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国端砚文化节”开幕之际 记者来到肇庆老坑、白石村 走进端砚的源头(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19日11:48 广州日报大洋网
  策划:青舟、袁鸣 文/何已、卜松竹、于敢勇 图/龙成通

  开篇语

  追问岭南文化的发端

  “采中原之精粹,纳四海之风”。今日之岭南文化与我们的时代同行,已日益融入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特别是在现代经济和生活时尚的大潮中,岭南文化犹如蔚为壮观的万花筒和端砚台,正在不断折射出中国经济社会巨大变迁的奇光异彩,正在不断为广东建设文化大省增添各种文化内涵和深厚文化底蕴。

  岭南是指五岭以南的广东,它东接福建,西连广西,南接港澳,中跨海连海南;岭南文化,源远流长,融汇升华,兼容并蓄,博采众长,自成体系,在中华大文化之林中独树一帜。千百年来,为华夏文明的历史长卷增添了多姿多彩和凝重深厚的绚丽篇章。

  从以拍印的几何图形印纹陶器到以鸡卜凶吉;从安阳殷墟遗址中发现的岭南贡物到流风遗韵和习俗向中原渐变;从杨孚的《南裔异物志》到葛洪的炼丹术;从陈元等人对儒家经典的注疏到王范的《交广春秋》;从陈白沙发展岭南理学的明儒“心学”到海瑞的政治思想;从屈大均的《广东新语》到惠能禅学;从缔造太平天国的洪秀全到推动近代“商战”的郑观应;从变法维新的康有为、梁启超到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都离不开岭南这块神奇土地和文化氛围的培育、熏陶。特别是岭南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对外开放的历史,使得岭南诗歌、岭南戏剧、岭南画派、岭南建筑、岭南盆景、岭南工艺、岭南民俗、广东音乐等,都反映出岭南文化融会中西的丰富内涵和独具一格、绚丽多彩的地方特色。

  追问岭南文化的发端,探循岭南文化的源流。有助于我们在新时代弘扬和光大岭南文化的真正精髓,有助于我们在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进程中找到岭南文化的价值所在,有助于我们从不同角度为广东建设文化大省作出新的贡献,这就是我们推出“岭南文化源流行”的主要用意。凡是与岭南文化源流相关的人和事,我们都希望得到各地、各部门关心、帮助和支持,同时也热切希望各位热心人士为我们提供报道线索,愿我们的共同行动能化成一杯杯、一壶壶品味岭南文化的香茗和美酒。(青舟)
“中国端砚文化节”开幕之际 记者来到肇庆老坑、白石村 走进端砚的源头(组图)

  端砚表面石纹有鱼脑冻、青花、玫瑰紫、火捺、冰纹、天青等。有石眼的端砚尤为贵重难得,历代被奉为珍品。最为名贵的端砚首推“鸲鹆眼”,得之乃无价之宝。

  昨天“2004肇庆·中国端砚文化节”开幕,端砚这张“名片”又一次亮相世人。

  端砚是什么?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端砚位四大名砚之首”、“端砚是艺术品”、“端砚是国宝,是国粹”、“端砚是肇庆的名片”……但是无论如何评价端砚,我们都不能忘记它独有的文化特性。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端石是养在水中的,而端砚是浸在文化中的”。我们还可以这样说,“端石是养在岭南的端溪水中的,而端砚是浸在岭南的文化中”。

  4亿年前,端石的原始母岩形成。1.95亿年前,燕山构造运动与印支构造运动把深埋的端砚石挤出地表,也挤出众多的砚石坑,其中老坑叫得最响———

  1300年前,端州人在端溪的附近发现并开始开采矿石用于端砚制作,从老坑开采出的砚石运送到了附近的一个个村庄。这些村庄中,白石村最为出色:白石村的人们雕刻出的端砚从岭南走到中原,从古代走到当今,从中国走向世界———

  日前,作为岭南文化追随者的我们踏着碎石,来到了已经沉寂了10多年的老坑坑口,在这里我们仿佛闻到了赤身裸体钻在端溪河床下面的开采工人的汗味,也仿佛闻到一刀一刀下开采出来砚石的味道;作为岭南文化追随者的我们也来到了端砚一条村———白石村,在这里我们聆听着艺人们的诉说,追寻着无数匠人们的足迹。

  当我们面对一方端砚的时候,我们感觉看到的不是一块从老坑或者麻子坑开采出来的一块石头,而是一种浸润了一千三百多年的岭南文化,一种兼收并蓄然后又发扬光大流传和影响深远的岭南文化,这种在端砚中体现的岭南文化随着端砚的价值的变化而又赋予了岭南文化新的含义。
“中国端砚文化节”开幕之际 记者来到肇庆老坑、白石村 走进端砚的源头(组图)
86岁老艺人黄耀曾参加过人民大会堂建设。
“中国端砚文化节”开幕之际 记者来到肇庆老坑、白石村 走进端砚的源头(组图)
白石村里家家都有人做端砚。
“中国端砚文化节”开幕之际 记者来到肇庆老坑、白石村 走进端砚的源头(组图)
制端砚的一道主要工序“雕刻”。

  一个砚坑

  在白石村东去20多公里便是端石的来源地。在最著名的老坑坑口,记者看到的是无章的杂草、生锈的斗车,透过坑口的紧锁的大门,记者感受到的却是这个1300年前所出之砚被列为贡品的坑口背后深藏的故事。

  翻开肇庆市志,“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唐代李贺的笔墨可以散见文中。宋文化留下的烙印就更深:宋康定庆历间三年,包拯任端州知州。包拯因任职端州期间政绩突出而回朝任职。包拯离任时,端州的老百姓悄悄送给他一块端砚。廉正的包拯上船后获悉,便将端砚掷入西江,化为砚洲,成为千古流传的故事。所以,如果说安徽合肥是包拯的出生地,如果说河南开封是包拯的扬名地,那么肇庆端州则是包拯的成名地。现在的端州还流传着包拯无数的故事和传说。

  在历史长河中,有无数文人曾畅怀感叹,刘禹锡、陆龟蒙、王安石、苏轼、陆游、文天祥、徐渭、屈大均、袁枚、黄遵宪等都曾经吟咏过端砚,寄托自己的文化理想,甚至乾隆皇帝的诗中都提到了端砚。他在“题唐褚遂良端溪石渠砚”中提到“下岩端石尚贻唐,况是曾宾褚遂良”……端砚文化中具有特色的一部分———砚诗尤其能够传达中国古代文人对于端砚的感情。

  一条村庄

  “不到白石村就等于没有来过肇庆”,当地人和记者这样说到。白石村不大,随便站在一条小巷中间往两头望去,总能看见几户人家门口有人在“蹲猫步”:也就是一张低的小凳,一把小凿,一块端石……他们是在“造”端砚。村长告诉记者,在1300人的村民中,有70%的劳动力是在加工端砚。

  端砚做工最讲究的是“因材施艺”。大德利厂的董事长说,一件端砚的背后就是一个故事。在端砚制作的开料、选料、做胚、设计、雕刻、打磨、上蜡、包盒等所有环节中,设计是最重要的。

  在这个厂的一旁,一位姓张的近30岁的男子正在加工端砚,这个约一米长80厘米宽的砚石上,一副“清明上河图”已经有了轮廓,从端砚的左下端到右上方,大大小小100多个人像挤在这里:八个人抬着一个轿子,前面有两个人在开路,而前方的右侧,一位老人为了躲这个轿子,急切地招呼着附近的孙子到自己的身边。在这个老人的附近就是一个摆卖猪肉的地摊,在吆喝着来来往往的路人。而在桥下面,一艘正准备通过桥的小船由于船帆太高被挡在了桥的一侧,船上的10多人在招呼着降低船帆的高度……听着这些讲解,记者唯一能感受的就是一个字:妙!

  一方文化

  陪同我们的村民小组成员的黄海明一边走一边和我们说起了他们的宝贝———端砚。“我们的端砚在不同人眼中的体会和感觉是不同的。我们给她概括到‘一方端砚就是一方文化’”。他接着解释到,首先,端砚无论从开采、制作到使用,都有自己的一种文化特性。端砚当然天生就是供文人磨墨写字的,她始终荡漾着一种文化气息。

  另外我们还认为,一方端砚还可以认为她是一种传统,1300年的生生不息才使她有了今天,所以端砚对我们当地文化的传播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更主要的是,端砚是一件极美的工艺品,从端石转化为端砚,必须经过采石、维料、设计、雕刻、磨光、配盒等10多个环节,就仅仅刀艺分为深刀、浅刀、细刻、线刻、通雕等等。他说,我们这里的每一个工人,必须是个美术师、必须是个设计师、必须是个雕刻师……所以,我们说“一方端砚就是一方文化”,是体现我们肇庆这一方的岭南文化。

  肇庆市端砚协会副会长梁佩阳也有独特的见解,广东的岭南文化本质上是多元文化。岭南文化的母本乃越文化;而父本则是中原人口南迁带来的北方文化。二者交融而成今天的广东岭南文化,这一点在端砚上体现得最丰富。

  专家视点

  “端砚文化是岭南文化最具特色的分支之一,也是岭南文化最具影响力的代表物之一。”一位工艺界专家这样对记者说。他提出,端砚只有继承和发展岭南文化中开放兼容的特性,才能在面向未来的竞争中争得主动。

  肇庆端砚协会副会长、端砚鉴定专家程文告诉记者,端砚在目前整个艺术市场当中,仍算是比较“小众”的藏品。受过专业的美术教育、功底扎实的年轻人往往不愿意进入这个行业,因此端砚业内很大程度上靠的还是师徒之间的手口相传。因此目前来看,传统题材、工艺仍是主流。

  “随着岭南文化的发展,端砚唯有不断创新才有出路。”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张庆明明确提出这样的观点。他在本届中国端砚文化节中获金奖、最佳创意奖的《七星岩千年诗廊》便是这样的作品。

  张庆明同时指出,不论怎样创新,中国传统文化、岭南文化绝不能丢。因为无论从市场来看,还是从端砚发展的脉络分析,这都是端砚文化的根基。但是完全可以把旧题材做出新意来。“其实现在的创作者条件比过去好得多。信息的来源很多,从网上、报刊上可以获得大量新的资料和灵感,没有理由做不出新的佳作来。”
“中国端砚文化节”开幕之际 记者来到肇庆老坑、白石村 走进端砚的源头(组图)
(来源:广州日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圣诞节
圣诞和弦铃声专题
3DMM
养眼到你喷血为止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