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思想道德建设造就诚信农村人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14日01:17 人民网-华南新闻

  不用担保就能贷到钱,自己是不是在做梦?

  当农民陈庭儒从曲界农村信用社出纳员手里接过厚厚的两万元时,怎么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广东徐闻县创建生态文明村,以抓农民思想道德建设为突破口,做到物质、政治、精神文明建设一起上,不但村容村貌变了个样,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也跟着步步高,新奇事也跟着多了起来。

  铁蛇入村的故事

  石岭村在创建生态文明村之初,村民张志是个顽固派,反对创建生态文明村的声音叫得最响。

  事情起因于风水先生的造谣。有个外地风水先生说修水泥路是“铁蛇入村”,会危及村里人畜的生命。一时间,本就有点不平静的小村骚动了。有群众指着挂点领导嚷:你要政绩也不能来害乡亲啊!后来经过反复不断的动员,捐款修路热潮开始了,唱反调唱得最响的张志第一个捐了1000元。当他得知大儿子资金较为困难,打算捐600元时,当场训斥儿子:不要丢人现眼,要捐就捐1000元,没钱我给你垫上!

  仕寮村开展创建生态文明村时,一部分人造谣说修路拆墙会伤风水。但随着思想道德建设的不断深入,群众创建生态文明村的热情空前高涨。80高龄的钟周家老人,全家20来口挤几间茅草屋,为了修路,一下子就捐出了3000元,甚至把留着买寿床的100元钱也捐了出来。她说:修路是造福子孙后代的事,啥要紧都比不上这个要紧……

  红旗飘飘的工地

  龙塘镇包宅村工地,一面五星红旗迎着呼呼海风高高飘扬,工地上人声鼎沸,木麻黄林里不时穿梭过荷锄挑筐的村民。

  包宅村是个沿海小村,蓝天,碧海,银沙,拥有良好的旅游资源。挂点领导欲借创建生态文明村东风,把包宅建成集旅游、观光、度假为一体的休闲游乐中心,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包宅村世代以捕鱼为业,生活并不富裕。由于投入大,很多群众持旁观态度。挂点领导多次回村召开村民会议,并带村民到外地旅游区参观,让村民接受新思想的洗礼。很快,村民们统一了思想。该村把700多劳力分成三个大队,每一大队有一面红旗,出工时由一村民扛到工地。红旗成了一种无声语言,只要红旗在哪里,人群就集中到哪里,成为徐闻农村新景观。红旗成了一种感召,把包宅人的心紧紧地拢在了一起。

  红土地上的掌声

  讨墩村。2004年6月24日,入村主干道两旁站满了村民,好几辆小车缓缓驶入村子,突然,如雷的掌声响起,坐在车里的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卢钟鹤不禁摇下车窗,看着徐闻农村感人的一幕,内心里已是思潮澎湃……

  这个掌声来得太突然了,包宅村一八旬老人也不禁感慨:活这么多年,我是第一次听到有那么多人自觉地给政府鼓掌。

  这在以前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曾几何时,政府一来人,农民就过敏,不会是来收公购粮的吧,不会是抓计生的吧,不会……老实说群众发牢骚多于恭喜恭贺。

  徐闻抓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很好地密切了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那些还没开展创建生态文明村村庄的村民,主动要求政府派干部帮他们规划创建生态文明村。以前农民怕干部来,现在却是欢迎干部来,要求干部来,盼干部来;以前是政府要求群众怎么做,现在是群众要求政府怎么做。

  信得过的文明村人

  本文开头一幕的主人翁是曲界镇后寮村村民。其实,像陈庭儒这样的幸运儿在后寮村几乎占了百分之百。

  后寮主要靠种植菠萝致富,菠萝一年产量达300多万斤。后寮村人讲诚信在县内外都出了名。该村把菠萝运到外地出售,把省级文明村的牌子挂在摊位前面,运去的菠萝供不应求。顾客说:文明村的菠萝个个保证质量,文明村的人信得过!

  徐闻县农村信用社破天荒开了戒,凡是后寮村人到信用社贷款,2万元以内的不用实物担保。后寮村人每年在农村信用社的无担保贷款金额达30多万元。

  欧菠萝讲诚信更是在全国出了名。欧菠萝真名叫欧帮吉,曲界镇愚公楼村人。因为长期与菠萝打交道,人们就叫他“欧菠萝”。去年,全国发生非典疫情,广东最严重,欧帮吉每次到上海销售菠萝,都自觉到卫生部门接受体温检查,稳稳当当地拿着健康证去销售,他自称这是“卫生信誉”。他的这种自觉行为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在上海,客商一听说是欧帮吉的菠萝,抢先购买。

  讲不完的故事

  徐闻是个欠发达地区,财政年收入不足亿元。创建生态文明村不是小投入。细雨润无声。思想道德建设春风化雨,人民群众开始自觉地把自己当作主人,新集体主义得到了张扬,涌现出了一大批感人的人和事———

  仙安村特困户王进升,没钱捐就找村干部担保,向银行贷了1000元捐上;

  迈陈村委会下村73岁的陈文辰,下肢瘫痪已50多年,他三番五次地广播:这条路我也走不了,但我都捐了,路是建给你们走的,难道你们就不能捐一点吗?

  徐闻籍外出人员听到了故土的召唤,成为这次创建活动的捐款大户和主心骨———

  迈陈镇北英村外出人员蔡良一次捐款35万元,仅用1个多月时间,就把全村5.6公里的道路全部建成硬底化;

  曲界镇仙安村在珠海做生意的黄海平不但拿出13万元买了一部铲车专供村里修路用,还放下手头的生意不做,亲自回村参与建设。村里人把他推举为临时村长;

  徐闻县2002年3月开展创建生态文明村活动,至今已创建生态文明村532个,占总数的42%;修路1758.52公里,改水29895户,改厕17016户,改造住房12208座。先后有后寮村、愚公楼村、广安村被评为省级文明村。

  《华南新闻》 (2004年12月14日 第一版)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故宫等景点门票拟涨价
第4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第54届世界小姐总决赛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自己建房开发商靠边站
图集:中外豪宅大比拼
娱乐风月图鉴
岁末读书频道大盘点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