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著名的作家们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13日09:23 南方都市报

  读书之旅

  止庵

  一九七八年“五一”节,外国文学名著得以“解禁”。

  大概就在那天,抑或是其后不久,新华书店送书到大学里来卖,我得到《安娜·卡列尼娜》、《鲁滨孙漂流记》、《莫泊桑短篇小说选》、《契诃夫小说选》等,是为我买书生涯的开始,从此我也就较成规模地读西方小说了。不过有关知识甚少,都是听年长者介绍得知;他们也只是凭借自己“文革”前的一点印象,而那时视野本来就很狭隘偏颇。大家都盯住法国的巴尔札克、司汤达、梅里美、莫泊桑、左拉,英国的狄更斯,美国的马克·吐温、杰克·伦敦,俄国的托尔斯泰、契诃夫等。此前我曾经很景慕巴尔札克和左拉那种大规模的长篇小说,但是巴尔札克只读过《高老头》、《邦斯舅舅》,左拉只读过《小酒店》、《人间喜剧》和《卢贡-玛卡尔家族》中其他小说,这会儿才读得较多。

  我发现巴尔札克《欧也妮·葛朗台》、《高布赛克》这类写“典型”的小说,人为制造痕迹很重;《贝姨》、《幻灭》等稍稍圆融一些。总的来说,巴尔札克安排得过分,强调得也过分。左拉的小说,除《娜娜》有些意思外,大多枯燥乏味。若论才气,左拉远远不如巴尔札克。所谓反映社会的各个方面,其实未必是他们的优点所在,可能反倒因此受到损害。巴尔札克的《驴皮记》,虽然名列“哲学研究”,与《人间喜剧》并不一致,却是他最有深意的作品。狄更斯的书洋洋洒洒,漫无边际,立意浅显,感伤味道太重,印象不错的只有一部带点幽默色彩的《匹克威克外传》。附带说一句,我对文艺复兴及此后一段时间的作品一直不大感兴趣,觉得人类这时很是幼稚;当然除了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之外,他几乎是惟一的明眼人,而且把整个人类的可悲又可笑之处都看透了。

  我虽然早已告别雨果,然而以后一度热衷的罗曼·罗兰,其实还是在这一方向之上。大学前两年经常回家住宿,在往返的公共汽车上,先后读了几百万字的小说,就中分量最重的就是《约翰·克里斯朵夫》。这书与其说是小说,不如说是抒情长诗,作者感觉很不坏,所写的几位女性都可爱,但是回想一下,毕竟浮夸得很。只不过此时底气尚足,到了《母与子》,只剩下虚张声势了。

  还有茨威格,我在他身上下功夫最大,几乎每篇小说都写有札记。他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等,曲折缠绵,诗意盎然。不过后来看出他还是在制造传奇,比较简单,又渲染太过,尤其是长篇小说《心灵的焦灼》,简直是絮聒单调了。他对人间的希望未免太大,与所描写的人物及其情感也太过切近。最后的《象棋的故事》倒“隔”了,反而深沉一些,该是他最好的作品。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圣诞节
圣诞和弦铃声专题
3DMM
养眼到你喷血为止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