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商领军人物刘锦兰:成就世界“钢帘线大王”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17日11:44 中国新闻网 |
中新社南京十二月六日电 题:刘锦兰:十八年奋斗成就世界“钢帘线大王” 中新社记者陈旻 在内地,有着女性化名字今年五十四岁的刘锦兰并不为太多人所熟识。但说起他麾下的企业“兴达钢帘线”,在业内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个地处江苏水乡兴化深处的乡镇企业,如今已经成为世界第四、亚洲最大的钢帘线生产基地。奔驰在内地道路上的汽车中,其一半轮胎的钢帘线,都是刘锦兰生产的。 乡镇小厂“胆大包天”立志走向世界 一九八六年,刘锦兰受当地政府指派,主持筹建兴化县戴南热电厂。经过两年的艰苦准备,戴南热电厂投产发电,圆了当地人光和热的“阳光梦”。由于戴南的乡镇企业发达,电力需求很大,电厂投产当年便完成产值三百二十五万元人民币。 热电厂的成功,给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为企业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按理说,在企业经济效益既可观又稳定的情况下,身为厂长的刘锦兰可以舒口气,坐享其成了,可是天生不满足的刘锦兰主动开始“折腾”,他开始寻找市场需求大、科技含量高、发展空间广阔的新项目。 为此,刘锦兰提出了“以热电为基础和龙头,新品开发为重点,跳出热电发展企业,跳出全省,跨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想法。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身处苏中小镇、小电厂内的刘锦兰竟胆敢提出“跨出国门,走向世界”的目标,即便在今天看来,也属“胆大包天”。 “走钢丝”走出滚滚财源 在一九九二年,刘锦兰找到了和他今生今世紧密相依的项目——“子午胎用钢帘线”。 然而,还没来得及动手,刘锦兰已经听到了无数质疑和反对的声音:“这个项目资金、技术要求都太高了,一个小小的乡镇企业莫非想找死啊?” 可是,刘锦兰认为,钢帘线是国家重点项目,市场潜力大,又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肯定有极大的市场前景。刘锦兰决定了:“我就认准这根‘钢丝’踩下去了!” 其中,有许多令人意料不到的困难。一个个不眠之夜,一次次反复试验,设备换了又换,样品试了又试,刘锦兰终于成功了:兴达成为中国利用国产设备生产出合格钢帘线的唯一企业,创造了中国钢帘线发展史的一个奇迹。 一九九九年,兴达钢帘线迎来了第一个赢利年,年销售额一个多亿,创造利税三千多万元。 为世界轮胎铸“骨骼” 认识刘锦兰的人都不得不佩服他,这个乡镇企业走出的企业家眼光总是那么超前,手笔总是那么大。当内地道路基础建设的步子越来越快,汽车轮胎市场也越来越繁荣,钢帘线的需求量随之越来越大,刘锦兰瞅准了机会,一再增加投资,从一九九五年到一九九八年的几年内,公司陆续多方融资投进去将近十个亿。原有的设备全部更换为国际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分别新上马了三万吨全钢帘线项目和六万吨钢帘线项目,该厂如虎添翼。 二000年,随着内地道路建设的高速发展,汽车车型的升级,轮胎结构的变革,子午胎用钢帘线内地市场需求骤然井喷,兴达钢帘线销售额突破两亿元,成为内地最大的也是唯一一家与外资钢帘线生产企业并驾齐驱的钢帘线生产商。 接下来的数字简直是变戏法似的:二00一年销售收入四亿元;二00二年销售收入八亿元;二00三年销售收入十五亿元。 刘锦兰透露,兴达已经在上海成立了投资公司,并准备到香港上市。通过在资本市场融资,兴达将介入与企业发展相关的汽车、基础设施、金融等领域,最终形成以主业为龙头,多业并举的大型产业集团。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