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靶子:车改补贴 到底怎么样?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18日17:25 人民网

  评论由头:

  北京:试点公车改革方案 处级干部车补最高1800元

  北京市公务车改革的试点工作已经在海淀、房山、平谷等区县悄然兴起。房山区琉璃河镇公务车改革工作已于近日顺利完成,分6个档次对干部发放车补。海淀区温泉镇也即将正式开始对公务员按级别发放交通补贴,处级干部每月补贴1300-1500元。

  在参与车改的干部中,大部分人都对车补的形式表示赞同,并计划购买私家车。他们认为每月的交通补助基本上可以满足自己外出办公事、上下班的费用开支,不必再像以前那样因没有提前约车或填写出车单而无法用车。但也有一些科员因此感到心理不平衡……推荐参考:关注点:

  支撑国内数不清的公务车轮子跑起来的,是每年超过3千亿元人民币的庞大支出。并且,围绕这四个轮子,出现种种公车私用,或借机牟利的行为。

  弊之所在,当然要厉行改革。此前,国内不同地方曾采取专人管理、严格审批等种种办法管理用车,但成效都不显著,大多不了了之。真正有亮点的,是近两年兴起的拍卖公务用车,直接给公务员发放补贴的改革方式。考诸现实,未必是绝对公平的,却不失为一种很现实,并具有一定操作性的改革办法,并且已经在很多地方开始实施了。北京市的公车改革也在部分区县开始试点。办法不是太新:拍卖一部分公车,然后按行政级别发放补贴供公务员自己解决用车问题。

  但,正是这一标准,明显与现实情况不符,应该切实改进。

  对于公务员,行政级别与使用公车的需要是否一定成正比呢?一个单纯处理机关事务的中高级公务员,比之很多部门最基层的最低级别的公务员,确系因公外出需要使用车辆的机会可能要少很多,而按照现行车改办法,前者的补贴却远远高过于后者。实际上,前者可能因车改而无妄增加了收入,补贴变成工资收入的一部分;后者却可能因为车改后的补贴不够,不得不私费办公事,也就是变相降低了工资。这样一种结果是合情合理的吗?

  从现实出发,我们选择了以发放补贴为主要形式进行车改。很可能,这不是最好、最终的办法,但绝对是很现实的过渡办法,理应大规模推广。但世事无绝对,我们实际上不可能百分之百量化每一个公务员的实际补助标准,那么,就应该仔细权衡,选择一种更接近于事实需要的补贴标准。我们知道,有岗位才有需要。即然如此,为什么不以岗位标准取代现行的行政级别标准来发放车改补贴呢?关注点:

  面对车改的高额补贴费用,北京车改是否也要听听纳税人的意见?毕竟车改的补贴费用都是纳税人的钱啊。首先,车改补贴到底发多少合适?处级干部车补可达到1800元,对购买新车的给予购车价格20%的一次性补贴。如此“优惠”,网上一片惊呼声。其次,要不要开听证会。公务员是受雇为公众提供服务的群体,纳税人是他们的“主人”,给公务员的车补,每一分钱都来自纳税人。那么要不要给公务人员发车补、发多少,作为“主人”的纳税人应不应该有发言权?再次,车补到底按什么标准发放。按职务还是按工作需要呢?不同的职位有不同的工作职责,需要外出乘车的机会有很大差别。按照职务发放的结果可能是,一个很少外出的处级干部,给的车补用不完可装进个人腰包;一个需要经常外出的一般干部,车补可能不够用。当留下的钱可以装进个人腰包,而“超出的部分由个人承担”时,会不会有人干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呢?最后,人大作为人民的代表,对车改补贴中的细节是否不应再失语了呢?按照宪法规定,财政资金流向的重大事项也必须通过人大的审议。

  公车改革是一件好事,公车补贴也是一种可行的办法。但要把好事办实,需要有关部门对每一个细节都格外审慎。关注点:

  对公车改革,我们已经喊了好几年了,全国有些地区也已经付诸行动。但这个改革之所以在大多地区光操不练,主要原因还是车补费用额度的问题,它涉及到部分人的利益关系,而且其中以“大权在握”的人居多。是按照级别补,还是按照工作量补?工作量又如何考核,由谁考核?这些问题个个“棘手”。

  这次北京车补的高低差别,竟然有1600元之多,它是按照职位级别发放的,这使得一部分人,尤其是普通科员感觉很不公平。在这里,我们且不去分析对谁应该补助多少,而只想研究一下这个数字是怎么定出来的。显然,国家没有出台过这方面的标准,全是各地区自己确定的费用数目。

  是不是可以这样联想一下:这些制定有关标准的领导们,大多是与这车补钱息息相关的,他们在制定时,肯定更多会考虑到自己的利益关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法律制度越来越健全,法律法规制定的透明度也应该越来越高。然而,诸多事实证明,很多与百姓息息相关的制度和法规,却与百姓的利益要求相差很远。我们呼吁有关部门在制定相关的法律和法规时,应该注重调查研究,并增加社会透明度。关注点:

  一个时期以来,媒体对公车改革的报道越来越多,特别是北京也悄悄拉开了公车货币化的帷幕,理论界的人们的争论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但是这些并没有涉及到公车改革货币化的本质,在现在职务消费膨胀的今天,公车改革是势在必行的,但这种用补贴的方式取消公车的方式,却是不符合我国国情的。

  第一,我国财政无法负担如此巨大的开支。第二,这样的改革变相的增加了人民的负担,一个处级干部的车补可以达到一个月1800元,而如今却有许多老百姓,下岗职工的家庭收入不过几百元。这样巨大的分配不公,拿纳税人的血汗钱发给干部做补贴,起不是变相增加了人民收入。第三,这样发放补贴的方式根本无法压缩财政的支出,以前公车的支出,是一笔弹性收入;现在每月固定发放补贴反而变成了财政的刚性支出。这样的车改货币化,根本没有达到公车改革的本意。编辑点题:

  公车改革一直是老百姓关注的话题,嚷嚷也有好几年了。公车的私用、滥用等行为更是被人们形象的称为“车轮子里的腐败”,大家对这种腐败是深恶痛绝。今年各地也把消除这颗腐败的痼疾放到了改革的首位,不仅北京开始用补贴的方式取消公车,东莞、威海、珠海等地都出台了用补贴来取消公车的方法。其中,东莞的正处级每月最高可获得车补3000元。这些措施的出台并没有获得如潮的好评,反而引起了关于公车改革的争议。到底这种公车补贴的方式是不是符合中国国情,这样用车补取消公车能够抑制“车轮子里的腐败”吗?公车改革该不该货币化呢?单纯用级别划分公车补贴是否合适呢?到底公车改革应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呢?欢迎广大网友各抒己见,进行探讨,请将感言写进留言板。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健力宝收购案风云突变
联想收购IBM PC业务
高峰私生子案一审判决
中外乒乓球明星对抗赛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自己建房开发商靠边站
图集:中外豪宅大比拼
娱乐风月图鉴
岁末读书频道大盘点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