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2004终特别报道 入世三年:银行业走向全面开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13日10:50 新华网

  编者按:

  从本周开始,国际金融报将推出“后过渡·双稳健———2004年终特别报道”,对2004年中国经济的热点焦点话题进行盘点。2004年,对于中国资本市场来说,是经受冰与火考验的一年,沪深股市虽然沉沦已久,但国九条的出台和一系列创新举措的落实,无疑为股市未来的根本改变奠定了基石;2004年,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继续高歌猛进的一年,国资产权交易的进一步升温,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监管体系的逐渐完善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2004年,是中国经济更受世界关注的一年,无论是入世来首次宏观调控、9年来央行的首次加息,还是持续火爆的房地产市场、日益敏感的人民币汇率,都牵动着全球金融界的目光。

  回顾过去,是为了继往开来;展望未来,才能谋定而后动。2005年,是中国从“入世过渡期”步入“入世后过渡期”的第一年,同时,积极加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也将首次转向双稳健,字面上虽只有微小差别,实则意味着中国对外和对内经济角色的重大转变。中国经济如何应对后过渡、双稳健时期国内外经济新局势,如何迈好这跨越的一步,对于中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无疑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外资银行经营业务的范围和领域进一步扩大中外资银行互利合作取得重大进展非银行金融机构对外开放成为新亮点

  2004年12月11日,中国入世三周年,WTO后过渡期扑面而来,银行业全面开放进程提速。

  监管:走向开放

  银监会成立后,及时调整了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监管策略,将对外开放的重点由过去主要引进外资银行来华开设分支行转移到着力推动中外资银行加强业务协作和股权合作

  12月1日,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国务院新闻办记者招待会上表示,从即日起,中国银监会将陆续实施六项措施,进一步扩大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

  刘明康宣布,从12月1日起,允许外资金融机构将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域扩大到昆明、北京、厦门、西安、沈阳,使开放人民币业务的城市从13个增加到18个。此前,已开放上海、深圳、天津、大连、广州、珠海、青岛、南京、武汉、济南、福州、成都、重庆。其中,西安和沈阳经国务院批准,提前至今年开放,以促进外资金融机构更好地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特别是为我国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提供支持。

  此外,从12月1日起,设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外资银行,对于经营人民币业务的申请,银监会将放宽审核其盈利的资格条件,即从目前考核单家分行的盈利,改为合并考核申请人在华所有分行的盈利。也就是说,只要申请人在华合并报表是盈利的,他们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分行都可以取得申请人民币业务的资质。同时,对于外资银行在西部和东北地区设立机构和开办业务的申请,中国银监会在审理时将设立绿色通道,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审批。

  无独有偶,恰好一年前,2003年12月1日,经国务院同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决定将单个外资机构入股内地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比例由原来规定的15%提高到20%;合计外资投资所占比例如低于25%,被入股机构的性质和业务范围不发生改变。同时,刘明康表示,银监会决定将外资银行分行营运资金最高一档从6亿元人民币降低到5亿元,将第五档从4亿元降低到3亿元;将在华注册独、合资银行分行的营运资金要求从六档简化和降低为1亿元、2亿元和3亿元三个档次;并进一步简化市场准入程序。

  回眸一年间,中国银行业的监管向着开放、宽松、规范及市场化大步迈进:

  首先,外资银行经营业务的范围和领域进一步扩大。截至今年10月末,已有105家外资银行机构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其中61家获准经营中资企业人民币业务;13家外资银行获准在华开办网上银行业务;24家外资银行机构获准开办衍生产品业务;5家外资银行分行获准开办QFII托管业务等。外资银行规定范围内经营的业务品种已超过100种。

  其次,中外资银行互利合作取得重大进展。银监会成立后,及时调整了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监管策略,将对外开放的重点由过去主要引进外资银行来华开设分支行转移到着力推动中外资银行加强业务协作和股权合作,促进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加快中资金融机构重组与改造。目前,中外资银行已在资金拆借、代理清算、票据贴现、国债投资、衍生产品交易、银团贷款、信用卡、贸易融资等诸多业务领域进行广泛合作。外资金融机构入股中资银行呈现出良好势头。

  再次,非银行金融机构对外开放成为新亮点。去年,银监会颁布了《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开放汽车融资金融服务,先后批准了上汽通用汽车金融有限责任公司、丰田汽车金融(中国)有限公司、大众汽车金融(中国)有限公司和福特汽车金融(中国)有限公司、戴姆勒-克莱斯勒等5家外资汽车金融公司筹建,其中2家已于今年开业经营。我国金融体系中又增加了一类全新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今年9月1日,银监会颁布并实施了《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允许外资投资性公司设立独资的财务公司,并鼓励境外战略投资者参股中资机构的财务公司。

  竞争:谋求共赢

  随着入世保护期行将届满,外资银行除在越来越多的城市及业务领域与中资银行展开直接竞争外,更是借参股方式积极谋求与后者之间实现优势互补,从而更快更多地得以分享中国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外资银行目前已成为中国银行业的一支重要力量。截至今年10月末,共有19个国家和地区的62家外资银行在内地设立了204家营业性机构(包括外资银行分行163家、其下设支行16家,独/合资银行及财务公司14家、其下设分支机构11家)。此外,外资银行类机构在内地还设立了223家代表处。在华外资银行资产总额达553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44%),约占内地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的1.8%,外汇贷款占内地银行业金融机构外汇贷款总额的18%左右。贷款总余额已达2674.16亿元人民币,不良贷款率仅为1.3%。前10个月实现税前利润17.4亿元人民币。

  而在此外,随着入世保护期行将届满,外资银行除在越来越多的城市及业务领域与中资银行展开直接竞争外,更是借参股方式积极谋求与后者之间实现优势互补,从而更快更多地得以分享中国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不妨这样说,2004年中国银行市场最大的亮点即在于此。

  据统计,目前中国已有9家中资商业银行先后接受花旗银行、汇丰银行等多家外资金融机构的入股,一年来,西安市商业银行获准引入加拿大丰业银行参股,这是第一家接受外资参股的西部地区的银行;汇丰银行持有交通银行19.9%股份,成为交行的第二大股东,并将参与该行董事会和高层管理;兴业银行24.98%的股份则由三家外资金融机构持有,成为外资参股比例最高的一家境内银行。

  另外,还有9家中资银行正就此事宜商谈或进行中:

  11月20日,民生银行发布“关于获准吸收新加坡亚洲金融控股私人有限公司投资入股的公告”。公告称,日前公司接到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中国民生银行吸收新加坡亚洲金融控股私人有限公司投资入股的批复》,同意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将持有的本公司236135250股国有法人股(占总股本的4.55%)转让给新加坡亚洲金融控股私人有限公司。

  11月19日,渣打银行称,将入股渤海银行19.99%的股份,并已签署框架协议,目前这一协议已提交中国银监会审批。

  11月18日,有关方面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济南市商业银行与澳大利亚联邦银行战略合作得到中国银监会批准,根据协议,后者将至少购买济南市商业银行11%的股份。至2008年5月14日之前,外资股东持股总量可达20%。

  11月初,另一家澳大利亚银行———澳新银行亚太区总裁库柏向媒体透露,“澳新银行有意在明年某个适当时机收购上海农信社的股权。”目前,澳新银行正密切关注上海农信社的改制进程,以协助其在内地零售市场的发展。他同时表示,澳新银行很乐意在明年适当的时候,收购上海农信社的19.9%的股权。

  ……

  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近日在亚太经合组织金融与发展项目年度论坛上表示,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正在积极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改变单一的股权结构,以提高自身水平,进一步与国际接轨。

  目前,上述两家试点银行正在按照相关要求全面推进改革,两家银行的主要财务重组工作也已基本完成,资产质量得到明显改善,资产负债状况得到根本改观,各项指标均已基本接近国际先进银行的平均水平。而据香港交易所主席李业广预计,国有银行最早将于明年年中第一次在香港进行首次公开募股。

  而对于这种迅猛的发展势头,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这样解释道,“外资参与中国银行业改革,双方都是赢家。一方面,外资参与将有助于巩固银行的资本基础,促使中资银行的股权结构多样化,提升银行业的公司治理和全面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加强与中资银行的联系将帮助外资银行尽快增加市场份额和客户资源。实际上,许多外资银行都把与中资银行的紧密合作看作是在中国市场快速提升业绩的机会。”不难看出,刘明康的这段讲话点出的正是中外资金融机构谋求共赢的现实土壤和战略意图。

  趋势:引进来、走出去

  随着中外资银行在华布局的逐步完成、竞争格局趋向稳定,以及内地金融体系不断融入全球体系,中外资金融机构股权合作之外的多元化互惠互利更将成为长期的任务

  一、中资银行海外上市将成为现实。

  12月1日,刘明康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截至9月末,内地16家主要商业银行的核心资本增加了560亿左右。目前已有15家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达到8%的国际标准,另有6家银行将在今年年底前加入这个行列,从而使达标银行总数达到21家,达标银行资产占中国商业银行资产总额的比例将提高到44.8%。(去年中国内地只有8家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可以达到8%,资产总额仅占商业银行资产总额的0.56%)

  上面数字的变化主要来源于以下三个原因:一、国家向中行、建行注资450亿美元;二、中资银行积极引入外资参股;三、次级债的发行。而在明年,随着部分中资银行最终完成上市准备,海外资本市场融资将成为新的资本来源。关于这一点,在各中资银行规模快速扩张过程中,自有其强烈的内在冲动。

  事实上,早在今年年初,即有报道称民生银行有可能成为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中资银行,其计划中发行规模占其扩大后股本的20%,筹资金额定为10亿美元。此外,关于交通银行将于内地及香港同时上市并分别融资100亿元人民币的传闻亦在坊间热议。至于中行、建行的上市,更是一年来各界关注的焦点。

  而在补充资本金外,“一家银行要想获得更健康的发展,必须要从A股到H股,必须要进入国际资本市场。”民生银行行长董文标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把A股上市比作是一次CT检查,那么发行H股就是做一次核磁共振,因为它扫描能力更强。其国际化的意义重于融资目的,也是为股东投资带来丰厚回报的重要一步。他认为,海外上市,无疑将进一步稀释现有股东的股权,股东间相互制衡可以有效抑制某控股股东操纵银行,国际上的银行股东间不存在控股一说,而且银行的董事会中也是由股东派出的专业银行人才来担任,这样更有利于银行的决策与发展。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中资银行海外上市必须经过充分甚至是痛苦的改造、转型,中国人寿在美遭股民“集体诉讼”以及民生银行“变造文件事件”等一系列风波,加之近期海外上市内地企业频频出事,无不为中资银行扬帆海外敲响了警钟。

  二、混业经营限制将受到某种程度的突破或得到预先安排。

  众所周知,混业经营已经成为全球金融业发展的明显趋势,在中国,尽管金融混业还没有成为金融发展的主流,特别是还存在着一些金融混业法律上的障碍,但是,不同金融部门间的业务合作和交叉、金融集团的发展等已经初露端倪。

  临近年终,种种迹象显示,随着管理层就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的意见达成一致,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即将实现。银监会政策法规部李伏安副主任日前透露,由央行牵头起草的商业银行成立基金公司试点办法目前正在完善过程中,由于各部委对此已经达成共识,估计内地第一家由商业银行成立的基金公司将在半年内成立。

  李伏安表示,为减少银行向基金公司进行利益输送的可能性,在试点阶段,银监会将按照股权分散的原则,建议银行在发起成立的基金公司中股权控制在三分之一左右。而较实业资本而言,监管部门更欢迎保险资金、社保资金、企业年金、以及合法的私募资金参股商业银行成立的基金公司。

  另外,李伏安透露,对于商业银行直接发起设立的基金公司将受到双重监管。一方面是作为主要监管部门的银监会将对它实施并表业务的监管;另一方面是受到证监会在专业方面的监管。

  这可以被看成是对现行分业经营制度的某种松动。对此,任何中外资金融机构都不会坐失良机而必然积极寻求某种先机。

  继成功参股平安保险后,根据协议,汇丰动用不超过2000万美元的内部现金资源收购福建亚洲银行有限公司50%股权,平安集团旗下的平安信托则收购余下的50%股权。平安信托将会向褔建亚洲银行再注资2300万美元,将汇丰所持的股权摊薄至双方同意的27%。今年3月,在紧张的股权转让和筹备后,更名后的平安银行如期挂牌。此后,汇丰更是大手笔入股国内第五大银行交通银行。

  同月,建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第一届董事会日前在深圳召开。会议就公司治理结构、授权、人事任命、年度预算和业务发展规划、业务程序及工作手册等事项进行讨论。这意味着,中国建设银行设置在香港的投资银行旗舰正式启航。

  从国际经验来看,金融全球化与金融一体化本是互相推动的两支根本力量,在这方面,预计明年仍会有新的案例出现。

  三、中外资银行间的合作将出现更多模式,港资银行值得关注。

  整个2004年,中外资金融机构的股权合作呈现四面开花的势头,而在明年,除这一点外,中外资银行合作将在更广的层面得到推动。

  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在“2004北京银行业发展论坛”上表示,银监会鼓励和支持中外资银行在股权、业务及技术方面展开多元化合作。他认为,随着外资银行的进入和人民币业务的逐步开放,中资银行之间、中外资银行之间如何加强合作已成为需要不断探索的新课题。

  而在另一方面,随着中外资银行在华布局的逐步完成、竞争格局趋向稳定,以及内地金融体系不断融入全球体系,中外资金融机构股权合作之外的多元化互惠互利更将成为长期的任务。

  10月20日,澳门人民币清算行———中国银行澳门分行宣布,该行将于11月上旬为首批16家参加办理个人人民币业务的澳门银行提供人民币清算服务,另有两家参加行将于稍后加入清算系统。而在此前,香港的人民币业务亦已如期开办。

  此方面值得注意的动向之一是,2003年8月签署的CEPA协议为港资银行拓展内地再开绿灯:一是将港资银行在内地开设分行的注册资本金门槛从200亿美元降至60亿美元;二是将港资银行在内地分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资格从开业三年以上降至两年以上。由此,一批原本无缘在内地拓展业务的港资银行,如中信嘉华银行、大新银行、工银亚洲和永隆银行等,都已积极筹备在内地开办分支机构或者投资金融公司。中信嘉华、工银亚洲更有望于2005年在内地开办人民币业务。而根据这一协议的精神以及内地与香港各具特色的经济、金融状况,两地银行如何更好地实现互动合作,尤其围绕人民币业务这一核心,明年值得关注。(记者卫容之)(来源:国际金融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圣诞节
圣诞和弦铃声专题
3DMM
养眼到你喷血为止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