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经济观察:成败在此一“购” 联想之“坎儿”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21日09:49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十二月二十日电 题:联想之“坎儿”

  作者 俞岚

  二○○四年,对于联想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中,联想一系列的变故吸引了足够多的眼球:股价下跌了百分之三十八,而同期香港恒生指数仅下滑了百分之零点八;国际化策略屡败屡战,最终不得不暂时关闭所有的欧洲办事处;迫于生存压力,三月份实施了“两小时之内离开”的大裁员,以削减人员成本;多元化战略陷入困境,不得不缩减到目前盈利的电脑和手机业务,把长期亏损的IT服务和IT咨询业务卖给了亚信;倾其所能,斥巨资成为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临近岁末,在外界传闻四起,市场波动加剧的情况下,匆匆宣布与IBM的合作,宣告重返专业化和国际化的发展道路……

  十二月十五日,北京工人体育馆,“纪念与思考”——联想二十年纪念大会在此举行。柳传志在题为《回首联想二十年:一个新的事业的开始》的报告中,回顾了联想走过的二十年――“越过了无数的沟沟坎坎,发生过无数个可堪铭记的成绩和挫折”,展望了联想的未来――“现在大门已经打开,脚已经迈进去了,但还没有站稳。向前迈进,义无反顾,相信联想一定能闯出一条阳关大道!”

  然而,联想真的能闯出一条阳关大道吗?

  在联想二十年之际,全球并购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王育琨送出了他的一份寿礼——《失去联想》,书名并不吉祥。

  “二十年的联想面临一道‘坎儿’。跨越面前的这道‘坎儿’,联想就是一个现代公司的标本;过不了,就只能平庸下去。”他在题记中写道。

  王育琨认为,联想要过的“坎儿”,就是要使杨元庆们重新找到可以运作的技术成果。“支持柳传志们昨天运作的,有倪光南们前天积淀下来的技术成果;支持柳传志们今天运作的,有倪光南们昨天到联想后重新开发出来的技术成果;支持杨元庆们明天运作的,又是什么呢?”

  细心的人们发现,在联想二十年庆典上,有一个名字被故意淡忘了,那就是倪光南――联想式汉卡的发明者,联想初创时的总工。联想二十年的发展史上,倪光南等一批研究人员曾写下了浓厚的一笔。正是倪光南们带来的一系列技术成果――联想式汉卡、联想微机等奠定了联想今后的发展。可以说,联想创立之初,事实上走的是纯正的“技工贸”路线,依靠的是中关村半个世纪以来积累的技术成果。

  然而,这条路联想没有走太远。

  “倪柳之争”后,倪光南黯然出局。柳传志率领的联想扛起了“贸工技”的大旗,开始倒腾起彩电、布匹、旱冰鞋。联想离“技术产业化”越来越远。

  从一九八四到二○○年,凭借着柳传志们高超的资本运营技巧,联想在急速发展。但是由于没有自有核心技术的支撑,收获极差。相对于二百八十四亿元的营业额,利润却徘徊在百分之三左右。有人说:“联想辛苦之后蓦然发现原来自己擅长的不过是做事情,却不是做生意”。

  步入杨元庆时代的联想,已经沦为了一个缺乏技术沉淀的工业制造品销售商。此时,联想手里紧攥着的,只有品牌和销售渠道两张牌。

  世纪之初,联想不得不寻求突围。通过分拆规避风险,“让杨元庆去冒险,让郭为去守成”;同时,在专注PC走国际化道路或者多元化发展固守中国市场的分叉路口,联想毅然决然地走上了多元化道路。令人失望的是,三年多的多元化走得并不顺畅。十二月八日,联想收购IBM全球PC业务,重新“专注”于PC主业,正式宣告了联想多元化战略的全面溃败和重返专业化的开始。

  从PC到多元化、IT服务,再回归到PC,朝技术驱动型企业挺进,联想似乎走了一条战略迂回的路径。业内人士分析说,联想这些年绕了个大圆圈,现在又重新回到了起点。

  但,联想仍然面临着那道“坎儿”,那道十几年来一直阻碍着联想前进的最深的“坎儿”――如何才能重新找到可以运作的技术成果,如何才能尽快培育自有核心技术?

  杨元庆说:“企业不能为了技术而技术,联想不会冒冒失失地去做行业的核心技术,但我们会渐进式地向行业核心技术逼近”。

  显然,与数年前对究竟要跨越一道什么样的“坎儿”不甚明了相比,今天的联想在经历了市场的洗礼后,变得成熟。至少,现在的联想懂得适时地停下来,回过头,对走过的路进行认真地思考,并对未来的战略做出适当的调整。至少,现在的联想在朝技术回归的路上渐行渐近。这,显然是一种进步。完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圣诞节
圣诞和弦铃声专题
3DMM
养眼到你喷血为止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