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凌尘:反倾销第一律师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21日07:35 齐鲁晚报 |
他是为中国企业取得市场经济地位和无损害结果结案最多的律师。 他每胜诉一个案子,都意味着为中国产品赢得一大片海外市场。中国需要这样默默地、专业地做事的人。 因此,他上了《南风窗》“年度人物榜”就在情理之中。 打赢入世第一案 联络上蒲凌尘的时候,他正赴荷兰应诉欧盟厂商起诉中国化工产品酒石酸倾销的案子。 2000年,记者在采访云南马龙公司在欧盟获得市场经济地位时,已注意到了这位一直在海外的律师。云南马龙是一个上市公司,一直生产黄磷出口,1999年开始陆续有一些欧盟企业起诉马龙低价倾销。蒲凌尘代理了这个案子,最后以马龙获得市场经济地位、欧共体不对马龙采取任何反倾销措施结束此案。这是中国企业在反倾销案中最早全面成功的案例。 2002年夏天,温州打火机协会为应诉欧盟反倾销调查,在温州召开“律师竞选”大会。在所有与会代表的手提袋中,都有一个礼品盒。风尘仆仆到温州赴会的北京观韬律师事务所的蒲凌尘律师同样也收到了一份。刚入住宾馆的蒲律师顺手打开礼品盒,一看是两支了无新意的钢笔。正要随手放在一边的时候,突然细心的他发觉那不是笔,而是两支可充气反复使用的金属外壳打火机。 爱抽烟、时常用一次性打火机的蒲律师拿到别致的温州打火机后,心中顿时感到温州打火机厂商打赢这场官司有了一丝希望。当天晚上,蒲律师与温州打火机厂商代表沟通时,提出一个观点:温州打火机和被欧盟控告受侵害的那种一次性塑料打火机,应该不是一个范围内的产品。 “由于他们认为我讲的产品定义是很好的突破点,在选秀大会上就确定由我来代理这起号称中国入世后第一起反倾销应诉的官司。”曾经代理过40余起中国企业应诉欧盟反倾销调查程序的蒲凌尘律师说。 接下来的事情众人皆知:温州打火机因产品不同而对欧盟的一次性打火机产业无损害。欧盟最后因理亏而撤诉。中国打火机打赢入世反倾销第一案。 蒲凌尘的重要性 2004年,中国由于本身巨大的人口资源优势,“世界工厂”的地位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来,中国产品开始以低价优质迅速占领全球市场。但是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企业应用反倾销手段来对付中国企业:彩电案、钢材案、节能灯案、玩具案……层出不穷。有人于是开始怀疑中国进入世贸组织的意义,怀疑世贸中国谈判组在入世谈判中是否让步过多。使得龙永图也不得不重新出面解释入世的重要性。 此时蒲凌尘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中国需要这样默默地、专业地做事的人。他每胜诉一个案子,都意味着为中国产品赢得一大片市场。 事实上,蒲代理并胜诉的案子远不止本刊已经了解的两桩。在2000年以来代理的案件中,例如金属镁、打火机、手袋、扑热息痛、中厚板、钢铁保障措施(在21类调查产品中成功排除了18类)、对甲酚等产品,大部分调查程序以无措施而结案、或以低税率过关或排除可能受到制裁措施的产品。2004年他又代理了货仓车、耐火砖案、酒石酸、化纤印染布、钢丝绳案等数宗中国产品被起诉倾销案。在耐火砖案中代理了两家企业,其中一家获得市场经济地位,另一家仍在抗辩中。 蒲凌尘认为2004年是中国出口企业面临国外反倾销调查的高峰年度,立案数量激增,而且在时间上非常集中(如欧共体反倾销调查)。蒲凌尘认为躲避不是解决之道,“国外也就欧美日韩这几个大市场,怎容得下你打游击?”他深感浙江的企业家眼光放得长远,“在面对欧盟的诉讼时,不少企业家马上就想到,明年5月份,欧盟成员将从眼下的15个增加到25个,他们都认为,这块需极力争取的大市场,岂能拱手相让?” 仍保留着中国国籍 在代理倾销案的过程中,其实不乏让蒲凌尘寒心的案例。他最为心痛的是资源性产品的倾销,有些产品属于中国企业控制的产品,但是价格却卖得让人不解的低。由此他认为不论西方国家是否对中国产品的进口采取过量的或偏激的贸易制裁措施,问题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看,如果确实是“歧视”、“不公平”,我们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可能通过世贸争端解决机制遏制纯粹的贸易保护主义和歧视性政策。但是,中国的主观因素也是需要冷静分析的。 在漫长的采访最后,这位已经在国外17年但仍保留着中国国籍的律师说:“我在国外从不过西方节日,见到雪想不起圣诞老人,却联想起‘独钓寒江雪’的意境。只希望为中国多做些事,因为中国社会的每一步发展都需要正气光明的志士来赴汤蹈火。” (本报综合《南风窗》、《解放日报》报道) 蒲凌尘简历 年龄:43岁 籍贯:山东青岛 现在比利时从事法律业务,北京观韬律师事务所国际贸易部特邀顾问。1989年起在比利时从事法律业务,开始代理欧共体对日本、土耳其等国实施的反倾销调查程序。自1992年起主要代理中国出口企业应诉欧共体反倾销调查程序,迄今已代理40多起反倾销调查。 他在欧盟反倾销法实践中,代理了众多中国企业,成为第一个突破欧盟“分别裁决”的律师。在欧盟修改法规后,又作为第一个突破了“市场经济”的律师,相继在其他反倾销调查中为企业获得“市场经济”主体地位待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