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男子“穴居”城市中(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16日08:01 华商晨报
男子“穴居”城市中(图)
老马在“家”里坐了几小时后出来伸了个懒腰

  本报记者 张墨寒 摄

  晨报讯 (记者 王巍)他的“房顶”在人们脚下,他像鼹鼠一样窝居地底。

  昨日,我们在大东区望花北街见识了这间地洞一样的“房子”。

  地下“住宅” 精心布置

  当天下午,好容易在枯草丛中辨别出“房顶”时,主人正透过“房檐”边的稻草注视着我们。

  粘着泥巴的脸露出些许猜疑,他对我们的问话多以“嗯、嗯”来回答。手中却不停地穿针走线,缝补一块脏兮兮的破布块。

  “房子”是一块掘开的一人身长、两人肩宽、一米五高的地洞,坑顶用小木杆横搭,密密实实盖着厚草垫。

  “房”后是主人庞大的“财产”———一堆堆破烂儿,每堆儿都加盖塑料布,并拾掇得利利索索。

  坑边有一团烧过的草灰,坑里一角也有一团草灰,“房檐”边缘的稻草有些火燎痕迹。坑道边缘筑得高些,防止雨水倒灌。

  别看外表简陋,坑里却别有洞天,吃的、盖的、用的一应俱全。主人身上的衣物几乎都是双份:两层棉袄、两层棉裤、两顶帽子,脚上除了棉鞋还套了两层塑料袋。

  得到默许,我们诚惶诚恐进入这座奇特的“住宅”中“做客”。

  男子无心 旁人关心

  顺着垫脚的空心砖踏入洞内,就不得不承认里面确实比地面暖和得多。

  连哄带求,记者终于用自己的生辰八字换来洞主人的信任。他缓缓透露,自己叫马忠滨(音),今年43岁,属兔,家在“海城边儿上”。

  “我今年8月刚来的,在这里捡废纸赚钱。”同时还不忘炫耀一番:“我一个人一天就挖出这么大的坑!”

  谈话中,老马手里依然飞针走线,记者注意到,他缝出的针脚细密匀称,手法老道。碰碰吊在“棚顶”的红塑料袋,他笑了:“这里是馍馍。”

  老马称,海城老家有父母妻儿,洞里的东西有要的有买的,打算在这里过冬,救助站他不想去,他得赶紧缝个布袋装东西。

  附近居民冯大娘说,老马在这里三四年了。“往年都是背着个破包一圈一圈走,今年8月不知谁借给他铁锹挖了个洞住。”“周围的住户想起来都给口吃的,也不能眼看他挨饿。”前几天中午,冯大娘正好撞见他正撅了两根小树枝当筷子,是别人送的小土豆。“我不时就过来转转,万一他要是冻死了呢?”

  天寒地冻 让人忧心

  近一个小时的交流终于让老马完全放松警惕。接受记者的建议,蜷缩在洞里的他终于站起来到了洞口,伸了个大大的懒腰:“我一米七的个儿,比你高。”

  老马说等春天挣点钱就回海城。问他为啥不回家猫冬,他摇摇头没言语。

  送客时老马站在“家门口”,露出上半截身子同记者挥手道别,并邀请我们下次一定再来。

  我们随后赶到附近的文官公安派出所,派出所民警很无奈:他没有触犯治安,我们无权干涉他的自由。

  咨询沈阳市救助站得到的信息是:救助流浪人员有严格的规定,必须有公安部门出具的证明,并且是自愿受助。

  (奖励线索提供者许先生20元)

 【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故宫等景点门票拟涨价
第4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第54届世界小姐总决赛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自己建房开发商靠边站
图集:中外豪宅大比拼
娱乐风月图鉴
岁末读书频道大盘点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