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在缺电考验中大显身手(中国南方电网公司狠抓治企能力建设②)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15日01:57 人民网-华南新闻

  本报记者 赖寄丹

  2004年缺电的阴影出现得比往年都早,初春时节,远未到迎峰度夏时刻,一些地方就开始错峰用电。这是一个迄今为止电力最为紧张的年度,能否在严重缺电情况下确保五省区安全可靠供电,这对南方电网的治企能力无疑是最大的考验。

  今年以来,在错峰用电情况下,南方电网统调最高负荷15次创历史新高,统调最大负荷达到4606万千瓦,同比增长19.62%,而电力电量的缺口也打破历史纪录。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南方电网全系统基本上做到了限电不拉路、错峰不减产,保证了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的用电需求,可以说是狠抓治企能力建设让南方电网经受了考验,在缺电困境中大显身手。

  着力提高统筹调配全网资源的能力

  作为一个资源优化配置的平台,南方电网公司的治企能力体现在统筹调配全网资源上。没有这个能力,各省区电网就难以在电力供应上进行余缺调剂、相互驰援。

  一位调度人员告诉记者,公司决策层善于利用大电网内的地域差、温度差、时间差,强调灵活调度,并加大西电东送力度和跨省、跨区的余缺调剂。他们总是以“办法总比困难多”的精神,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比如贵州通过采取错峰避峰等措施,把高耗能行业用电压下来,要求有关企业在低谷生产,挖掘潜力,将电网负荷率提高91%,日负荷曲线基本上是一条直线,甚至峰谷倒挂;云南枯期大力实施计划用电,汛期充分利用来水,安排低谷电力电量增送广东。

  今年以来,云、贵送广东最大电力分别达到203万、370万千瓦,比去年分别净增30万、180万千瓦,不仅保证了按合同要求足额送电,而且送电量超计划10.7%,体现了西电的信誉。1~11月,西电东送电量达到395亿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增长73%。西电送广东电量平均每天突破1亿千瓦时,比2000年增长了5倍之多。9~12月,南方电网公司还组织贵州增送深圳电量5亿千瓦时。

  在广西的枯水期和其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以及甘蔗收获榨糖季节,在不影响广东用电的前提下,南方电网还安排广东电网在夜间低谷期和节假日向广西送电,至今年11月累计电量约14.7亿千瓦时,解决了广西燃眉之急。这一方面体现了推进泛珠三角经济合作的实际行动,另一方面也把广东的低谷富余电量变成了经济效益。

  着力提高开发“第五电力能源”的能力

  今年南方五省区用电需求增长迅猛,但新增电源有限,电煤供应紧张,来水少,电力电量缺口巨大。如何将需求侧管理做细做实,将其作为除水电、火电、核电和可再生能源外的“第五电力能源”来重点开发,也是南方电网公司提高治企能力的重要课题。

  经过周密研究,南方电网及时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错峰用电和计划用电管理的一系列通知,坚持有保有限的原则,落实国家的产业政策,依靠地方政府科学制定错峰、避峰和计划用电方案。在统一安排下,几百个地市供电公司守土有责,切实把用电侧管理的各项措施做深做细,做到了有序供电、合理限电、确保重点。

  全系统还加强了对错峰用电和计划用电客户的用电监测,实行错峰用电和计划用电动态管理,大力推广需求侧管理新技术和新产品,提高全社会终端用电效率。据了解,贵州一些地区电网还开发了负荷管理软件系统,为细化负荷管理提供了可靠的依据。通过努力,今年南方电网全网平均负荷率达到85.89%,同比增长1.48个百分点。

  利用价格杠杆调节供求矛盾,也是他们的一大法宝:在销售环节推行峰谷分时电价,鼓励用户低谷用电,优化电力资源配置,引导企业自觉错峰。广东江门新会一家集装箱公司的负责人说:“供电企业把我错峰避峰的成本收益算得清清楚楚,我是做生意的,当然知道低谷成本低,不但会按照他们制订的方案来用电,而且保证会用好、用足每一度电,让每一度电都能创造效益!”

  同时,由于高耗能产业用电量大、附加值低,南方电网公司各基层单位争取了各级政府的支持,依靠其出台的政策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低产值企业的用电,对一些高耗能企业实行临时停产让电,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在限到位中实现了保到位———限高耗能用电、保居民和重点用户用电。

  与缺电拼搏的2004年,南方电网人在需求侧管理课题上作出了富有成效的实践。

  《华南新闻》 (2004年12月15日 第一版)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圣诞节
圣诞和弦铃声专题
3DMM
养眼到你喷血为止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