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入世"后过渡期"门槛上》⑦:无配额后的汽车业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19日07:44 水母网 |
水母网12月19日讯距我国取消进口汽车配额仅剩十几天,有关国内汽车产业前途命运的讨论却仍不见平息,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尽管专家形成共识,汽车产业将进入“无配额时代”,“保护墙从此消失,真正的考验即将到来”。但对发展前景,很多业内人士还是信心不足,“命运难料”、“不容乐观”的说法不绝于耳,有专家甚至感慨:“这回,‘狼’真的来了!” 该来的总是要来,后过渡期内,汽车产业面临的挑战确是咄咄逼人:2005年1月1日取消汽车进口配额后,国外汽车进口将不再受国家许可政策的限制。在“无配额时代”,汽车进口关税还将由37.6%降到25%,零部件关税降至10%。潜在的挑战更多,美国、印度、土耳其等国已对我椅座升降装置、刹车盘等启动“特殊保障条款”调查,贸易壁垒显露“冰山一角”。另外,大众、通用等国际巨头日前相继在中国开展汽车金融业务,为其角逐中国市场预设竞争利器…… 影响现在就能预见。据统计,今年前7个月,全国进口轿车数量增长20.5%,而同期国内轿车库存就新增11.34万辆,比去年全年库存高出两倍多。配额的取消、关税的消减,将使这种反差更加明显。正如烟台泰利汽车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军强所说,“无配额时代”的竞争,可以用“你死我活”来形容,车型一上市就成“鸡肋”,产品刚下生产线就进仓库的惨烈局面将时常可见。 “在大的竞争变局中,最重要、也最难得的,是对产业发展现状有清醒的认识,对当前形势和未来机遇能够正确分析。”市汽车行业管理办公室主任孙涛提醒说,在“无配额时代”嗅到机遇,避开风险,必须首先立足产业现实,然后在全球视野下做战略定位。 我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今年的新变化值得关注,它们或许将成为未来竞争的雄厚“资本”和有效经验。在芝罘、福山等地,零部件产业集群悄然形成。福山不到一年引来延锋江森、上汽汽车变速器等17家企业,芝罘只楚汽车零部件基地在上半年也有屹丰模具、延锋伟世通等12家企业进驻,这两个“集群”投资规模都在10亿以上;还有一些汽车及零部件企业今年走出另一条捷径,与国内产业巨头谋求合作,如蓬莱与北方奔驰合作开发重型卡车、山东汽车改装厂加入一汽集团生产链条等都是较成功案例。业内人士分析,在最有利空间里形成企业集群,有助于企业发挥区位优势,顺畅打入整车配套体系,与名企“联姻”,则使企业抗击市场冲击的能力大大增强。 实际上,这些新变化也是一个整合的过程,整合的过程就是重新定位、积蓄实力、应对挑战的过程。孙涛分析说,以此为契机,我市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完全有实力应对挑战,也应该能抓住机遇。当前,机遇是有的。在入世后过渡期内,国外汽车虽对我汽车产业冲击很大,但出于降低制造成本的考虑,汽车巨头也将不断扩大在华零部件采购。像通用公司,今后3—5年在中国采购零部件的总值将达100亿美元。同时,汽车巨头更多的新车型将转向在中国国内生产,合资整车生产企业将有更多发展空间,如十分畅销的丰田佳美、尼桑风度等进口轿车目前均开始由合资企业生产。这些新动向,就是汽车及零部件企业的机遇,谁抓住了,谁就抓住了市场。 当然,要在“无配额时代”求胜,我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对政府来说,需要及时出台明晰的产业规划和投资导向,消除无序竞争、低水平重复建设等问题,为汽车产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对企业而言,当务之急是重视标准化生产,使产品标准尽快与国际接轨,力争与更多国际一流汽车企业开展合作。本报记者李田 汽车业三大看点 看点一:自主品牌生或死?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出台以“用市场换技术”为方针的产业政策,国内汽车企业据此与跨国公司开展合作,但外方大多有意控制关键技术,削弱我方自主开发能力,在后过渡期完全开放的市场中,长安、奇瑞、吉利、华晨等自主品牌面临挑战。 看点二:零部件能否强起来?零部件业水平上不去,特别是标准化程度较低,已成为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在“后过渡期”内,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能否迅速提升水平和层次,值得期待。 看点三:车市会否再“井喷”?2002年—2003年,中国汽车产销呈现高速增长,但今年1-10月,全国汽车累计产销423.01万辆和413.40万辆,增势平缓,大众汽车宣布缩减在中国投资计划,上海通用亦减产救市。后过渡期的新变化能否再次激发车市繁荣,尚难预料。责任编辑:邱雁(来源:水母网--烟台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