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公道人:康有喜(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11日05:06 人民网
  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下马关镇涌现出一位司法部表彰的“模范人民调解员康有喜”。康有喜在人民调解员岗位上23年如一日默默无闻为保一方平安做出不懈努力,今年4月27日他在一次外出调解途中不幸因车祸去世。康有喜的事迹在下马关广为流传、为人称道,在12月8日司法部、宁夏区党委、政府召开的授予康有喜“模范人民调解员”表彰暨事迹报告会上,来自同心县下马关镇的周晶向人们讲述了她所熟悉的康有喜――
公道人:康有喜(组图)
  2004年4月28日,同心县下马关镇5000多回汉群众排着长长的队伍为一位老者送葬。这是有史以来,下马关镇最为隆重的葬礼。送葬的队伍中有二三十岁的小伙,也有七八十岁的老汉,有怀抱孩子的小媳妇,也有踮着小脚的老奶奶。人们眼中含着泪水,心里怀着悲痛,跟随着送行一位静静躺在担架上的老人。这位已故老人不是政要,也不是商界名流,他生前的最高职务是不拿政府俸禄的人民调解员。我也泪流满面地走在送葬的人群中。身边的许多人已经是泣不成声,几位长辈抹着眼泪,嘴里念叨着,“好人呢!咋就这么走了呢?好人呢!”

  人们念叨着的这位好人,就是宁夏南部山区同心县下马关镇南关村人民调解员――康有喜。

  人们依依不舍地把老康的遗体送到南关村回民公墓,为他举行了一个真正穆斯林的葬礼。没有棺椁,没有随葬品,甚至没有墓碑,更没有墓志铭。三丈六尺白布包裹着一个瘦弱的身躯,一把黄土掩埋了一个忠魂。

  都说黄土隔人心,但送走了老康,人们还是感到揪心、扯心,许多人又默默地来到了老康的家里。那是一个普普通通得甚至有些寒酸的农家小院。院子里虽说站满了人,却没有喧闹。院子里有几棵果树,那是老康生前亲手栽种的。青果涩涩,而栽树的人却永远地离去了。时至今日,老康虽然离开人们半年多了,但下马关地区的群众依然自发地到老康的坟上去为他祈祷,更有许多人仍然挥泪追忆老康那难以忘却的人生。

  康有喜没有走 他活在每一位敬仰他的人的心中
公道人:康有喜(组图)
  老康从1980年起担任同心县下马关镇南关清真寺管委会主任,1981年被镇政府聘为南关村人民调解员。23年来,他调解的民事纠纷难以计数,那些被调解的人心中永远也忘不了,他当时是怎样地挽救过即将破裂的家庭,如何化解刀刃相见的仇恨。下马关和周边地区的老百姓哪个不知道康有喜?又有哪个不对他心服口服?他为了调解民间纠纷曾4次被车撞伤,却没有丝毫怨言。谁能想到这一次,他老康是在前往调解的途中再一次被突如其来的农用车撞倒,而这一次竟成了永别。下马关毗邻甘肃,历史有名,自清朝起先后有3个县址设立于此。下马关与相邻的预望、韦州都是同心县内的商贸集市。集市上发生的许多纠纷是康有喜出面解决的。在没有见到康有喜前,我只是听说过康有喜这个人,很多人都叫他“老是非头”。说他,说话出口成章,眼头高,看得远,不怕恶人,不循私情。没有想到的是,我与康有喜的第一次谋面就是在这集市上。那一天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

  记得那是一年秋天,下马关一个布贩子去预望赶集,和另一个布贩子发生了口角,打了一场架。几天后,预望的布贩子纠集了近百号人来到下马关闹市,一场血案眼看就要发生。迫在眉睫之际,人群中有人欣喜地高喊,“老康来啦!”围得水泄不通的人群立刻分出了一条通道。当时我还纳闷,是谁?人们对他这样敬畏?我心里想,这个老康一定大有来头。猜想的工夫,老康已经站在了气势汹汹的闹事者面前。他脚穿一双黑布鞋,跟普通的农民没啥两样。可他那化干戈为玉帛的本事却在我的脑海中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记。

  “啥事情需要这么大动干戈呀?”他笑着对这些准备找茬闹事的人说。预望的几个年轻后生轻蔑地瞅瞅他,其中一个挥着胳膊粗声粗气地说,“没你老汉的事,到一边去!今天不把XX的杂碎洗了,我们就不是爹妈生养的!”其他几个年轻人也挽起袖子抡胳膊附和着。老康听到这里没有动气,仍然笑着说,“年轻人,话可不能说绝了。你们是来说理的,还是来打架的?要是来说理,我来给你们评评理,要说洗杂碎,先洗我老汉的杂碎吧!”几个年轻人听到这话后,都有点傻了。老康趁势走近那个带头的身边,拍着他的肩膀,心平气和地说,“生意要讲究和气生财,生意是大家做的,钱也是大家挣的,你们双方做生意,应该互惠互利才是。”他缓一缓口气继续说,“下马关是啥地方?预望是啥地方?是亲搭亲、地搭地的一家人呀!你们拉这么大个架势,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自己断了到下马关做买卖的路。”他接着从两地世代相交到攀亲结友,从“买卖不成仁义在”的古训,到市场管理法规,苦口婆心语重心长地讲了几个小时。在当地工商所的支持下,老康郑重承诺:“只要来下马关的客商,我们都让出摊点,提供方便。”这场纠纷终于就这样平息了。不久,老康又和解了下马关与韦州商户之间的纠纷,下马关的集市贸易又恢复了往日的活跃。

  从那以后,我开始注意起康有喜这个人,也了解和知道了有关他的许多故事。老康是一个普通农民,他也有妻室老小,也和普通人一样要个靠种田吃饭过日子。可是他一遇到民间纠纷,就忘掉了一切。不管有多忙,也不管自家有么脱不开身,只要有人找他处理纠纷,他总是放下刚刚端起来的饭碗、撂下手头干了一半的活计,风风火火地赶去。他的时间全用在了操别人的心、管别人的事上。自己家的事却很少去想、去过问。他家至今住着的是3间土坯房、2孔土箍窑,用着一台有毛病的14寸黑白电视机,骑着一辆20世纪60年代生产的破旧自行车。与周围人家大瓦房、大彩电、摩托车相比,反差是那样的强烈。遇到老伴埋怨他的时候,老康总是陪着笑脸说,“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一个光身子,有吃有喝有穿就知足了,多做点善事比啥都强,要那么多钱干啥?”在总是把乡亲们的事当做大事,哪里有是非、有恩怨、有麻烦、有矛盾,哪里就有他老康的身影。康有喜凭着一张讲公道的嘴、一双勤快的腿、一付热心肠,为群众化解了一件又一件矛盾纠纷,难怪当地老百姓都亲切地叫他,“老是非头”!

  有一天,又有人来找“是非老头”了。原来是下马关镇红城水村一个汉族小伙子和同心县城里一个回族女青年相恋,他们背着家里人领取了结婚证。但他俩的婚事遭受到双方家庭的反对,尤其是女方家人对此事反映极为强烈。认为女儿给家人抹了黑。于是,在女方家长带领下,一卡车的人从百里以外来到了男方家要人,又打又砸的,还带着汽油、炸药、刀子,要烧房子、点炸药、捅死女儿。当时围观的人特别多,却没有一个人敢在风口浪尖上站出来阻止。这时,康有喜出现了。急急忙忙从老远赶来的老康连气都没喘,就大步冲到女方家人面前,激动地吼到:“你们还有没有王法?这样做的后果,你们承担不起呀!”顿了一顿,老康大声说:“我就是做主的,要砍先来砍我!”女方家的人都被这吼声震住了,谁也没有再动手。而此时的康有喜则抓住双方家长都不同意这门婚事的共同心理,为减弱他们之间相互忌恨做起了说劝工作。他从国家法律和“古兰经”教义,摆事实、讲道理、打比方。经过几天耐心的劝说,女方家终于明白了事理,不再武力干预婚事,最后由康有喜亲自出面按照回族礼仪为这两位新人举办了婚礼。
公道人:康有喜(组图)

  这就是老康。别人都怕是怕非,躲是非,而老康却是哪里有是非就往哪里撵。他以群众安危为己任,不管白天黑夜,不管刮风下雨,不论事态有多么严重,境况有多么危险,他都一如既往地向需要他的地方奔去。

  2000年7月的一天,南关村村民马某把房子卖给了同村的杨某。马某的哥哥知道这件事后不高兴了,提着一把镢头找到马某,指着他的鼻子怒气冲冲地说:”自古出卖房屋都是先敬亲后敬邻,亲戚和朋友不要才能卖给他人,你知道吗?“而马某说:”房子是我的财产,我想卖给谁就卖给谁,再说房子已经卖了,你管得着吗?“弟兄二人言语不和,说来说去就打了起来。老康知道了这事后,二话没说,撂下饭碗,骑上自行车就出了家门。他顾不上劳累和饥恶,闷头骑车忙着赶路,被一辆疾驰而过的摩托车撞倒了。老康被重重地摔倒在地上,昏迷了过去。家人把他送到了乡卫生院,经医生抢救苏醒过来后,老康见到围在病床旁的一群人,惊诧地问,“我咋到这里来啦?马家的事咋样啦?”说着,挣扎着要下床。看到他一身的土,膝盖上还破了个洞,额角上流着血,脸色苍白,家里人都好言相劝,“你都摔成这样子了,还操别人家的事,你还要老命吗?”家人硬是挡住他,不让他动身。可老康心里惦记着马家的事,怎么也睡不踏实,趁家人、护士不在,拔掉了手臂上的针头,偷偷溜出了卫生院,找了一截花生杆子拄在手中,忍住伤痛一瘸一拐地走到了马家。弟兄俩见到老康摔成这个样子还来关心他们的事,被深深地感动了。一开始寸步不让的双方都做出让步,自那以后,这马家弟兄再没有闹过矛盾。

  康有喜这个“公道人”的故事还有许多许多,大家说,下马关地区民族团结、邻里和睦相处、回汉人们安居乐业,正是康有喜这样一个“公道人”以自己崇高的品德和人格力量教育、说服、感化一方的见证。我是下马关镇一名基层干部,我深为康有喜的事迹所感动。康有喜立足群众,处处为群众着想,主持公道、维持正义,不计较个人得失,我为曾与他一起共事而感到骄傲和荣幸。如今康有喜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故事还时刻鲜活地跳跃在我的脑海里,还流传在下马关的山山川川。

  康有喜没有走,他活在每一位敬仰他的人的心中。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圣诞节
圣诞和弦铃声专题
3DMM
养眼到你喷血为止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