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境外投资六个不足 企业规模是首要问题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18日11:13 新华网 |
新华网浙江频道12月18日电我省一大批具规模和实力的企业,为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积极“走出去”,境外投资创业20多年来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根据我省有关部门在进行了《浙江境外投资创业现状的调查》后表明:目前我省境外投资还存在六个方面问题。 据调查:至2003年底,全省经审批的境外投资企业(机构)1382家,实际现有境外企业机构1298家,位居全国首位;投资遍及世界107个国家和地区,投资总额6.09亿美元,每年带动出口15亿美元。2003年全省完成国外经济合作营业额近50亿美元,外派15万人次。 与此同时,我省境外投资形式多样化,有的在境外创建研发机构。如杭州华立集团收购菲利普斯的手机芯片设计中心在以色列的电表研发中心,东方通信在美国硅谷的手机芯片研发中心,杭州康莱特有限公司在美国的药品研发中心等。但专家认为,我省境外投资存在问题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企业规模较小。企业单个项目的平均投资规模仅50万美元左右,与全国120多万美元、国际上发展中国家200万美元的平均水平相比,都存在较大的差距。 同行业低水平竞争突出。境外市场中产品低价竞争的现象较为突出,商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例如,在阿联酋、尼日利亚、俄罗斯等国的中国商品城中,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产品低价竞争的问题。从长远来看,低价竞争不利于浙江省产品提高附加值,最终损害全体浙江产品乃至中国产品的信誉及形象。 企业国际化经营融资困难。融资渠道少、境外资金筹措困难,已成为制约浙江企业开展境外投资的主要因素。目前浙江境外投资企业的融资渠道很少,大多数企业的融资都来自国内母公司的支持。 企业对自身的利益保护不够。在以往的对外投资中,相当一部分投资失败或夭折,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投资决策不够谨慎,一些投资者在进行决策时,没有进行认真的可行性研究,草率定项目,造成立项不当,使企业先天不足。 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的组织和引导尚不到位。多年来,虽然各级政府或有关职能部门出台了一些扶持政策,但在其组织协调下向外拓展的力度还显脆弱,这使企业在境外投资中增加了不少拓展的机会成本。因此,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在宏观层面上指导和组织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已经是一个当务之急的问题。 宏观管理体制严重滞后。“走出去”作为国家倡导的高层次的对外经济合作重要内容,在政策、法规和配套措施上还没有跟上。目前由政府部门对每个投资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审批,审批环节多,耗费时间长,影响了企业境外投资的积极性。(李公阳)(来源:杭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