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又见巍峨永定门(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14日04:01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贺海
又见巍峨永定门(组图)
复建后的永定门城楼

  地处北京城中轴线最南端的永定门,经过半年多的复建,已经再现于京城。

  20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城墙拆除前的北京城,是在元大都城的基础上所兴建,始建于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至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才基本竣工,前后延续了15年之久,成了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大城。已故的著名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曾评价:“北京城是在全盘处理上,完整地表现伟大的中华民族建筑的传统手法和都市规划方面的智慧和气魄的”,是“我国王城的典范”,可惜未能保留下来,至今也是极大的憾事。

  明代的北京城原有三重城垣,即紫禁城(今故宫)、皇城及大城(即内城,今二环路一带)。皇城属于紫禁城的外围,民国初年已经拆除。(今皇城公园即其遗址的一部分。)到了明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为了防御外族侵扰,增筑了外城,原计划外城要包围内城一圈,但由于当时战乱频繁,明政府国库空虚,外城只从北京的东南角到西南角,建了一个“凸”字形的城垣轮廓,犹如给内城加了一顶帽子,从此,形成了北京的内城和外城。当时共有城门20座(紫禁城除外),所谓“里九外七皇城四”。

  原北京城有一条很著名、也很科学的城市规划线,名叫中轴线。这条中轴线实际上在元大都时期建城时就已形成,明时已进一步加以完善。明、清两代的皇宫正居于中轴线的中央,政府机构也都在中轴线的两旁。这条规划线至今已有700余年,足见它在旧城规划建设中的意义。

  明嘉靖年间修造外城前,北京中轴线的最北端是钟、鼓楼,最南端是正阳门(俗称前门、元时称丽正门);外城建成后,中轴线的南起点移至永定门。在这条中轴线的两旁,旧京所有建筑均按均衡对称布局,因此,形成了北京独有的奇观。

  由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永定门的被拆除,造成了中轴线最南端的起点消失,因此,出现了中轴线自南向北有尾无头的失衡。

  永定门是当年北京外城7座城门中最大的一座,也是从南部出入京城的通衢要道。它位于左安门和右安门中间。据有关史料记载,永定门是逐步建成的,跨越了明、清两代。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当时只修建了城门楼,嘉靖四十三年补建了瓮城。直到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又增建了箭楼,并重修了瓮城,至此,永定门工程才算全部完成。乾隆三十一年,永定门城楼又重修过一次,并提高了其规制,加高城台、城楼层顶,采用了重檐歇山三滴水楼阁式建筑,并装饰了琉璃瓦脊兽。以雄伟姿态矗立于北京城中轴线的最南端,直到1957年被拆除。

  据媒体透露,此次复建的永定门城楼,为了确保它的“原汁原味”,完全根据原永定门建成以来的各种文字资料、图片资料,绘制成近40张建筑图纸,在原址复建,并征集了4000余块老永定门的城砖。复建后的永定门城楼,城台东西长31.4米,南北宽17米,高8米,城楼总高26.04米,为三重檐歇山屋顶,外观巍峨壮观,再现了古城中轴线最南端的风貌。

  与永定门城楼遥相呼应的还有一处北京重要的历史遗存,即“燕墩”,经过修缮,也已复现于京城的南端。

  “燕墩”,又称“烟墩”。元、明两代北京有“五镇”之说,至清代又将“五镇”树为具体实物,南方之镇即为“燕墩”,因南方在“五行”中属火,故堆烽火台以应之,因此,又名“烟墩”。据《日下旧闻考》载,“燕墩在永定门外半里许,官道西。”清人杨静山在《燕墩》一诗中说:“沙路迢迢古迹存,石幢卓立号燕墩。大都旧事谁能说,正对当年丽正门。”

  “燕墩”底座为高8米的墩台,墩台中央矗立着一座高约7米的方形大石碑,碑上用满汉文字刻着《帝都篇》和《皇都篇》。碑座四周雕着24尊神象,顶部雕有龙纹。燕墩记述了燕京建都概况。因此,它不仅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也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碑文镌刻于清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距今已251年。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4年12月14日 第八版)
又见巍峨永定门(组图)
修缮后的“燕墩”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故宫等景点门票拟涨价
第4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第54届世界小姐总决赛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自己建房开发商靠边站
图集:中外豪宅大比拼
娱乐风月图鉴
岁末读书频道大盘点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