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央行三年期票据代言货币政策 意味着近期不会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10日09:10 南方日报

  昨日,中国人民银行在例行公开市场操作中,出乎意料地发行3年期票据100亿元,中标利率为4.11%,创下了央行票据的最长期限。

  据了解,自2002年底央行票据成为公开市场操作工具后,发行的均是期限为三个月至一年的短期票据。从海外市场来看,各国央行票据的期限一般不会超过一年。昨日央行首度启用如此长期限的票据发行,一时成为债券市场的焦点。

  多名分析员认为,央行票据超常规发行的背后,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回笼资金和对冲外汇占款,更被赋予了货币政策的功能。

  为公开市场操作减压

  银河证券一名债券研究员称,央行出此超常规新招,有对冲外汇占款,为公开市场操作减压的意图。

  今年以来,在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下,大量国外“游资”进入国内,造成外汇占款快速增长。目前,国际投机者仍然认为,明年人民币汇率会作5%左右的调整,因此外汇占款快速增长的趋势一时难以改变。在强制结售汇制度之下,外汇占款相当于人民币基础货币的投放,为经济过热的宏观环境加温,于是央行不得不通过加大发行央行票据回笼货币。

  今年以来到目前止,央行票据发行量已突破1万亿元大关,比去年全年猛增近一倍。其中,一年期央行票据的发行量已高达50%。但是由于大量央行票据到期,一年期以内的央行票据净回笼资金能力已大不如前。如去年,央行发行7200多亿元央行票据可净回笼2600亿元资金。即发行一元钱央行票据可回笼0.36元资金。但是,今年1至9月份,虽然央行票据发行量达到9770亿元,但是实际净回笼的资金量仅为2900亿元。发行一元钱央行票据仅能回笼0.29元资金,回笼资金能力下降20%。

  而明年到期的央行票据量更创纪录地达到了8300亿元。也就是说,仅对冲到期投放的资金,明年央行也要至少发行8000多亿元票据。

  因此,央行增加3年期品种等于增加了一种期限更长的对冲外汇占款的工具,一可增加央票锁定资金的能力,二可避免央票集中到期,分散滚动发行的压力。

  形成三年期债券基准

  其实,一年期以上的短期债券期限还有二年、三年期,为什么央行单单选择三年期央行票据作为新式武器?

  业内人士认为,在二年和三年期品种中,二年期已成为财政部选定的基准利率国债品种,而3年期基准利率国债缺失。央行也可能希望通过在已有的三月期、六月期和一年期票据品种基础上,完善三年期品种的收益率曲线。

  一些货币市场基金的基金经理对这期央行票据的发行利率十分关注。他们说,尽管这期央行票据的发行量只有100亿元,看起来影响不大,但因为央行票据利率极具指导意义。正如目前一年期央行票据已成为货币市场定价基础一样,三年央行票据的发行,有望成为三年期货币市场品种的基准利率。

  代言货币政策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最值得关注的是,除了回笼资金外,三年央行票据以起到长期锁定资金为目的,其作用不亚于央行再度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在某种意义上,三年央行票据更是个“隐身”货币政策。例如,如果明年三年期央行票据发行量达到1000亿元左右,等于央行再度上调0.5个百分点的存款准备金率,同时在乘数效应作用下,这1000亿资金的回笼将减少约4000亿元资金的投放,增强了央行对明、后年广义货币M2和货币信贷投放的调控力度。

  业内人士认为,这一品种的出现,可能意味着央行不会在近期动用存款准备金率这味猛药。

  那么,三年期央行票据会否像一年期央行票据那样密集滚动发行?业内人士预计,从财务成本角度考虑,三年期央行票据不宜大量发行。在升息预期下,大量发行三年期央行票据无疑将大幅提高央行回笼资金的成本。比较可行的是,三年期央行票据的发行可能会视每个季度的外汇占款和货币净回笼的数量,来决定投放剂量。

  同时,由于三年期央行票据的出现,现有的央行票据之间会适当形成分工。三年期央行票据将主攻资金回笼量,实现央行货币数量调控目标,而一年期以下的央行票据则可以抽身注重对货币利率的调控。

  因此,三年期央行票据的出现,将使央行在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双稳健的基调下有更多空间。本报记者 谢美琴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故宫等景点门票拟涨价
第4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第54届世界小姐总决赛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地产大腕赶集住交会
一周缤纷家装美图循环
娱乐风月图鉴
岁末读书频道大盘点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