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政政策转型 明年长期建设国债减至600亿?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20日16:12 中国新闻网 |
中新网12月20日电最新一期的《证券市场周刊》援引财政部官员的话称,长期建设国债明年的发行规模可能降低到600亿元,但该官员同时表示,最终发行规模的确定还要等待明年初两会的审议和批准。其间数字不排除有变化的可能,但发行规模逐渐减少是必然的。 近年来,财政收入增长非常快,去年增速已经达到20%以上,远远高于GDP的增长,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不断升高。这种情况可能致使政府掌控的资源的份额不断扩大,而以政府主导型的投资与市场化发展的进程是不相符的。“大规模政府投资应该逐渐在某些领域推出,而让位于社会资金投资。解决某些问题不一定需要长期建设国债来解决。”财政部这位官员说。 不久前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确定了明年宏观调控的主基调,即实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双稳健”,这意味着正式终结了过去7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而转向稳健。作为稳健财政政策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减少国债发行规模。 中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由来已久,初衷是为了应对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增长放慢。但是,不少海内外专家都指出,多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已经使中国经济增长对财政支出扩张的依赖日益加重。 所谓积极财政政策,主要是指通过减税和增加财政支出等措施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求。这一政策在中国通货紧缩的时代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目前,中国的宏观经济状况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部分行业和地区出现了投资过热,通货膨胀率也已经高于银行存款利率,同时,赤字规模不断扩大,2002年及2003年财政赤字连续两年达到3198亿元,创下了1949年以来的两个并列高峰。 报道援引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的话说,目前财政政策在配合货币政策的紧缩而收紧,但并不是“全面紧缩”,不是“急转弯”,而是“转慢弯”,是在稳健把握之下着力协调,在调减扩张力度中区别对待,即“有保有控”。(耿馨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