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隧道遇上御道(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10日01:23 人民网-华东新闻 | ||
新华社记者 许群 汪林义 叶健 近日,因遭遇“御道挡道”而停止施工大半年的杭州万松岭隧道东接线工程终于重新动工了。这让考古专家和“两道”所在地的杭州上城区严官巷及周边的老百姓都长舒了一口气。随着工程在年底竣工,居民们再不要翻山越岭,只需步行10分钟或者骑车两分钟,就能看到西湖美景。此外,人们还能在茶余饭后走进南宋遗址展示棚,去感受南宋“国务院”和御道所散发的肃穆气息。 这要归功于杭州市巧妙破解“御道挡道”的世界性难题,把握住城市建设和遗址保护间的关系,交上了一份让杭州人民满意的答卷。 御道出土,隧道止步 2003年3月,被称为“西湖第二环线”咽喉的万松岭隧道正式建设动工,总投资约1.3亿元,是杭州市交通建设的一项“重点工程”。 作为环西湖的10条隧道之一,万松岭隧道的建设不仅有利于缩短杭州东城区到西湖风景区的距离,还将与其他几条隧道连接,形成围绕西湖的交通二环线,从而有效缓解环湖道路的交通压力。由于其东接线将途经南宋皇城遗址,各方都要求小心开挖。果不其然,施工中发现了南宋御道遗迹,施工随即停止。 2003年12月,杭州市组织文保人员对东接线的必经之地严官巷及周边地区进行大规模抢救性发掘,取得了南宋三省六部官署北围墙遗迹、南宋河道遗迹、南宋晚期石砌储水设施遗迹、南宋御道遗迹、御道西支道遗迹、御道桥堍和桥墩基础遗迹、南宋白马庙遗址等重大发现。 有关专家经过考证后认为,本次考古发掘所发现的遗迹,是继太庙遗址、临安府治遗址、老虎洞官窑遗址与恭圣仁烈皇后宅遗址之后南宋临安城考古的又一重大发现,在中国城市考古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可列入2004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伴随着发现南宋“国务院”和御道遗址的惊喜,一个难题摆在了杭州的面前:一边是投下巨资的隧道工程亟待完工,一边是珍贵遗迹需要保护和展示。隧道、御道谁该让谁?“重点工程”与“重点文物”究竟先保谁? 三种方案惹争论 杭州是我国的七大古都之一。然而,中国古建筑多为砖木结构,由于水火灾害、自然坍塌、历代兵燹和旧城变迁,能见证其2000多年发展史的实物遗址已然不多。因此,遗迹甫一出土,围绕着遗址保护就出现了三种不同的方案: 一、隧道改道,将先期建设的隧道回填,重新挖掘新的隧道;二、继续坚持原方案,将御道及其他遗迹重新埋入地下;三、原方案主体保持不变,在隧道出口处道路连接线的遗迹之上建设小高架。 争议随之而来。万松岭隧道已斥资3000多万元,回填另辟新道至少要追加6000万元,各界显然都无法接受。 对第二个方案,反对者更众。杭州挖掘出的遗址回填的很多,但它们要么是没有足够的展示价值,要么是缺乏资金和技术的保证。严官巷遗址不在其列。何况回填一样会有让遗址遭破坏的危险。 第三个方案较折中,既强调了保护古迹,又保证隧道继续施工,获得了较多认可。 在争议中,杭州市提出要处理好道路畅通、文物挖掘、部分遗址展示的关系,做到既不是遗址向道路让路、也不是道路向遗址让路,而是两全其美。市政府在重新施工前组织专家进行多方论证,选择比较最佳方案。市政府还规定,在专家们没有充分论证,拿出可行和完美的方案之前,任何人都不能动工。 专家市民呼唤遗址展示,隧道御道各行其道 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道路建设的方案终于初步确立。 据施工单位的总负责人介绍,坐落在严官巷的遗址分为南北两大坑,目前供行人行走的路夹在两坑之间,宽度为5米左右,而隧道东接线道路的计划宽度为10米。因此,新路的机动车道将在原先5米宽的老路上向两边作适当的延伸。其中,部分路面以高架的形式覆盖在遗址的两大坑上,遗址的上面与四面用有机玻璃封闭,并用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物遮挡阳光;新路的人行道则与机动车道分开,绕过坑的另一边,站在人行道上,南宋遗迹将尽收眼底。 南宋临安城在古代城市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国封建社会由封闭式的里坊布局转变为开放式的街巷布局的一座典型城市。南宋太庙等四处遗址曾在同一年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让杭州在考古界创了个纪录。 这次严官巷考古发掘所取得的重大成果再次引起考古界的极大关注。6月10日,著名考古学家徐光冀、杨泓和秦大树实地考察,认为是南宋临安城考古的又一次标志性发现,尤其御道遗址,是目前全世界惟一被揭露出来的御道,其意义不言而喻。 专家们建议,由于发掘面积有限,这次御道只揭露了西面的一部分,所显露的恢弘气势已令人叹服,其保存之好也令人惊讶。理应再多做些工作,将整个御道遗址的宽度揭露出来。这将是杭州市又一张重要的文化名片,对丰富杭州市的历史文化内涵、提升市民的人文素质和文物保护意识等都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对于遗址展示,杭州市态度积极。市委书记王国平表示,具体的展示方案由有关部门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对展示方案,他还提出建议,认为南北两个展示区应相通,展示棚要设计得像古建筑,美观考究,配以声光电,给人以震撼力。 “争道”之外,思考远未结束 沉寂了半年之久的隧道工地又活跃起来,记者在工地上看到,两台专业钻探机正在小心翼翼地作业,为20根支撑高架的桩基进行前期准备。 然而,御道隧道之争留下的思考,远远没有结束。它对杭州这样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提出了一个非常现实和迫切的问题:在日新月异的现代化城市建设中如何保护好古城,保护好文物?一些老百姓尖锐地指出,为什么像杭州这样的古城,至今还不出台一个像样的古城保护规划? “争道”也暴露了文物考古先行的原则难以落实的问题。一些文物专家指出,如果施工前认真执行文物考古先行的原则,就不会造成因工程建设而破坏地下文物的情况,可以避免遇到重大遗址迫使工程停顿或废弃造成的巨大浪费。 “争道”更提示着城市的规划者:在遗址众多的地区进行工程建设前,应先行规划和考古。当工程建设和遗址相冲突时,应尽量降低损失。 可喜的是,最近传来消息,杭州已完成古城保护规划的制定,正向国务院报批;南宋皇城保护性详规将出台,今后杭州50年以上的老房子不得随意拆除,城建中随意施工的现象将得到有效制止。 当大型基础建设不可避免地遭遇遗址后,还有一个现实的问题,即资金的颈瓶问题。几年前,浙江省省级文保单位茅湾里窑址在03省道规划区内,后由萧山区政府出资近千万元使03省道改道。然而,2004年与杭千高速公路遭遇的南宋大墓就没有那么幸运,当地政府因资金有限而选择了大墓异地保护。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华东新闻》 (2004年12月10日 第三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