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努力建设高水平多科性大学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10日08:58 南方日报

  努力建设高水平多科性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本科教学工作巡礼

  华南农业大学坐落广东省广州市,占地553公顷,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是读书求学的好地方。学校走过了九十五年的办学历程,培育了8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为社会主义建设输送了6万多名专业人才,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 九十五年的辉煌历程

  华南农业大学的前身——广东全省农事试验场附设农业讲习所,创建于1909年,1917年发展为广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1924年成为孙中山先生创办的国立广东大学的重要部分,1926年改名为中山大学。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由原中山大学农学院、岭南大学农学院及广西大学农学院部分学科合并组建成华南农学院,毛泽东主席亲自题写了校名。1984年,华南农学院更名为华南农业大学。2000年,学校在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中由国家农业部主管划归广东省主管。学校1996年通过省部共建“九五”“211工程”项目预审,2002年12月通过了“九五”“211工程”建设项目验收。2004年,学校开始启动广东省“十五”“211工程”建设。

  学校现有农学、工学、文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哲学等10个学科门类的60个本科专业。在校本科生20808人,研究生2624人。

  学校拥有作物学、植物保护、兽医学、农业工程、园艺学、农业资源利用、农林经济管理等博士、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专业35个,硕士学位授权专业60个。有国家重点学科3个、农业部重点学科5个和广东省重点学科9个;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2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有生物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试办)、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和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总数2218人,专任教师1167人。其中有教授146人,副教授291人。设有农学院、资源环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工程学院、动物科学学院、兽医学院、园艺学院、食品学院、林学院、人文科学学院、理学院、信息学院、软件学院、艺术学院、外国语学院、珠江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8个学院和体育教研部。

  学校先后与欧、美、亚、大洋洲13个国家的23所大学建立了校际联系。“九五”以来,共获得国际合作项目76项。1982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粮农组织和我国农业部联合在学校建立了亚太地区蚕桑培训中心。1988年,农业部、外经贸部根据南南合作任务在学校设立了中国国际农业培训中心。40多年来,学校培养了来自亚洲、非洲、美洲、大洋洲4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700多人,培训了20多个国家的科研人员和政府官员。

  近百年来,华南农业大学为国家培养了近6万名毕业生。他们当中,既有在科学教育事业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杰出人才,又有长期扎根生产第一线默默奉献的劳动模范,还有在行政管理和企业管理工作中发挥骨干作用的优秀人才。学校有8位校友成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他们是丁颖、黄耀祥、陈焕镛、赵善欢、蒲蛰龙、卢永根、郑儒永、庞雄飞。

  2 人才强校的系统工程

  学校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工作重点和紧迫任务,但是,有一条始终不变,这就是坚持人才强校战略。九十五年的发展历程中,每一阶段都有一批教师中坚力量,他们成为学校发展的脊梁。

  第一、牢固树立教师是育人之本的观念。学校清醒认识到要完成扩大招生规模的任务,必须一手抓硬件建设,一手抓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思想政治过硬、学术水平高、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这是实现学校发展战略、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根本保证。

  第二、全面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学校先后制定了人才选拔和培养的一系列文件,从发展目标、实施措施、培养条件、工作进度和激励机制等方面全面规划了师资队伍建设。

  第三、实施培养优秀人才系统工程。为了将师资队伍建设规划落到实处,学校积极实施广东省“千百十工程”人才培养计划,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重点扶持。1995年至今,学校有广东省“千百十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4人,省级28人,校级123人。另有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工程”3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3人,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9人,教育部“骨干教师培养计划”7人。

  第四、大力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近三年,学校加大了引进专业人才的力度,从国内外引进高层次的学术骨干和本科教学工作紧缺人才。同时十分关心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在工作上,积极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帮助教师尽早成才,尽快出成果;在生活上,学校的福利待遇政策向教师倾斜,努力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使教师安居乐业。

  第五、积极选派优秀教师出国深造。学校把选派教师留学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公派出国留学222人,学成归来142人,回归率63.96%。2003年学校被中央组织部、国家人事部、教育部等6部委授予全国留学回国人员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3 适应社会的学科拓展

  学校从1952年院系调整成立华南农学院以来,学科专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初,主要培养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农业技术专门人才;第二阶段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开始,实行以农为主,农工、农文、农理、农经相结合的多科性教育;第三阶段从2000年开始,实行新的学科发展战略,即以农业科学为优势、生命科学为特色,农、工、文、理、经、管、法协调发展。

  在学科专业的调整和发展中,学校始终坚持积极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努力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

  第一、大力拓宽新学科专业。学校认真贯彻教育部教高[2001]5号文件精神,结合广东省和学校的具体实际,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办出特色。

  三年来,学校在原有学科专业的基础上新设置了20个专业,包括8个工学专业、4个管理学专业、4个理学专业、1个农学专业、1个文学专业、1个法学专业和1个经济学专业。扩大了办学规模,提高了办学质量,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多层次、多学科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进行了新的探索。

  第二、发挥学科优势促进本科教育。学校在发展新学科专业时强调把握好一个基本原则:新办专业既要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又必须有相应的学科支撑,以学科优势促进本科教育。学校通过“九五”“211工程”建设,现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5个农业部重点学科和9个广东省重点学科。学校在本科教育中特别重视发挥这些重点学科的优势,改造、整合、提升传统学科专业,建设、发展、促进新的学科专业。如新办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依托工程学院的农业工程博士、硕士授权一级学科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点,使该专业发展迅速,办学质量不断提高,现已发展成为广东省名牌专业。

  第三、不断加大对新办专业的投入。三年来,学校共投资3700万元用于新办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为新办专业的发展创造了较好的条件。由于学校的新办专业有较强的师资队伍,学科基础和教学条件较好,教学质量有保证,办学的整体水平较高,一些专业很快成为学校的品牌专业。

  4 不断推进的实践教学

  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求实、求新、开放、开拓,形成了两大办学特色:在丁颖精神熏陶下形成了“重视实践、开拓创新”的办学传统,努力培养求实创新人才;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开辟了“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道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按照“统筹规划、集中管理、有偿使用、功能区划、经管分离”的原则,对120公顷校内教学科研基地进行了功能划分。为保证教学需要,还购置了占地261公顷的增城教学科研基地。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学校与地方和企业联合共建了一大批稳定的、多层次、多学科的校外基地。截止到2004年7月,学校与地方和企业已签约、挂牌的实习(实践)基地达118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19个、校级42个、院级56个。

  学校还构建创新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在实践中求创新的意识和能力。首先,建立激励学生创新的机制,规定每一个本科生要取得不低于6个课外创新学分方可毕业;其次,设立创新基金,支持学生创新活动。学校每年拨专款用于资助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和开展创新活动。仅2004学年,就资助立项了275项;再次,开展技能大赛,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实践。

  5 产学研结合的教学改革

  产学研相结合,努力探索教学改革的新模式,是实践教学成功推进的重要成果。动物科学学院、兽医学院和广东温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的合作是学校探索产学研相结合办学道路的成功典范。2004年,由华南农业大学研制、温氏食品集团生产的疫苗,成为政府和养禽业战胜禽流感最有力的武器,避免了重大经济损失,提高了中国在控制畜禽疫病方面的国际声誉。“禽流感灭活疫苗的研制与推广”也因此获得2004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以温氏集团为依托的科研项目“优质肉鸡产业化研究”获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新兴矮脚黄鸡配套系的选育与产业化生产示范”获2004年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在与温氏集团合作的基础上总结的教学改革成果“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产学研结合办学新形式”获1997年国家教育部教学改革成果二等奖和广东省教学改革成果一等奖。

  产学研结合为本科教学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畜牧和兽医专业与温氏集团合作后,其大规模的养鸡生产为学校的教学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从动物营养理论到实际的饲养生产,从禽病防治理论到实际疫病诊断、治疗和药品、疫苗的生产,从产品深加工到市场营销,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和现代化大型农业企业的生产和运作模式,缩短了从书本到实践的距离。从饲料生产、育种孵化、饲养防疫到上市销售,都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帮助农民解决技术难题,为农户探索科学的实用的办法,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活了学生的创造力。兽医药理学、农业昆虫学、园艺商品学、农业化学研究法等许多课程的教学模式都在产学研过程中得到革新,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新兴专业如服装设计专业等的也在与广东省企业结合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模式。

  6 形式多样的素质教育

  学校十分重视用多种形式开展素质教育,成立了人文素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文化艺术教育中心,积极探索融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素质教育、身心素质教育为一体的综合素质教育体系。

  第一、认真组织实施综合素质教育计划。近年来,学校在制订教学计划时,特别重视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大幅度增加了人文素质教育内容。

  从1995年起,学校与广州石牌地区其他5所高校联合办学,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学校充分利用联合办学的优势,有计划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去其他5所学校选修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和参加“面向21世纪名师系列讲座”等素质教育活动。1998年学校与石牌5所高校联合创建了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第二、丰富第二课堂活动。学校在注重第一课堂教学的同时,认真做好第二课堂活动,包括举办校园文化节、社团活动周、课外阅读、科技知识竞赛和体育竞赛等。

  第三、认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1998年学校成立了心理健康辅导中心,配备了专业教师、专门的场地和专用经费,并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了教学计划。由于心理健康教育成效明显,学校心理健康辅导中心2001-2003年,连续两次被评为“广东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先进团体”。2001年广东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议在学校召开,推广了学校的经验。

  7 加速改善的办学条件

  学校一直将改善办学条件,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作为提高办学水平的重要条件和基础。

  第一、修编了学校园区总体规划方案。近几年,学校花大力气抓校园总体规划,学校党政主要负责人亲自抓校园规划,使校园规划有了突破性进展。学校提出了“南通北靠东扩西优”的规划意见,对学校总体规划方案进行了修编,使学校整体布局更加合理,功能分区更加清晰。

  第二、加快教学基本条件建设。2000年以来,学校已投入7.39亿元,共计完成了新建建筑面积40.64万平方米。

  学校一方面加快实验室、实习场所的基本建设,扩大实验场所面积,加大仪器设备投入;另一方面加大对现有的实验室改造和调整的力度,按照资源共享、突出重点的原则,根据实验室性质进行优化和重组,提高了实验室的使用率。目前,学校实验室、实习场所及附属用房面积共计24.15万平方米。到2004年10月,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为2.57亿元,仪器设备总数为28474台(件)。2000年学校将原有的网络中心和电教中心合并,成立了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使学校的建网和用网有机结合,并投入1500万元用于校园网络建设。现已建成了一个基于千兆以太网并可扩展到10GB带宽的环形结构的高速主干网络系统,拥有近1.8万个信息点,上网主机近万台。

  随着图书馆扩建工程完工,学校图书馆面积将达3.2万平方米。至2004年8月,学校共有图书文献174.48万册(件),其中纸本图书143.06万册。

  8 求精图新的优良校风

  在九十五年的办学历史过程中,通过一代又一代师生的共同努力,形成了以华南农学院首任院长丁颖为代表的、以“笃学明德、躬行践履、建业自强、求精图新”为核心的“丁颖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校师生员工传承“丁颖精神”,努力做到“修德、博学、求实、创新”,形成了求精图新的优良校风。

  自“九五”以来,学校教师队伍中有119人次获得省部级以上的荣誉称号,其中全国“五一”劳动奖章3人,全国模范教师3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2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2人,全国先进工作者1人,全国三八红旗手1人,全国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1人,广东省劳动模范1人,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3人,广东省高等学校师德标兵1人,广东省师德建设先进个人1人,广东省职业道德建设百佳个人1人,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3人,南粤杰出教师特等奖1人,南粤杰出教师4人,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24人,南粤教坛新秀15人,广东省教学名师2人,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共产党员3人,广东省优秀班主任2人,广东省优秀政治辅导员2人,广东青年五四奖章1人,广东省“两课”优秀教师3人,广东省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分子1人,广东省创建文明单位积极分子1人,广东省扶贫先进个人1人。

  广大学生自觉学习和实现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涌现了一批先进典型。近三年来,学校出现了一大批受到全国、全省表彰的学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1个班被评为全国先进班集体,1人被评为全国三好学生,4个团支部被评为广东省红旗团支部。荣获省级以上各类荣誉称号的学生150多人次。

  华南农业大学目前正处于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科专业不断增加、办学水平不断提高的关键时期。学校将进一步弘扬“丁颖精神”,进一步发扬“重视实践、开拓创新”的办学传统,进一步拓宽“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道路,开放、开拓、求实、求新,努力把华南农业大学建设成为以农业科学为优势、生命科学为特色,农、工、文、理、经、管、法等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的多科性大学,实现全国重点农业大学向高水平多科性大学乃至综合性大学的历史跨越!

  文 华先

  图:

  华南农学院首位院长丁颖塑像

  新建的教学大楼

  服装系同学的服装表演

  钟阳胜副省长看望华南农大防制禽流感专家

  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故宫等景点门票拟涨价
第4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第54届世界小姐总决赛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地产大腕赶集住交会
一周缤纷家装美图循环
娱乐风月图鉴
岁末读书频道大盘点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