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经典中国:大青山下风光好(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17日16:58 人民网
  人民网记者 郅振璞
经典中国:大青山下风光好(组图)
美丽富饶土默川冬日景色

  编者按:大青山南麓富饶的土默川,是蒙古、汉等民族的绿色家园。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蒙汉人民拿起武器,创建了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如今,蒙古族人民的优秀儿子乌兰夫的故居已经成为青年一代缅怀前辈、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

  今天的大青山麓,旧貌换新颜,新一代共产党人倡导“困难再大吓不倒,问题再多难不倒,任务再重压不倒”的“三不倒精神”,带领人民治穷致富,正在描绘更新更美的塞外画卷……

  12月初,细雾轻拂神秘峻拔的大青山。山南麓住着七十万土默川人。这里曾是古老的蒙古土默特部落,又因北齐人《敕勒歌》对敕勒川“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千年吟咏,更使土默川古往今来魅力不衰。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侵略者侵占土默特旗,借口“复兴蒙古”实行残酷的殖民统治。“塞外青山映碧空,殷殷黑水诉忠魂”。乌兰夫、李井泉、杨植霖等一批共产党人深入民间,领导各族人民艰苦抗日。1938年秋,李井泉率领大青山支队进山建立抗日游击根据地,一大批民族青年踏上革命征程,也有贾力更、高凤英等百余名蒙古先烈为民族解放而洒尽热血。

  吃水不忘打井人,土默川是已故国家副主席乌兰夫的故乡,这些年前来参观、瞻仰乌兰夫家乡——土默特左旗塔布赛村的人,也日益多起来。乌兰夫的老乡亲赵润年,每天都要把乌老的故居整理干净,迎接那些真心实意感谢共产党、新社会的参观者。他屈指数算着说:“可不!年年都有万把参观人哩,给我们这个3000口人的平原小村带来多少新信息、新福音。蒙古、汉人一家亲,日子越过越好呀。”

  新世纪、新巨变的土右旗,是今日土默川人前进的身影。

  大青山主峰是海拔2237米的九峰山。迎着凛凛寒风,记者从包头市走进九峰山下土默特右旗(县,简称“土右旗”)。夜色中,旗领导邀我赶往将军尧乡中学新大楼落成焰火晚会。皓月悬空,礼花喷涌,车在大地上迂回路转,发觉土右旗县乡村公路如此便捷。

  深夜里,新版《土默特志》对当年土默特人出神入没苍峦叠嶂,建立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丰功伟绩的记述,不时叩响记者心弦。旗委宣传部长李福明感慨地说:“当年那么多英雄先烈流血牺牲,至今仍深深激励全旗党员干部,把脚下的土右旗建设得更美好。特别是在新世纪,旗委、旗政府竭尽全力为全旗27万农牧民打造良好的路、水、电和广播电视基础设施,更使老根据地人民奔小康如虎添翼了。”

  翌日,旗交通局长王高乐介绍说,这3年土右旗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经济起飞的突破口,举全旗之力投资3.2亿元,实施“两纵三横五出口”,今年底17个乡镇提前一年实现乡乡通油路,建设里程达725公里。“要知道,上世纪末2356平方公里的土右旗,县级公路黑砂路面只有64公里。那还是1995年我们到北京找到时任中宣部副部长的刘云山同志,帮助争取到1000万元,接着又负着债一口气修了4年,才从县城萨拉齐铺到托克托县。”

  当过多年乡长、书记的王高乐感慨万千:“过去,晴天漫天灰,雨天一路泥,道路是我们难以致富的瓶颈。现在,县级公路完成141.5公里,黑色路面由那时的20%上升到2004年的85%。乡镇583公里等级砂石路,还通到全旗90%行政村,真是铺出了乡镇经济起飞快车道啊。”

  农牧民兄弟走上水泥路,“新四通”的另外“水、电和有线电视、调频广播”三通,也加快了步伐。旗水务局长张呈祥诉说,土右旗人最难忘解放以来吃大口井、压水井的历史。因为水层浅,大部分乡村砷、氟、碘超标,多少人吃水后头晕、气短、四肢无力、骨质疏松、皮肤角质化。3年来,全旗投资3200万元实施“农村村镇集中供水工程”,先后建设东、西线新水源和供水厂,日供水分别达到8000吨、2.8万吨。现在,除大青山后山外,农民家家吃上了安全的自来水。

  在土右旗,“往年春节灯泡不如蜡烛明”的农村,旗电力公司连续奋战6年,投入1.44亿元,完成二期农网改造,改造农户4.9万户,连全旗200多个奶牛挤奶站、农家粉碎铡草、喂养牲畜,和家庭冰箱、冷柜等生活设施,也几乎电气化了。人心欢畅的土右旗人,如今乡村文化生活更上了几个档次,有线电视基本实现了“户户通”,达到37114户,入户率60%;给农村免费安装调频广播700只,到春节前几乎每20户人家的村庄,都可以享受到无线终控调频音箱的美妙音乐……

  “四通让人心欢畅。”年轻的旗委书记李杰翔喜滋滋地告诉记者:“今年我们为土默川争了光:全旗短短两三年,养奶牛由2001年的3510头,猛增到现在的13万头,增长35倍,人均年增收418元。而且,农民兄弟种粮积极性空前高涨,今年总播种比去年增加24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46.2万吨,也比去年增加13万吨;大宗作物玉米、小麦单产分别为714公斤和310公斤,均创历史新高。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大青山的抗日英烈们可以含笑九泉了。”
经典中国:大青山下风光好(组图)
大青山下的乡村水泥路

经典中国:大青山下风光好(组图)
乌兰夫故居原貌,后毁于日本侵略者之手

经典中国:大青山下风光好(组图)
乌兰夫昔日在美岱召从事革命联络点

经典中国:大青山下风光好(组图)
位于土默特左旗踏布赛村的乌兰夫故居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圣诞节
圣诞和弦铃声专题
3DMM
养眼到你喷血为止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