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探寻梅兰集团高速发展的足迹(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22日03:41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探寻梅兰集团高速发展的足迹(图)
集团领导在2004年客户恳谈会上

  2004年7月的北京,是流火的季节,坐落于江苏泰州的梅兰集团在京城也着实红“火”了一把。全国经济及化工界的专家聚会人民大会堂,举办了“国企改革与发展暨梅兰现象”高层研讨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梅兰这个国企改革发展的尖兵进行了系统的研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在听取周虎宏董事长所作的汇报以及专家的发言后感叹不已:梅兰,不愧为国有企业的典范,它的成功把科尔耐的咒语彻底击碎了。国有企业通过改制,通过转变经营机制,不仅能生存,而且可以发展得很好。梅兰就是最好的注解。

  今年2月,梅兰集团光荣入选“中国石油化工100强”,荣列第44位。一个没有一分钱国家投资,几年前年产值还徘徊在千万元左右的地方化工企业,竟然同中石化、中石油这样的世界500强企业聚会在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的高手林中。这是如此令人振奋,又如此令人自豪!

  在泰州的百花园中,如今又盛开了一朵兰花,这就是梅兰。从此,泰州人又有了一张崭新的名片。

  技术篇:非国际一流技术不赶非国内一流项目不上

  探寻梅兰发展壮大的足迹,最为成功的是梅兰人敢于技术创新的决心,数年如一日坚持技术创新不变的恒心。梅兰集团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全力推进结构调整,打造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结构链条。

  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梅兰人的眼光是深远的。周虎宏董事长说,梅兰进军一个行业,就是要成为该行业的旗舰企业。梅兰在实现着自己的诺言,目前梅兰已经成为江苏最大的烧碱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六氟丙烯生产基地、亚洲最大的甲烷氯化物生产基地。第一的背后是不尽的辛劳,是大手笔的投入,是敢于同世界化工巨头合作竞争的勇气。

  去年,省有关部门公布的最新资料显示,梅兰集团研发费用占销售的8%以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居江苏省企业第一位。前几年,当世界经济界人士都在惊叹中国经济的活力时,美国一个著名的经济学家却大泼冷水,他说,你们看看中国的企业,有几家有自己独立的知识产权,中国全部的发明专利还不如美国的一家企业。

  是的,我们前几年太过于注重制造,却丢弃了创造。但是梅兰人却一直在搭建自己的技术创新大厦。梅兰人投资建设一座年产3万吨的甲烷氯化物装置,是国内同行引进国外技术的1/6,其它项目的投入也远低于国内同行,是因为梅兰有一支敢于创新、能够担当创新大任的技术大军。5年来,梅兰集团形成的专有技术有100多个,工艺革新和小的改造在500个以上。

  梅兰人是自信的,也是谦虚和包容的,学习先进、赶超先进是他们不懈的追求。周虎宏说,在国际一体化的环境下,技术没有国界,它是人类共同的成果,谁拒绝学习,谁拒绝先进,就会被时代所淘汰。2004年11月,梅兰集团与世界500强的3M公司携手合作,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开发建设含氟高分子材料的生产基地,这已是梅兰继与德国、日本、俄罗斯等世界500强企业和科研院所一系列技术合作后,同世界知名企业的再度合作。

  梅兰人与世界知名企业的合作源于企业自身在市场风浪中的感悟。起步阶段,梅兰也曾经信奉“跟踪战术”,就是等国际国内同行在掌握一项技术一段时间后,企业再引进或自主研究成功后再上马。虽然投资少,风险低,但是往往会慢一拍而延误商机,常常是项目利润甚微。梅兰人从中懂得,企业要做大做强,必须借用国际一流技术,全面赶超国际一流水平,才能开发出市场追捧的新品,才能有实力和可能在大市场上处于主动地位。

  为此,梅兰人给自己的技术创新定了一个基调:非国际一流技术不赶,非国内一流项目不上。

  梅兰集团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实现了同结构调整的完美结合。现在梅兰集团既生产碱、氯,又生产氟。

  碱是氯的原料,氯又是氟的原料,彼此形成产业链,既能够降低生产成本,还能够降低投资风险。

  对于认准的项目,梅兰人从不犹豫,而是一干到底。每年企业用于技术改造的投入比上年同比都在40%以上,过去5年中,技术改造的投入超过15个亿,2004年技术改造的投入超过6个亿。未来5年,梅兰技术改造的投入将超过30个亿。

  管理篇:学先进管理 建创新企业

  梅兰是国有企业,但在梅兰身上却很难找到国有企业的沉疴,被国内外经济管理专家誉为国有企业改革管理的典范。

  梅兰集团在组织架构上学习台塑的成功经验,结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建立了自己的管理体制。该管理体制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为先导,服务于科学决策,服务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员工队伍。

  梅兰人对台塑的管理经验尤其推崇。他们认为台塑管理经验之道集合了东西方企业文化的优势,取中国传统文明之大成,追求点点滴滴求管理,持续改进,止于至善。通过学习台塑,围绕改革,使业务流程实现再造,管理机制得以创新,这完全吻合周虎宏董事长的管理理念。他认为,企业所有的工作都需要改善,也有改善的余地,只有不断改善,才能有提高和发展,才能增强企业的执行力和员工的向心力。

  在企业品质塑造上,梅兰人提出了提供客户满意的产品和积极负责的服务、重视能知能行的人才和团队合作的管理理念,全面建立品质管理网络,不断提升企业的整体素质。

  围绕企业管理建设的目标,梅兰把建设学习型企业放在提升干部员工队伍的首位加以重视。经过2年零4个月的学习,2004年9月,梅兰集团55名管理骨干顺利从南京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毕业,与此同时,49名技术骨干也从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毕业。113名员工顺利取得了结业证书。

  南京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课程(梅兰)进修班,是梅兰集团委托南京大学举办的高层次的教育培训,参加培训的既有梅兰经营层的领导,也有各部门的负责人。进修班2002年5月开课以来,学员们先后学习了企业策划与企业发展、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市场调查与分析技术等10多门课程,学习全部利用业余时间。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梅兰)进修班,主要面向企业技术骨干,授课的重点是化工企业的技术创新与技术革新。周虎宏说,目前集团正以企业上市为目标,着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一批经过高层次培训、通晓世界企业运作规则的高层次人才的出现,必将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

  在企业内部也建立了详细的员工培训计划,列出了《致加西亚的信》、《台塑管理实务》等一系列必读书目,并在企业内部建立企业学校,强化对员工的基础培训。2003年,梅兰集团被列为“江苏省学习型试点单位”。目前,企业正全面学习台塑经验,并引进ERP管理模式,在组织机制上形成了执行系统与策划稽核系统分离的组织架构。通过PDCA循环和六个西格玛等管理方法的培训,整个集团的管理水平迅速得到了提升。

  九万里风鹏正举,梅兰集团正全速行驶在高速通道上。2004年11月18日,梅兰集团与泰州市高港区政府签订沿江开发合作协议,梅兰将投资20个亿在该区江岸线开发建设有机硅工业园区。梅兰人坚信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立足世界氟硅化工,推进经济国际化、营销全球化的进程,力争建成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高科技型的企业集团,从而为振兴民族化工,立于世界化工之林打下坚实基础。

  国企改革和发展是我国正在探索的重大历史课题,梅兰集团在改革发展中积累了可贵的经验,被业界称为“梅兰现象”。

  “梅兰现象”给国有企业的启示

  泰州市梅兰集团改革发展的成功实践被业界称为“梅兰现象”。“梅兰现象”的精髓何在?对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有何借鉴意义?2004年7月30日于北京召开的“国有企业发展与改革暨梅兰现象高层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解析了“梅兰现象”的实质。

  专家评说梅兰之路

  齐让(国家科技部党组成员、著名学者):在梅兰企业真正成为了技术创新的主体,他们每年投入研发的费用占到销售的8%,每年用于项目开发的费用占到销售的30%以上,这个比例在全国企业中首屈一指。如果我们的企业都能像梅兰这样,创新水平会上一个大的台阶。

  梅兰把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结合起来。以“发展依靠科技,科技依靠创新,创新依靠人才,人才依靠环境”的思路,在科技创新方面趟出了一条路子。

  梅兰已进入创新时代

  张燕生(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所长、著名经济学家):“梅兰现象”说明梅兰已进入创新时代,在经营理念上,他们开始研究市场,研究竞争对手,并开始有意识地引进国外最新的技术。新型企业在竞争压力下必须追求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理念创新,强调国际合作,强调技术研发能力,强调竞争优势,进行产品的转型和升级,梅兰的创新对国有企业来说具有导向意义。

  现在中国的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多数还停留在模仿和再开发阶段,企业要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必须要有属于自己的技术、产品。这就需要一个好的机制,而当前国企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建立激励及监督机制,梅兰在国有企业中探索出了一条自己的道路,为技术创新提供了体制动力,从而推动了企业的快速发展。

  “科尔耐咒语”被无情击碎

  王振中(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著名经济学家):十六大以来,国家要求必须毫不动摇地发展国有经济,而有些地方政府对这一块很模糊,没有做到毫不动摇。“梅兰现象”的出现不仅使我们对发展氟化工有了自信,更对国有企业的发展有了自信,对技术创新有了自信,对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了自信。

  科尔耐是上个世纪80年代一名经济学家,他曾说过一句话:国有企业没有必要改造,也改造不好。“梅兰现象”把科尔耐的咒语彻底打碎了。我们国有企业通过改制,通过转换经营机制完全可以发展得很好,梅兰就是最好的注解。

  先发导致先赢

  顾宗勤(中国石油和化工工业规划院院长):第一,是产品开发的超前。梅兰在国内还没有企业开发甲烷氯化物时就率先出击,目前已做到16万吨规模,成了世界第一。

  第二是发展思路的超前。梅兰的发展思路说到底就是一条线,烧碱、氯气、氟三个产品的后加工,都是延伸产品,现在着重发展有机氟和有机硅,做到了一个公司干了好几个公司的事。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4年12月22日 第八版)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健力宝收购案风云突变
杨振宁与女硕士订婚
高峰私生子案一审判决
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
年底多款国产新车上市
网友幽默汽车贴图欣赏
家居家装实用图片集
窥视房地产业偷税黑洞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