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公众参与才能保证绿色GDP数据的公信力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18日00:14 红网

  四个月前,山西省社科院副院长董继斌公布了“该省2002年度的绿色GDP为全部GDP的66.6%”。这被喻为“全国第一个经过全面核算得出的省级绿色GDP”。时隔不久,山西省统计局也核算出一个“绿色GDP”数据。虽然没有透露具体数字,但这个数字和山西省社科院此前公布的结果“出入很大”,将面临各方质疑。(据《第一财经日报》12月17日报道)

  绿色GDP的统计数据为何差异较大?仅仅是因为统计局作为政府部门、社科院作为科研部门,两者的出发点不一样,计算方法不一样,结果肯定也就不一样吗?那么是不是意味着绿色GDP是一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数据呢?如果因为立场的不一样,角度的不一样,我们将面临形形色色的绿色GDP数据,那么这种琳琅满目的数据对公众来说意义何在呢?

  众所周知,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GDP是单纯的经济增长观念,它只反映出国民经济收入总量,它不统计环境污染,不统计生态破坏,不反映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不说环境与资源,即便从社会学角度看,GDP也不能反映社会贫富差距,不能反映社会分配不公,不能反映国民生活的真实质量。

  正是在这种状况下,我们才引入了绿色GDP的概念。绿色GDP意味着观念的深刻转变,意味着全新的发展观与政绩观。绿色GDP建立在以人为本、协调统筹、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之上。一旦实施绿色GDP,人们心中的发展内涵与衡量标准就变了,扣除了环境损失成本,当然会使一些地区的经济增长数据大大下降。一旦实施绿色GDP,必将带来干部考核体系的重大变革。过去各地区干部的政绩观,皆以单纯的GDP增长为业绩衡量标准,现在要将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放在一起综合考评,这会使很多干部想不通,会因此形成诸多阻力。

  笔者以为,这才是研究人员和政府部门所计算出来的绿色GDP数据不一样的根本原因所在。因为绿色GDP数据关系到官员的利益、关系到公众对一个地区的评价,再加上旧观念的根深蒂固,才导致了数据的偏差。绿色GDP的启动实施,虽面临着许多技术、观念和制度方面的障碍。但没有这样的指标体系,我们就无法衡量我们的真实发展水平,无法用科学的基础数据来支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无法实现对整个社会的综合统筹与平衡发展。因此,无论有多少困难,都应当进行探索。

  在数据偏差较大的情况下,应该在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同时,强调公众参与。否则,环境保护与建立绿色GDP就变成少数人的事而最终一事无成。这是提高数据公信力的必然举措。公众参与,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平衡杠杆。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不能过于迷信技术手段,因为技术手段总是在不断完善的。科学的绿色GDP数据有助于科学决策,公众参与和民主法治,才能保证每项决策能真正服务于大多数人的利益。从世界环境保护的发展历程看,没有公众参与就没有环境保护。

  从衡量经济增长的GDP,到衡量资源环境的绿色GDP,最后到衡量社会发展的各项指标,是一个充满着挑战与希望的事业。在社会发展加速的进程中,我们应该认识到环境保护不是处于起始阶段,而是处于危机阶段,环保问题已经处在十分复杂的社会、政治、经济诸种利益相互交织的环境之中。如果任由片面的政绩观主导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不但给当代社会,也会给后代带来无穷的灾难。正是在这层意义上,我们有理由要求一个有公信力的数据,要求各方根除观念障碍,发动公众参与,造福于大众。(稿源:红网)(作者:朱四倍)(编辑:闵君)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健力宝收购案风云突变
联想收购IBM PC业务
高峰私生子案一审判决
中外乒乓球明星对抗赛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自己建房开发商靠边站
图集:中外豪宅大比拼
娱乐风月图鉴
岁末读书频道大盘点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