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1370亿更可怕的“坏车效应”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20日11:09 湖南在线-三湘都市报 |
中国的假货知多少?在12月18日召开的“首届中国打假扶优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区域战略研究所冯杰研究员透露,据保守估计,市场上假冒产品总量超过1370亿元。 这个数字的确也够保守的了,因为1999年就达到了1329亿。假劣现象有多严重?原全国打假办主任叶柏林就曾用五个“无”概括之———“无所不为、无孔不入、无以复加、无法无天、无法估量”。 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市场,容易诱发美国经济学家阿克罗夫笔下的“坏车效应”———“坏车”进入市场,由于造假者与消费者对好车坏车情况信息的不对称,消费者的价格预期导致好车卖不掉,而“坏车”畅销。结果连好车厂家为了适应这被搅乱了的市场,只好降低成本降低质量(亦生产坏车)。从而出现劣质商品淘汰优质产品的逆淘汰现象。 1370亿元的假冒伪劣商品进入市场,其“坏车市场模型”杀伤力有多大?恐怕是难以估计。对国家税收的流失、消费者权益侵害、知识产权的侵犯、商业诚信的破坏等暂且不论,对经济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中国的企业没有办法做大,打击外资进入中国的积极性。 一个企业,花大力气搞了一个品牌,很快就会引来一群“苍蝇”,仿冒、伪造……群起而攻之,最后只能大家都生产“坏车”,最终一起“死掉”。 众所周知,一国国内知识产权保护状况、市场秩序等是国内外投资者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而近年来越来越疯狂的制假售假现象,已使一些外商感慨:“假冒正成为投资中国最大的风险。” 就这样的“坏车”,竟然被不少地方政府视为发展地方经济的“财神”,对假冒伪劣商品的生产、运输、销售,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还为其大张“保护伞”。 假冒伪劣商品这颗毒瘤,固然是因为某些商人的良心癌变的结果,但从根本上说,是市场经济无序竞争出现的“市场失灵”的必然。这时,市场需要政府伸手“救赎”,不幸的是不少地方政府也袖手旁观,双重失灵的结果就是目前这样子。 可以说,政府是假冒伪劣商品的“第一责任人”,解决这个顽症最终还是要看政府的决心与动作。练洪洋(广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