细节教育中加强对同学们的修身教育,提升同学们的思想境界。

  “改善食堂就餐环境,主动送还餐具”,是东南大学文明就餐的一大亮点。这一倡议在当时提出时,曾引起了同学们激烈的讨论。学校有关部门和学生会对此加大文明就餐的宣传力度,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同时提高服务质量,最终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认可。

  每年秋天,东南大学都要举办以“心灵的沟通、情感的共鸣”为主题的“金秋恳谈会”,学校有关职能部门与学生代表进行面对面地交流,各自把问题与想法摆上桌面,真诚沟通,在推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同时,也起到了很好的思想教育作用。

  辅导员入住学生宿舍是东南大学多年的传统,最近该校又推出辅导员宿舍挂牌制度。每栋学生宿舍的橱窗里都张贴了入住该楼的辅导员名单、宿舍号码及电话。辅导员与同学们同吃同住,对他们事事关心,真正做到思想教育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圣诞节
圣诞和弦铃声专题
3DMM
养眼到你喷血为止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