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安徽省妇联建立流动女性源头维权机制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15日02:36 安徽在线-安徽日报

  本报讯(通讯员莫丽克)岁末将至,农村女性这一流动人口中的弱势群体,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从根本上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全省各级妇联探索出一条“预防入手、源头维权”的新思路,采取系列措施,正确引导女性安全外出打工,使其权益不再受到侵害。

  我省是一个人口输出大省,2003年底的调查数据显示,全省离乡外出人员为859万人,其中流向省外达760万,女性约占35.8%。由于流动妇女中相当一部分人通过非正规渠道外出寻找工作,因此她们的合法权益能否得到保护成为一个突出问题。

  为促进人口有序流动,我省各级妇联均成立了妇女劳务输出服务机构。17个市成立了妇女劳动力市场,全省共有妇女职业介绍中心、妇女劳动力市场、服务站等200多个,两年来共输出农村妇女富余劳动力5.9万人次。为正确引导农村女性外出打工,各级妇联加强对用工信息的收集和筛选,建立和完善用工信息网络,做好劳动力供需双方的搭桥工作。县以上妇联建立了14条劳务输出供求热线电话,常年在媒体发布劳务信息。省妇联也在安徽妇女网上开辟了“就业与创业”栏目。

  加强流动妇女技能培训,可以提高她们的市场适应力。各级妇联成立了劳务输出培训基地,通过开展订单职业技能培训,定向输出务工人员。几年来,各级妇联订单培训劳务输出人员6万多人次,并全部就业。各地依托“阳光工程”基地,广泛开展了转移输出培训。据不完全统计,巢湖、铜陵等7市已建立“阳光工程”基地16个,培训输出人员3000多人。

  在“三五”、“四五”普法以及“三八”维权月活动期间,各级妇联还配合司法部门,通过开展培训、街头咨询、媒体宣传、送法下乡等形式,开展法律宣传,提高妇女自我保护能力。同时,还有针对性地在劳务输出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女学生等重点人群中开展相关法律宣传。

  目前,我省正在逐步构建社会化维权网络,形成保护流动女性的多部门合作机制。全省各级妇联建立健全了省、市、县、乡四级信访网络,社区建立了维权站,为妇女群众投诉咨询提供方便。省及17个市均建立了维护妇女儿童权益联席会议制度,依托司法部门建立了法律援助中心妇女工作站。全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聘请妇联系统劳动保障法律监督员193名,省妇联还建立了一支由200名专职律师组成的律师志愿者队伍。

  为真正做到实事化维权,各级妇联多次配合劳动部门开展禁止使用童工检查;省妇联参加了全省《劳动合同法》大检查。妇联与用工单位之间正在建立定期沟通、定期回访制度,并协调劳动保障、公安、司法等部门做好劳动就业卡的发放和更换,督促用人单位与务工人员签订劳动合同。省妇联还在省妇女劳动力人才市场设立了维权预警点,事先防范损害流动女性的权益问题。


 【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圣诞节
圣诞和弦铃声专题
3DMM
养眼到你喷血为止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