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调查:人民币理财“保底”为何“急刹车”?(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13日15:56 新华网
  就在银行理财产品卖得正火热的时候,银监会却一声令下暂停了银行承诺保底收益的做法,并对各家银行提出“警示”:要注意风险控制。
调查:人民币理财“保底”为何“急刹车”?(图)
  从今年“十·一”开始,光大银行和民生银行分别推出了三期人民币理财产品,这类产品不仅购买的门槛比较低,而且承诺给投资者带来比定期存款更高的固定收益。这对于有着根深蒂固的“保底保息”理财习惯的百姓而言,无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而银行因此也上演了7天卖出30亿的销售神话。

  然而,就在银行理财产品卖得正火热的时候,银监会却一声令下暂停了银行的承诺保底收益做法,并对各家银行提出“警示”:要注意风险控制。银监会的一脚“急刹车”惊醒了银行和广大投资者。那么,这脚急刹车究竟会不会给日趋火爆的银行委托理财市场带来当头一击呢?既然已经没有保底收益,投资者所购买的银行理财产品究竟会面临着多大的风险呢?

  银监会叫停保底收益

  银行“高声叫卖”走向低调热销

  就在银行理财产品刚刚走进百姓人家的时候,银监会突然给各家银行下传了一道“密令”,要求人民币理财产品“既不能够承诺保底收益,更不能承诺固定收益”并提示各家银行“注意控制理财产品风险”。于是,各家银行纷纷遵照上级的规定贴出了风险告示,而银行理财产品也从“高声叫卖”走向了低调热销。

  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银监会通过北京银监局转发到在京各金融机构的文件主要包括两条意见:一,既然是理财产品,就不能够承诺保底收益,更不能承诺固定收益,它只能像信托一样,有一个预期收益,即收益的风险当由投资者自负;二,银行应对投资类金融产品进行风险提示。

  记者在兴业银行本周开始发行的新一期人民币理财产品招募说明书中,没有找到任何关于“保底收益”的说法,相反在篇末却特别注明了“请您在购买前详细阅读《产品说明书》中的风险提示条款”。而从昨天开始预约的华夏银行“稳盈1号”宣传中也只采用了“象买‘国债’一样简单”的字样,而并没有说像买国债一样安全。在几家正在销售人民币理财产品的银行柜台前,记者也看到了投资者需要承担一定风险的告示牌。

  虽然银监会叫停了银行承诺保底收益了做法,但这似乎并没有改变银行理财产品的销售的火爆局面。记者昨天从中信实业银行银行了解到,虽然该行在推出人民币理财产品前没有公开做任何宣传,但本期推出的一年期产品已经提前售磬,半年期产品最近一两天内也会很快售完。而兴业、华夏、民生等几家股份制银行也表示基本不会对销售产生影响。

  收益总体趋于理性

  各家产品略显差异

  从“十·一”放假前夕光大银行推出国内第一只银行理财产品以来,已经有光大、民生、招行、中信、兴业和华夏六家银行陆续推出了人民币理财产品,其中光大银行已经推出了两期产品,民生银行的二期产品也将在年底推出。

  纵观已经推出的7只人民币理财产品,其进入门槛虽然从最初的1000元提升至5000元或者10000元,但其收益率也呈现出稳步上扬的趋势。从10月份开始销售的首只理财产品由于处在央行加息以前,其一年期收益率仅为2.55%,之后推出的二期保底收益理财产品收益率达到了2.7%左右。而在第三批开卖三只的不承诺保底收益银行理财产品,其一年期收益一般都在3%左右。

  据一位银行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各家银行在操作类似的人民币理财产品时,采用的定价方式是先确定理财资金在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固定期限和固定收益率,然后根据这个收益率再确定卖给投资者的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而这个收益率一般肯定大于同期定期存款。因此,银行向个人投资者推出的理财产品定价主要依据的是在银行间债市购买的国债、票据或者是金融债所获得的收益率而确定,因此各家银行推出的同期产品是不会有过大的差异的。

  而对于银行来说,人民币理财产品一般分两部分来运作,一部分用来做定期储蓄,其比例一般为10%-40%,其他则用来在银行间债市投资。这样,银行既稳定了银行的大批的存款,也从投资上获得了中间收入,可谓一举两得。

  “预期收益”取代“固定收益”

  高收益背后风险多大?

  最近银监会禁止银行“保底收益”,而在这之后银行将以“预期收益”取代“固定收益”,那么,对于投资者来说,目前市面上的人民币理财究竟风险有多大呢?

  几家从事人民币理财业务的股份制银行在面对这一问题时众口一词:几乎不存在风险。一位银行内部人士告诉记者,人民币理财所投资的品种均属于国家级的信用证券,如国债、央行票据等。而银行在做这些投资时也会提前将投资的金额、期限和收益率锁定,有些银行甚至将专有账户中的资金冻结在国家债券登记中心,以保证其资金不会被挪用。因此,人民币理财产品的首要风险就是国家风险和银行倒闭风险,而目前这两种情况基本不可能发生。

  而投资者所面临的另外三大风险就是利率再次上调的风险和其他银行推出更高收益率理财产品的风险以及流动性风险。但由于目前所推出的理财产品均属于短期产品,因此对一般投资者而言,差异并不是很大。因此可以说人民币理财产品是在风险极小的情况下让投资者获得尽量高的收益。而你在购买该产品之后,想要变现就只能通过质押贷款来进行,这无疑会给投资者带来一定的损失。但据业内人士测算,即使这样,投资者仍然可以获得收益。

  那么,究竟银监会为何紧急停止了保底收益的说法呢?业内人士指出,监管所针对的是所有的商业银行,而银行业又成为国家的主要命脉。因此,从监管角度而言肯定会采取最为审慎的做法来约束所有的商业银行。另一方面,由于国内百姓的投资意识还不是很强,在委托理财产品初现市场时,应该让大家建立起正确的风险意识,避免盲目投资。(记者和平/文李梅玲/图)

  正在销售人民币理财产品预期收益比较

  半年预期综合收益 投资起点 备注兴业 2.52% 1万元8日开卖,产品须与定期存款按9:1搭配购买华夏3万元以下2.328%;10万元以上2.814% 5000元12日开始预约,22日正式开卖中信5万以下2.514;5-10万元2.572;10万元以上2.6% 2万元 进入销售尾声

  和平/制表

  专家观点

  理财产品保本确属违规

  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承诺收益的做法究竟是否违反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呢?记者日前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金融金融系教授赵锡军,他指出,委托理财承诺收益是一种违规行为。

  赵锡军指出,在国外,银行存款和理财账户是完全分开、各自独立的。由于国外设立了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因此一但银行发生倒闭破产的情况,保险公司会首先对银行的存款人进行赔付,也就是说,百姓放在银行的储蓄存款即使遭遇银行倒闭也可以不受任何损失。而委托理财产品是银行以受托人的身份对这笔集合资金进行投资,因此就不可能对投资者承诺保底收益,而银行在破产的时候,投资者也不会得到相应的赔偿。

  而知名学者王连洲也认为,各相关机构委托理财都涉及信托雷同关系,涉及委托人、受托人,因此应参考信托的监管办法。有关方面应引入账户独立制度和第三方托管制度,更好地控制风险。

  对此,银行也表示,委托理财一般是指金融为了投资某一领域的产品而筹备公众的资金,然后进行运作的方式。而银行理财产品是由银行先确定好投资产品的收益、期限并投入资金,然后在向公众筹集资金来弥补头寸的做法。因此,这与严格意义上的委托理财产品是有很大差别的。而银行对于这种产品的风险也是可以进行控制的。而根据以往惯例,已卖出的产品多半是既往不咎,也就是说,受银监会最新下发有关文件最直接影响的,只是“密令”之后推出的人民币理财计划。(记者和平)(来源:北京现代商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圣诞节
圣诞和弦铃声专题
3DMM
养眼到你喷血为止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