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联合早报》:莫使华文也成为无“本”之木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10日09:55 新华网

  文/张春玉

  关于华文教学的讨论,随着新加坡教育部报告书的提出,随着国会的讨论,在民间又一次沸沸扬扬地展开。参与讨论的民众各抒己见,有针对华文教学法提出改革意见的,也有针对教师素质提出建议的。其实,大家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如何真正地把我们的华文教学搞好。

  大凡一个课程的学习,受教者若要学有所成,都与这几个因素密不可分。首先是拥有一套有系统而适当的教材,其次是一群敬业乐业经验丰富的教师,再次是要求受教者虚心好学,不怕吃苦。我们目前社会上的讨论,似乎多是把焦点对准了华文教师,有强调华文教师的负担沉重,无法集中精力教书备课的;有说他们教学法陈旧,不能吸引学生兴趣的;也有说年轻教师程度不够,无法胜任教学等等。其实,原因有三,何以只谈一点而不及其余呢?

  在我们目前的华文教育中,编订一套或几套适合本地学生学习的教材是非常重要的。教材要有系统而适当。所谓有系统,即由浅入深,由点到面。从拼音、部首到字、词、句、段、篇;从组字成词、联词成句到语法修辞,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十年前,在我们的华文教学中有修改病句一项,但因为教学里从来不讲语法,不讲主谓宾定补状,所以才会有病句出现。学生也因为不懂语法,而不会改病句,不会便喊难,你喊我喊大家喊,政府爱民如子,改病句一项便取消了。项目取消,但问题还在,语法没学,作文中的病句依旧,长此以往,真的分不清孰是孰非了。

  这只是一个例子,笔者在中学教中三中四教了近十年,年年要纠正中一二学生小学程度的构字组词的错误。可见基础不扎实,学到后来只有越学越辛苦。我觉得基础是不能偷工减料的,不能因为语法枯燥就不学,也不能因为字难写就不要求学生写,这都不是对待学习的正确态度。所以,教材要有系统,这很重要。

  其次是适当,所谓适当就是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也要适合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古往今来有很多脍炙人口的不朽名篇,是不是名家名篇都适合拿来当教材用,我看不尽然。朱自清的《背影》至少应放在中三中四课本里,像《我的空中楼阁》和《荷塘月色》起码要上初院才能理解和想象。此外,可以考虑加入三毛、刘墉、龙应台、余秋雨等当代作家的作品,新加坡作家胡月宝的小小说《我把贵妃卖给了日本人》也非常适合学生学习。总之,让课本的内容离孩子们的生活和感情近些,课本上所传达出来的思想感情才能深入学生的骨髓,华文也才能真正“活”起来。

  可是,凡教过几年书的人都知道,教材也好,教学法也罢,改革喊得再凶,我都会静等着看你的考试大纲。你的考试大纲怎么考,我的课就怎么教。课程是围着考试转的。这也正是为什么一篇有趣的课文,教师教来却味同嚼蜡。因为考试时只考字词,所以除了填字、构词、搭配、造句之外,学生对其它毫无兴趣可言,反正也不会考结构布局立意谋篇,听你分析文章做什么,浪费时间。殊不知没有课文分析的华文学习,自然就会带来对文章理解上的困难。

  曾经有一年为中四毕业生出了一篇“理解问答”的考题,是选自余秋雨的《江南小镇》中的一部分。“理解问答”一共有六题,30分,其中有22分的内容是篇章中的原文,也就是说只要找对抄下来就可以得分,但考试结果是全年级只有30%的学生及格,也就是拿了15分以上。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难道连抄都不知道从哪里抄起吗?原因很简单,虽然文章没有一个字不认识,但就是看不懂,无法理解。可见,只有尽快把考试纲要定下来,明确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进而编写出适当教材,教师才能因材施教,因教材而施教,也因学生而施教,这样才能把我们的华文教学搞好。

  课本,是一课之本,是教师上课学生学习的依据。如果我们是真心想把华文教学搞出点名堂的话,那就拿出行动来,组织专家认真慎重地编一套像样的教材吧。别像中华文学课那样成为无“本”之木。(来源:华声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故宫等景点门票拟涨价
第4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第54届世界小姐总决赛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地产大腕赶集住交会
一周缤纷家装美图循环
娱乐风月图鉴
岁末读书频道大盘点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