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面罩》:不想被叫“性节目”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15日09:13 南方都市报

  《面罩》:不想被叫“性节目”

  因制作方没有制作经营电视节目的资格,该节目被广电总局叫停

  首个以性访谈为内容的深夜电视节目《面罩》未及播出便被叫停。13日,国家广电总局下发《广电总局关于加强广播电视谈话类节目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地广电机构暂缓播出该节目。

  通知说,“北京世熙传媒”未取得《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没有制作经营广播电视节目的资格。

  通知说,各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一律不得购买和播出没有制作经营资格的机构制作的广播电视节目。已经购买“北京世熙传媒”制作的电视谈话类节目《中国第一档深夜电视——〈面罩〉》的,一律暂缓播出。

  针对广电总局缓播令,昨天下午,记者打通了《面罩》节目的制作方——北京世熙传媒公司总裁刘熙晨的手机,却一直没人接听。该公司负责媒体联络的工作人员表示,有关《面罩》的话题,公司不接受媒体的采访。该节目的主持人孙岩也以正在电台录节目为由拒绝了记者的采访。

  制作方:节目定位于成人性教育

  11月30日下午,在《面罩》接受广电总局审查之前,在该节目的制作方北京世熙传媒文化有限责任公司,总裁刘熙晨接受新京报专访,详细介绍这档成人电视节目的定位和特色。

  “这是一档生殖健康节目”

  记者:自从新京报率先报道《面罩》的消息之后,听说你对《面罩》是个“深夜性节目”的提法一直很不安,怕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刘:的确,我们不认同“深夜性节目”的提法。从我本意来讲,我们不想做一档性节目。“深夜性节目”的提法会引起人们误解的,准确地讲,这是一档生殖健康节目。

  记者:那么,你们一直宣称,《面罩》是中国第一档深夜电视节目,怎么理解“深夜电视”这个说法?这个节目与之前的性教育节目有何不同?

  刘:在中国的电视屏幕上,还没有一个明确定位深夜播出的节目,包括中央电视台和各地卫视。目前的深夜时段的节目,都是白天节目的重播。因此,在这个时段,观众是流失的。从这一点讲,“深夜电视”的提法,更多的是从时间角度上去讲的。

  从内容来讲,这是一档性访谈节目。由性故事的当事人与主持人谈自己的性困惑,并由专家作出点评和指导。我们将《面罩》定位于此,是因为在这之前,我国还没有一档连续播出的以性访谈为主的性教育节目,都是零星的、间断的性方面的节目。我们的节目是日播,每天半个小时,非常系统、全面,以从来没有过的广度和深度去面对中国老百姓在性方面的错误认识和无知。

  对未成年人是负责任的

  记者:你在11月28日的论坛中一再提到,这是一档成人节目,你如何理解成人节目的含义?该节目是否不适合未成年人观看?

  刘:由于它是深夜电视,针对深夜的收视群体,显然这是一档成人收视节目,更明确地说,这是一档成年人的性教育节目。虽然我们明确这是一档成人电视节目,但我们保证,我们的节目对未成年人是负责任的。未成人看了我们的节目,也同样能够受到负责任的教育。因为我们没有更多的性的画面,没有过于细致的描述,不会引起未成人对性的误解和不恰当的兴趣。

  不愿与其他节目区别对待

  记者:性毕竟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应该有个界限,那么你们的性访谈节目能够谈到多深多广,底线是什么?

  刘:首先,我们是一档性教育节目,坚持在节目杜绝色情。在内容选取方面有这样一个原则:真正关注中国老百姓的切身的性问题,包括性生理、性心理、性社会、性文化和性道德。

  记者:有没有自己不好把握的题材?

  刘:肯定有。我们对每一个选题都存在把关问题,我们与中国人口计生宣教中心有合作,他们将给予我们政策上的指导。首先要有科学的精神,其次是政策上的正确性,加上我们的娱乐性,我们的节目要把握好这三个方面。

  电视台看了我们的样片之后都说节目非常好。但是,要保证在以后的节目中把握好方向,保证每期节目都不出问题,这确实是一个难题,但我们不会回避。我们会层层把关,保证不出问题。

  我们不愿把这档节目与其他的节目区分开来。其实,定位明确之后,对内容的把握难度是不大的。

  对话主持人

  鼓励摘去面罩不会触犯隐私

  11月30日,《面罩》的主持人孙岩接受了记者采访。她是北京广播电台节目主持人,此前曾主持了6年的性健康广播节目。

  记者:在做电视节目时,会不会因为在电视镜头前说一些性方面的字眼而觉得尴尬?

  孙:我刚接触性健康广播节目时会有,涉及到一些所谓“敏感”的词汇时,不知道怎么去张嘴。但做了6年这类节目之后发现,之所以出现这个问题,主要是因为自己在观念上面没有了解得更多。现在基本上没有问题。

  记者:在具体做节目当中,作为主持人,如何去把握访谈内容的度的问题?

  孙:因为这是个比较敏感的话题。主持人与当事人的访谈,并不是以揭人家的隐私为目的,主要是把问题找出来,那么这个过程中,主持人非常善意地引导当事人把他心里的一些障碍的话说出来。提出问题才好解决问题,才好由专家去点评,并把问题呈现给大家,因为当事人存在的问题都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通过一个典型事例,可以反映一类的问题。

  记者:主持词里鼓励当事人摘面罩,这会不会触犯当事人的隐私?

  孙:节目的理念应该是这样,摘去。要摘其面,亮其心,实际上是希望大家对性的问题更坦然一些,也一直要传达一个这样的理念:它是每一个人都需要的,几乎都是每个人都会碰到的。但是目前很多人都觉得性要么是无师自通的,要么就是可做不可说的。实际上,通过做这个栏目,我们希望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这应该是一件坦然去谈的事情,并能比较科学地去认识这个问题。我们是在这个基础上与当事人交流,如果他愿意摘掉面罩的话,会给观众一个强烈的提示:我不怕说这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是可以坦然来说的,并不用躲着。但当事人不摘面罩,也是可以充分理解的。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郭晓军

  图:

  《面罩》被叫停前,刘熙晨不断接到有关该节目的电话。 新京报记者 张涛 摄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圣诞节
圣诞和弦铃声专题
3DMM
养眼到你喷血为止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