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彩云之南正芳菲(2004年度特稿②)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14日05:19 人民网-人民日报

  12月6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基诺山乡的基诺族姑娘在采摘晚茶。

  新华社记者 蔺以光摄

  本报赴云南报道组

  人们总是对云南充满向往。

  云南太具魅力了。苍山叠翠,洱海映月,三江并流,哪一幅画面不是惊世之作?傣家竹楼,丽江古城,香格里拉,哪一种风情不让人流连忘返?

  初冬,走入云南,震动我们的不仅有自然和文化的魅力,更有省委书记白恩培描述的一条发展“曲线”———

  1994年到2001年,云南经济连续6年增幅下滑;2002年遏止下滑局面;2003年巩固恢复性增长;2004年以两位数增长驶入发展快车道。与此同时,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也在同步提高。

  三年三大步,云南止跌回升的动力在哪里?三年三个台阶,花草明丽的云南收获了什么?揣着这些问题,我们踏上这片神奇美丽的土地。

  没有发展,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发展是云南最大的政治、最硬的道理、最根本的任务

  世纪之交的云南,各种矛盾交织到一起———

  东南亚金融危机余波未息,又出腐败大案,引发震荡;这期间国家对烟草行业实行“双控”,一柱擎天的云南烟草业不能适应新的要求,支柱产业产生震动;70多个县全面推行天然林禁伐,成千上万森木工人放下斧头,等待就业……

  经济下滑,人心涣散;人心涣散,经济持续下滑。各级领导干部有人悲观,有人急躁,有人观望。

  2001年,在云南省七次党代会上,新到任的省委书记白恩培的话掷地有声:发展是云南最大的政治!没有发展,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

  从解决思想差距入手,省委明确指出把认识统一到千方百计扭转经济“滑坡”这个最大的政治任务上来。发展阵脚稳住了,思路理清了,中心工作突出了,团结加强,人心思进,云南的改革和发展局面为之一振。

  千头万绪,从何抓起?“关键是要用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观念,调整发展思路,改变发展方式。”省长徐荣凯说,“云南必须找到撬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支点。”

  云南决定用“城市化”撕开板结的冻土,推动现代化的步伐。云南只有一个特大型城市———昆明,没有一座中等城市。城市首位度过高,加大了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2003年,云南省委、省政府开了6个现场办公会,其中5个会都围绕一个主题:如何加快城市化。

  建设现代新昆明,使之成为我国西部地区面向东南亚、南亚的经济枢纽和重要增长极;建立“个(旧)开(远)蒙(自)”滇南中心城市;用3年时间、投资50亿元打造“大理水城”,使之成为继苍山洱海、大理古城之后的又一旅游名牌。

  云南的最终构想,是要形成一个以滇中城市群为核心,以滇西、滇西南、滇东南、滇东北和沿边五大城市圈为区域性中心的经济带,从而加快云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以往,昆明一直蜷缩在滇池北岸,18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聚集了200多万人口,生产要素、经济要素、生活要素都离不开这个小圈子,没有睥睨天下的视野,更没有伸展腾挪的空间。而今,大开大阖的发展思路,打破了云南城市发展的封闭格局,推动了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资源统筹,带动了城乡一体化的步伐。

  “在发展日益融合的今天,只有谋划区域经济发展的大格局,才能更好地分享发展的成果。”回首云南的“城市化战略”,省政策研究室主任车志敏有此感慨。

  云南总人口4300多万,77%的人口在农村,127个农业县市中,90%的县农民年人均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云南要发展,必须破解的头等难题,是不能让“三农”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

  云南制定了《农村工作守则》,农民高兴地说,有谁欺负我们就拿这个“尚方宝剑”跟他算账;干部高兴地说,我们工作有规矩了。在实际工作中,云南将发展县域经济当作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把钥匙,重点加快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省财政与银行合作,筹集30亿元资金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借着1号文件的东风,云南在全省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既不放松粮食生产,又积极发展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全省粮食连续10年增长,今年将突破150亿公斤,再上新台阶。

  别小看了云南在“农”字上所下的功夫,这样的决策、这样的战果,在基础薄弱、资金短缺的西部需要非常的勇气和魄力。农业部部长杜青林评价,云南在粮食生产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粮食种植面积、粮食单产、粮食总产都呈上升态势,这在全国也不多见。

  “西部大开发的关键,是西部大开放。大开发不能守株待兔,还要创造条件‘走出去’,借开发带开放,以开放促开发。”云南决策者的目光落得更远。

  云南既是我国西部腹地,又是发展边贸的前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重要陆上通道,与邻国“山岭同脉,江河同源”。云南要发展,怎能不打开放这张牌?

  在中央的支持下,云南积极建设公路、铁路、水路多条通向国外的大通道,加快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进程。这个过程中,昆钢、云铜、一汽红塔、云南航天等一大批企业集团走出国门,在更大的市场开拓,云南的决策者们目光四射,在更大的天地谋划生产力布局。

  结构调过来了,速度就会快起来———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增长方式转变,促进优势成强势

  云南省新领导班子上任时,正是地区生产总值增幅掉到最低点。有人提议,要不要加把“火”,动员各级大干快上?

  “不慌,指标可以定低点,工作则要抓紧点。”省领导心里明白,在这种局面下,指标安排下去了,要么层层掺水,要么“五小”死灰复燃,到头来还得翻烧饼,走回头路。

  2001年底,就在云南经济增幅跌至6.5%的历史最低点之时,云南决策者们提出“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优势成强势”,做大“云烟、云药、云花”三大支柱产业,重塑云南经济的形象!

  不以产值论英雄,不以指标为龙头,而是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中心,在涵养知名品牌和创新知识产权上下功夫,由此评价经济质量的高低和经济结构的优劣。这成为省委、省政府统领全省经济发展的新思路。

  曾经一度沉寂的云烟因此重现生机。云南烟草积极推进省内资产整合,省外品牌扩张,9家烟厂合并成四大烟草集团,36个品牌整合到20个以内;昆明卷烟厂输出技术和品牌,先后与山西、内蒙古、吉林延吉等烟厂合作,市场份额迅速扩大。在总量控制的条件下,云南各烟厂调整产品结构,加大技术投入,提升品牌效益,烟草行业2003年实现利税383亿元,在连续数年市场滑坡、销量递减之后,奇迹般重生。今年税利将超过400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同样的变化让云药焕然一新。

  云南是中药材的宝库,生长着5000多种天然药材,孕育了“云南白药”等名闻遐迩的传统老字号。但近年来,云药在整个中药市场地位逐渐下降,后起之秀咄咄逼人。

  云药要发展,老字号要光大,必须甩掉小作坊生产方式,改变“舢板对航母”的状况,增强核心竞争力。在省委、省政府的直接领导下,百年老店利用品牌优势,成功寻求战略投资者。在与中国医药工业有限公司成功重组后,云南医药集团设定了新的发展目标:通过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培育整合云药体系,造就一批响当当的自主知名“白药”品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云花不让云药。如今在全国鲜切花市场上,平均每两枝花中,就有一枝来自云南。全国各地,乃至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的营销商,循着花香,云集于云南的花卉交易市场。由于良种繁育、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和采后处理技术等方面的独到创新,“云花”品质明显提高,现已基本占据国内的中高端市场,绚烂的“云花”漂洋过海,盛开在澳大利亚、中东、欧洲和北美的拍卖市场。

  “做大品牌,才能做大产业。”站在西南最大的花卉交易中心———呈贡县斗南镇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面对花市熙熙攘攘的人流,总经理马亚教的这番感慨让人印象深刻。正是云花“品牌效益”的日益凸现,才给了云南人这样的底气:建成亚洲最大的花卉基地和亚洲花都。

  玉溪烟草,斗南花卉,元谋蔬菜,陆良丝绸,思茅咖啡,版纳橡胶,滇南茶叶,紧扣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云南将特色产业的文章做得淋漓尽致,形成了一批名声赫赫的龙头企业,出现了一个知名品牌点活一片、带动一方的良好局面。2003年省级扶持的139个龙头企业带动了各类种植基地800万亩,带动280万农户人均增收180元。

  其实,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云南一直在摸索振兴之路。几任政府筚路蓝缕,确立了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连接东南亚、南亚大通道“三大战略目标”,以及两烟、矿产、云药、旅游、水电开发“五大支柱产业”。应当说,这样的方向符合云南省情实况,却总是凯歌难奏。直到近年,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打通了人们的思想关节,理顺了人们的发展思路,全省经济才更具活力。

  “结构调过来了,速度就会快起来,发展就会顺起来!”云南全省上下初尝胜果,精神大振。

  自然条件差异这么大,人们生产生活水平参差不齐,不协调发展行吗———和谐成为主旋律

  “云南26个民族共处,多种宗教信仰,不协调发展行吗?山区面积占94%,生产生活条件差距那么大,不统一规划行吗?老少边穷地区文化那么落后,不发展基础教育行吗?云南处于地质破碎地带,自然灾害频繁,不抓生态建设行吗?”

  云南的决策者深刻地认识到,西部地区的发展,尤其要吸取东部的教训,不能重走经济与社会、发展与环境、城市和农村“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弯路。

  我们的面前,摆放着这样两组数字———

  云南全省至今还有73个贫困县,是全国扶贫开发工作的主战场之一。到2002年底,初步解决温饱但还不稳定的农村低收入人口仍有478万,7个人口不足10万的少数民族,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处于绝对贫困状态。

  到2007年,云南要解决200万贫困人口饮水问题、40余万世居茅草房、杈杈房的特困农民将搬进安居房,50万基本丧失生存条件的特困群众将易地搬迁,100万贫困人口将加入劳务输出的大军。

  困难和挑战,勇气和魄力,在这两组数字面前毕现无遗。

  今年,云南打响了扶贫攻坚战,提出“要站在政治和战略的高度看扶贫工作”,“把扶贫开发作为农村工作的重点”。扶贫安居、易地搬迁、劳务输出,依靠这三个抓手,“百万民工”培训工程顺利推开,进入新世纪以来,累计解决286万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去年和今年,共有21万特困户告别茅草房,70个县基本消除茅草房,占全省应消除的60%。

  农村能源是一个事关贫困山区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云南一年消耗木材2500万立方米以上,其中80%是当柴火烧掉了。近年来,云南发动了一场“炉灶革命”:推广节柴灶,发展沼气池。在已建成的80多万户沼气池的基础上,今年云南又投资1.5亿元以上,帮助21万农户建起沼气池,16.2万户改建节柴灶。

  沼气建设使云南农村每年节约薪柴240万吨,相当于减少了60万亩林地采伐,农民每户每年节约支出500至800元。这不起眼的小工程,既解决了农民的实际困难,又有效保护了生态,真可谓“小药治了大病”。

  过去人们提到云南,总会想到美丽的滇池。如今的滇池却成为云南的一块“心病”。由于长期忽视生态保护,滇池水质严重恶化。仅1985年到2000年间,产业活动导致的生态价值损失就达78亿元,与污染行业的产值基本持平。今天,人们花了很大力气治理滇池,然而积重难返,收效缓慢。

  痛定思痛,云南调整了发展思路。滇池成为一面镜子,让更多的县市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不能很好地注意人与自然的和谐,滇池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

  这样的共识,让工业城市玉溪扛起了“生态立市”的大旗。市委书记孔祥庚说,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建设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这一届玉溪市领导希望自己为官一任的“政绩”不仅是GDP的增长,而是“把一类水质的抚仙湖交给下一届班子,一届接一届地传下去。”

  徜徉在抚仙湖畔,远山如黛,湖水似镜,玉溪人告诉我们:为了守住这泓碧水,玉溪市先期投入1亿元治理,湖中300艘摩托艇停止运营,湖边8座采石场和大小钢铁厂、小磷矿厂悉数关闭。曾经因此蒙受损失的澄江县禄充镇村民胡六生说,现在湖水清了,游客多了,总体上村民的经营收入反而增加了。“现在才晓得,这湖是我们的命根子。”

  云南是块宝地。自然风光独具特色,文化样式多姿多彩。云南的发展,必须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今年以来,利用宏观调控的契机,云南对冶金、化工、制药、水泥、煤炭、机械、电子、制糖、制茶、橡胶等十大行业实施整合,果断关闭“五小”企业,压缩那些规模太小、能耗太大、污染严重的小企业,大力发展火电等高新技术产业。

  云南的实践证明,宏观调控可以成为熨平经济波动的手段,促进地区资源向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聚集。“宏观调控为推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提供了机遇”。在借机整治苍山脚下各种小采石加工点、全力引进优势企业后,大理白族自治州州委书记顾伯平在全州大会上有此结论。

  从另一个角度,生态优势、文化优势正日益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

  在云南采访期间,当地媒体不断传来“云南映象”在南美演出成功的消息。“除了‘云南映象’,还有‘丽水金沙’、‘勐巴拉娜西’、‘挑战巅峰’……”说起云南在全国获奖的文艺演出,云南人更是如数家珍。

  不知道一曲《月光下的凤尾竹》给傣家竹楼引来了多少游客;一场“云南映象”,又将给云南招来多少旅游订单?正是绚丽多彩的文化内涵,使云南之旅充满活力。从苍山洱海到丽江古城,从西双版纳到香格里拉,依靠对文化产业的深刻认识和潜心发掘,彩云之南,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经济效益和生态保护力求双赢。

  顺着历史老人的足音,循着自然舒展的画面,一批又一批旅行者背起行囊走进云南,他们把梦留在了云南,也把爱留给了云南。

  在一个地方工作,不要只追求“显”绩,更要有“潜”绩———云南这几年的成就,从某个角度讲,也是执政能力的体现

  在几天采访中,我们的脑海总会浮现云南3年来的那条发展“曲线”,也一直在问:究竟是什么原因,造就了云南峰回路转的变局?

  云南的基层干部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件事情。云南近年来在全国率先出台了计划生育“奖优免补”政策,这个政策规定,对农村独生子女父母给予奖励和老年生活补贴,独生子女读书期间享受免书杂费和优先录取的权利。2003年,这项政策在41个县获得成功,今年又推及全省,主动领取独生子女证的农民已有21万户,是过去24年的1.5倍,全省人口自然增长率历史性地降到9%以内。

  明眼人很清楚,“奖优免补”要支付大量的经费和精力,可以说,为解决云南今后10到20年的社会发展和就业问题,交了一笔预付款,但短期内不会见到明显的效益。

  我们读懂了这个故事后面的潜台词。与这个故事相印证的,是云南省领导同志在全省大会上的一段话:“在一个地方工作,不要追求一时的赞扬,要看代表群众的长远利益;不要只追求‘显’绩,更要有‘潜’绩。”

  必须做的事,顶着压力也要干;必须负的责,迎着风险也要担。云南干部的政绩观,云南发展的精气神,就在这种“有所作为”中生动展现。

  位于昆明市中心的工人文化宫,正好在“护国运动”的旧址上。在新一轮城市规划中,有专家建议,将这座建筑拆除,改建“护国广场”,以提升城市的历史文化品位。政府表态,事关工人阶级的感情问题,交给市民决定。结果广大市民踊跃参与,讨论场面热烈,气氛民主。

  把社会发展的主导权交给群众,把政府管理的监督权交给群众,实际上就回答了为谁执政、怎样执政的问题。拓展群众参与决策的渠道,形成集中民智的决策机制,正是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必然要求。

  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杨崇勇对此深有感触:“依靠群众,只会把事情干得更好!”总结以往的经验,在事关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上,昆明市委市政府规定了“四不决策”———没有经过调研、没有通过人大、没有经过听证、没有多种方案比较的问题,不讨论,不决策。

  出于对自身职责的清醒认识,云南省政府承诺,打造“园丁式”政府。在招商引资中,凡是国内其它省区市能提供的优惠条件,云南都可以做到;凡是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外商投资权益,都将依法保护;凡是按国际惯例需要由政府解决的问题,政府一定全力解决。云南把2004年确定为“改善投资环境年”,从人文、舆论、法制、政策、行政、市场6个方面,大规模、大范围集中整治投资环境。如今,“政府创造环境,企业创造财富”的理念在云南已经深入人心。

  我们的疑问渐渐有了答案。云南之行使我们深切体会到,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既是中国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要求,又是对各地实践的高度总结和概括。能否自觉地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是对一级党委政府执政水平的考验,也是一方沃土能否振兴腾飞的关键。

  云南这块土地上发生的变化,是这个结论的生动注脚。

  人们有理由对云南的未来有更多的期待!

  《人民日报》 (2004年12月14日 第一版)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故宫等景点门票拟涨价
第4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第54届世界小姐总决赛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自己建房开发商靠边站
图集:中外豪宅大比拼
娱乐风月图鉴
岁末读书频道大盘点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