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为和谐广东织就“安全网” 访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厅长方潮贵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18日08:48 南方日报

  创建和谐广东,最根本的是切实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发展的成果、得到发展的实惠。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厅长方潮贵说,近年来广东百姓在逐渐形成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得到了真真切切的实惠。一张强大的社保“安全网”将保障和谐广东的实现。

  就业形势保持稳定

  作为广东省的“十项民心工程”,再就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1月到7月底,全省新增就业岗位63.8万个,国企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4万多人,其中“4050”人员实现再就业3.75万人,分别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78%、56%和62%。二季度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86%,比去年同期下降了0.14个百分点,就业形势保持稳定。

  方潮贵说,广东经济的飞速发展之后,把大量资金投入了社保信息化的建设,至今年为止,已投入了2.5亿元人民币,目前覆盖全省的劳动和社会保障网络已初步建成。社保工作的信息化,加速解决了我省的再就业问题。

  目前全省21个市均通过电子政务平台实现了与省级劳动力市场的联网,全省劳动力市场联网机构数达到279个。再就业扶贫网络覆盖全省,共收集了7万多条数据,登记发放的《再就业优惠证》已达7.2万份。

  养老保险人数全国居首

  方潮贵说,我省21个市均建立了社会保险信息系统。目前,全省各地养老保险数据库共收集了1003.9万名在职职工和131.8万名离退休人员的信息,医疗保险数据库收集了673.8万名在职职工和76.8万名离退休人员的信息。

  今年上半年,广东积极实施社会保险费征收新办法,全省养老保险净增100万人,基金增收35亿元,完成全年计划的87.7%。截至今年9月底,全省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达到1209.25万人,列全国首位。全省207.59万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100%实行社会化发放,当期和累计均无拖欠,月人均养老金达到750元。

  全省参加失业保险人数达783.19万人,完成全年计划的97.8%。

  广东已有20个市启动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59.27万人,完成全年计划的59.9%。

  有效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方潮贵说,工资支付监控的信息化还让劳动者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8个市开展了工资支付监控系统建设。各地执法监督检查力度加大,全省共检查用人单位14.3万户,到今年11月,为80.1万名劳动者追发工资等待遇6.97亿元。组织开展了拖欠农民工工资和建筑行业拖欠工程款专项检查,共追回被拖欠的工资2.85亿元。

  本报记者 刘茜 通讯员 张祥

  梅州

  突出三个构建维护群众利益

  今年以来,梅州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突出表现为“一好三增”:招商引资势头好,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工业经济有较大增长。

  市委书记刘日知表示,梅州将突出“三个构建”,建设和谐县市。即以打造世界客都为目标,构建文化县市;正确处理工业梅州与生态梅州的关系,构建绿色县市。第三就是构建平安县市。

  刘日知说,梅州将努力形成对群众利益不损害、能保障、有提高的机制。不损害,就是在征地、拆迁、国有集体企业改制等工作中,严格依法依规办事,保证群众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能保障,就是对群众的养老、医疗、义务教育、培训就业等基本生活方面予以基本保障,力保山区百姓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少有所学、困有所帮。有提高,就是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逐步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

  在工作中,要形成能长期艰苦奋斗、始终干净干事的县镇村干部队伍。坚持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突出的工作成果论英雄,把敢于负责、敢于碰硬、敢于开拓、敢于胜利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并保持相对稳定。同时,要努力形成政治上有凝聚力、经济上能正常运转的基层政权组织,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 本报记者 段功伟 陈枫

  韶关

  力推“民心工程”让人民得到实惠

  刚在韶关落幕的全省第三届“山洽会”,韶关签下153个项目,合同金额达158.86亿元,占“山洽会”合同总额的29.02%。

  韶关市委书记覃卫东说,成功承办“山洽会”是韶关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缩影。2004年,韶关全市生产总值将达325亿元,增长13.6%左右;全市在岗职工人均工资16000元、比上年增长13.5%,人民在发展中得到了实惠。经济的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截至今年11月份,韶关市新增就业岗位40858个,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4万人;率先在全省实行社会保险市级统筹,并不断完善养老、失业、工伤、医疗保险制度,扩大社保覆盖面;市区人均居住面积8平方米以下的困难户的住房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今年市政府承诺的革命老区学校改造、疾控中心建设等九件实事,目前有些工程已全面竣工。本月14日,市委部署了全市“千名干部”下基层驻农村活动,进一步推动韶关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覃卫东说,2005年韶关将从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快脱贫奔康和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生产生活热点难点问题四个方面,大力推进“民心工程”,使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社会更加和谐。

  本报记者 刘海斌 通讯员 黄云伍

  东莞

  坚持以人为本提高人的竞争力

  去年以来,东莞调整思路,创新发展模式、发展环境、发展能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势头。预计今年全市生产总值将达到1161亿元,财政总收入260亿元。这一切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东莞市委书记佟星说,东莞将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开发人的才智、挖掘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一是以加强文化建设为途径,着力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文明素质。深入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教育活动,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发展教育卫生体育等事业。

  二是以加强就业与社会保障为切入口,着力提高人的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着重推进两个转型:一个是采取免费培训、示范教育、设立创业基金等措施,加快农民知识化进程,推动农民向市民转型,成为新一代的创业者。一个是办好各类职业技术培训,推动外来劳工向高素质的产业工人转型,实现劳动致富、岗位兴家、创业成才。

  三是以实施固本强基工程为重点,着力提高党员干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实现东莞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本报记者 肖开润 陈枫

  阳江

  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谈及和谐,阳江市委书记林华景如数家珍。他说,近年来,阳江市干部群众协力同心成功创建省文明城市,积累了一笔宝贵财富。在全市各级党委、政府的组织和带动下,“爱心之旅”、“家庭美德进万家”、“读万卷书,做文明人”、“好父亲、好母亲、好儿女、好媳妇”评选等公民道德建设活动深入人心,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军民共建卫生城市等创建活动红红火火。在此过程中,涌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的“零错案法官”柯军、人民的好警察唐炳连、好警嫂严春倩、扎根山乡无私奉献的优秀教师张举端等先进人物,为各行各业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林华景说,阳江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方面,要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性,努力实现跨越发展,争取与全省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在突出经济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群众生活质量的改善,更加注重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更加注重社会发展和进步,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互协调、相互并进。

  结合阳江的实际,林华景透露了接下来的重要措施:一要重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二要积极帮助城乡困难群众解决基本生产生活问题,三要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四要加强政府调控经济社会的作用。

  本报记者 张建明

  云浮

  创建和谐好班子迎来发展新热潮

  作为全省最年轻的地级市,云浮近年发展势头迅猛,社会稳定,经济高速增长。市委书记郑利平表示,云浮目前正以开展“和谐云浮好班子”创建活动为抓手,努力构建和谐社会,迎来新一轮发展热潮。

  郑利平介绍说,“和谐好班子”是一个丰富的概念,其内涵除了坚持民主集中制,创建团结型班子,以好的党风推动政风、带动民风外,还要求领导班子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夯实社会协调发展的基础;维护社会公正,营造民主法治环境;注重社会民生,加大智力扶贫工作力度,健全各项社会保障制度。

  其中关键在协调利益关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云浮在全市各级领导班子中实施“十八五工程”:市(厅)级党政领导干部要做到“十个一”,即联系一个县、一个镇、一个村、一个部门、一所学校、一个企业、一个基层党员,帮扶一个特困户、一个困难学生,包一宗信访案件;县(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做到“八个一”,即联系一个镇、一个村、一所学校、一个项目、一个基层党员,帮扶一个特困户、一个困难学生,包一宗信访案件;镇(科)级党政领导干部要做到“五个一”,即联系一个村、一个基层党员,帮扶一个特困户、一个困难学生,包一宗信访案件。 本报记者 谭仕龙 陈枫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健力宝收购案风云突变
联想收购IBM PC业务
高峰私生子案一审判决
中外乒乓球明星对抗赛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自己建房开发商靠边站
图集:中外豪宅大比拼
娱乐风月图鉴
岁末读书频道大盘点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