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半岛制造业青岛抬龙头(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14日05:00 半岛都市报
半岛制造业青岛抬龙头(图)
  青岛,名牌辈出的青春之岛,正责无旁贷地担当起半岛制造业龙头的重任。

  悄然昂起的龙头,数字可以清楚地表明一切:前11个月,青岛进出口总值达243.36亿美元,同比增长32%;在批准的一万多个外资项目中,制造业比例超过80%;从7月份到10月份,青岛市利用外资占全省的比重从32.1%上升到35%;15个招商队伍中在谈的项目超过一亿美元的就有30个……

  日照来了,淄博来了,潍坊来了,烟台来了……活力充沛的青岛,牵引着周边城市注视的目光,也悄然抬升着自己日益昂起的龙头。“制造之都”垂青岛城

  2003年7月,一个关乎山东和青岛未来发展的决策———《关于加快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意见》正式出台,该意见明确规划了半岛制造基地的战略目标:要建成日韩产业转移的基地,成为世界级的制造业中心。

  “青岛强则半岛强,半岛强则山东强。”山东省省长韩寓群的这句经典概括,把青岛推向了半岛制造业的龙头位置。青岛,这个名牌聚集的“制造之都”,开始重新审视时代赋予的全新使命。

  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杜世成,对于新机遇对青岛的垂青,保持着高度的清醒。他指出,青岛在发展过程中,要服从全国的大局、全省的大局,要看到青岛不只是青岛人自己的青岛,更是山东的青岛,中国的青岛。

  做半岛制造业的龙头,青岛有理由承接这样的重担。市经贸委统计显示,本市工业投资连续三年保持50%以上的增长速度。截至目前,青岛累计引进制造业外资项目10600多个,实际利用外资84亿美元。71家世界500强企业在青投资制造业项目111个,11个项目过亿美元。电子、家电、汽车、化工、纺织服装、食品饮料等支柱产业产值已占全市工业的75%以上。去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500亿元,其中制造业比重在80%以上。全市有32户企业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9户超过50亿元,12户企业进入中国500强。

  为了完成这个使命,青岛调整了自己发展的节奏,可持续发展工业体系建设的目标确定为:到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在2001年的基础上翻两番,达到6800亿元,年均增长22%,2010年达到10000亿元。到2007年,集中建设60个重大制造业项目,总投资800亿元,带动电子信息、造船、汽车、石化、港口及临港产业集群化发展,并形成60户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30户过50亿元、10户过百亿元的制造业企业。“大块头”企业纷纷扎堆

  盘点一年多来的青岛制造业发展,“大块头”制造企业进入青岛是最大的亮点。

  以汽车制造业为例,2003年12月,市政府与一汽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将在青岛投资发展乘用车,根据市场需求导入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车型,在2005年底实现规模经济。

  2004年3月,上海申沃客车有限公司与青岛公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共同签订合作意向书,由上海申沃客车有限公司与青岛公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青岛建立新的客车生产公司。公司的发展目标,是成为中国最大的客车生产基地之一。

  2004年4月,韩国永安集团与青岛市政府分别就豪华客车和叉车两个项目签约。其中,客车项目计划总投资2500万美元,柯拉克叉车项目计划总投资3000万美元。

  2004年6月,由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三方共同投资兴建的青岛福田重工有限公司,在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黄河东路开工建设。

  2004年10月,本市与世界集装箱行业的龙头企业————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公司合资的中集青岛专用车项目开工建设。中集青岛专用车项目一期总投资5863万元,预计2005年3月项目即可投产,投产以后,预计年生产专用车3000辆。

  ……

  一年多来,青岛制造业的发展速度几乎可以用“飞驰”来形容。除汽车之外,造船、化工、电子信息等行业的推进同样“突飞猛进”。

  市经合办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本市共引进投资1亿元以上的内资项目178个,其中已完工53个,开工46个。下半年,中石化总投资过百亿的大炼油、中海油投资17亿元的采油平台设施、北汽福田投资近10亿元的汽车配套等重量级项目又相继落户青岛。专家介绍,大项目因其“大”而具有产出效益高、科技含量高、关联度大、产业链长、拉动作用强的特点,因此,大项目对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在开发区,韩国高合化纤、SK化工、庆昕塑料、丽东化工等初步形成了石化产业链;中船重工对主机电站类、机舱辅机类、船用电器、通信导航类造船配套项目形成强大的吸引力;浦项不锈钢项目与宝钢钢材配送、邯钢、莱钢、海威斯帝尔重钢等项目在西海岸共同营建了一个庞大的“钢铁王国”……放眼国际快马加鞭

  在青岛市外经贸局,今年新设的两个处室“别具一格”。一个是韩国处,一个是日本处。在青岛市今年的经贸活动中,有两项活动也格外特别,一个是“韩国周”、一个是“日本周”。青岛承接韩国、日本制造业转移的战略可见一斑。

  商务部《2004中国外商投资报告》显示,中国香港地区2003年GDP为1493亿美元,累计向内地投资达到2225.8亿美元,占中国国外(境外)投资比重达44.4%,列第一位。而同期韩国GDP为6052亿美元,是中国香港的4.5倍,累计对华投资196.9亿美元,占中国国外(境外)投资比重仅为3.93%,居第八位,总额不到中国香港的十分之一。市外经贸局有关负责人分析:这意味着日韩与青岛的经贸合作潜力巨大!“机遇当前,形势逼人,赶不上日韩制造业转移这趟班车,青岛就错失发展的重大机遇。而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建设更离不开这个国际大背景!”分管青岛市外经贸工作的副市长于冲,对于加强青岛与韩日经贸关系感慨颇多。

  上世纪末以来,大批日韩企业向中国转移,2002年后呈加速之势。据调查,日本有一半左右的企业计划在3年内向海外转移生产线,其中70%以上看好中国;韩国30多万家中小制造企业中,已经有6000家转移到中国。

  “我们的产品现在80%都出口到中国,而且大部分是被在青岛的韩国企业买去的,与其千里迢迢运过来,不如在青岛生产。”韩国坤武株式会社理事徐哲泽就是希望转移的韩国老板之一。如何把徐哲泽这样的韩国人引到青岛,生活在青岛?青岛一直在努力。因此,今年青岛响亮地提出“把青岛建成最适宜韩国人居住的城市、最适宜韩国人投资创业的城市”的目标。

  目前,韩国著名的大企业大集团和高新技术企业已经大踏步进入青岛。LG精油、浦项制铁、LG手机、晓星集团、高丽制钢等一批在韩国乃至世界上有影响的企业投资项目在青岛落户,为青岛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起到了重要作用。今年前10个月,全市批准韩资项目1259个,合同韩资31.3亿美元,实际到位18.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1.5%、68.5%和51.3%。青岛已经成为韩资在中国投资最密集的城市。

  杜世成指出,承接制造业的转移,特别要紧紧盯住日、韩制造业的转移,青岛应该成为承接的第一场所。他要求各区市都要有准备地到日、韩招商,市有关部门还要围绕汽车、造船、家电电子和有关装备业等重点产业,到日、韩进行专业招商,全力掀起“青岛风潮”。配套同步服务护航

  在青岛逐渐抬起半岛制造业基地的龙头之时,与之相配套的公路、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也同步如火如荼地发展着。

  12月9日,青银二期工程正式奠基。该路建成后,将南北串联青威高速、同三高速、潍莱高速,与北端的威乌高速相连接,青岛市区与所属区市以及周围地区将全部实现高速公路互通。届时,全市高速公路密度将达到5.9公里/百平方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618公里,均居全国同等城市首位,全市高速公路“1小时经济圈”将成为现实。

  另外,青岛正高起点地规划前湾港,通过把青岛港做大做强,形成以枢纽港为龙头、区域港为辅助,中小港为补充的港口集群。流亭机场的扩建和飞行区改造,将满足2020年、国际1100万人次旅客吞吐量需求。铁路方面,以提速和扩能为目标,加快完成胶济铁路的电气化改造,规划建设与蓝烟线联路线,形成胶东半岛沿海城市间的“动脉”。与硬件建设相对应,软件发展也围绕着半岛制造业基地进一步展开。在市经贸委确定的工作计划中,到2007年,本市将引进银行类金融机构2~3家、保险公司2~3家,建成30个高级技能人才培训基地,6个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建成青岛高级技工学院。

  青岛抬起龙头,政府职能的转变功不可没。为了给大企业提供最便捷的沟通渠道,市政府开出了“大企业直通车”;为了给大项目加快进度铺平道路,各类大项目“绿色通道”纷纷开通;为了解除后顾之忧,外商投诉快速处理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应运而生……这都为半岛抬起制造业龙头输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现在,一个以大项目带动的制造业发展模式,在青岛轮廓逐渐清晰,一个渐成熟稳健的龙头正在昂起,而半岛制造业将因青岛这个龙头的崛起,加快跻身于世界制造业的大家庭。 本报记者 李强 杨冰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故宫等景点门票拟涨价
第4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第54届世界小姐总决赛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自己建房开发商靠边站
图集:中外豪宅大比拼
娱乐风月图鉴
岁末读书频道大盘点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