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这里的改革静悄悄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22日04:13 安徽在线-安徽日报

  2004年仲冬。“江南名邑”宣城。一场以提高行政效率、增强农村基层政权执政能力为目标的乡镇领导体制改革,正悄悄拉开帷幕。

  以农村费税改革和农业税逐步取消为转机,中国农民与国家的关系正发生历史性的变化。作为中国最基层的一级政权,乡镇体制正面临一次转型与变革,需要重塑职能定位,重构组织架构,转移工作重心,转换执政方式。

  所有乡镇都感受到大变革即将到来,但没有人能给出一个现存、完美的方案;所有人都知道,变革需要试验,试验就有风险。

  在顾虑与等待中,宣城不声不响地迈出了试验的第一步。

  “我们只想悄悄地探索,成功了就走下去。”试验设计者、经济学博士、宣城市委书记方宁说。

  但是,这场试验注定难以“静悄悄”———领导体制的每一步变革几乎都是“惊雷”之举,于无声处胜有声!

  穷乡改革:“创新标准版”带来“一多两少”

  毕金水没有想到,当了17年乡镇干部,快到“天命”之年,撤并乡镇之后,刚坐稳不到两年的养贤乡党委书记位置又要“生变”。

  在养贤乡政府大楼一楼大厅政务公开栏中,记者一眼看到宣城市乡镇领导体制改革40字方针:“主官合一,减少副职;明确职责,分工不重;扩大民主,强化监督;科学管理,依法行政;提高效率,促进发展”。

  养贤乡为什么被选中进行改革试点?其中一个原因让毕金水露出自豪:2002年,养贤乡打破“镇并乡”定律,创造了“乡并镇”纪录,将原新河镇合并到养贤乡。主要原因之一是毕金水执政的养贤乡班子团结、凝聚力强。合并以来的2年中,毕金水依然保持了养贤乡干部队伍稳定,群众思想情绪稳定。

  这是政情因素,还有一个乡情原因:“宣州区开会不管是什么主题,养贤乡都要参加。”为什么?“养贤乡有山、有圩、有旱地,有农业村、渔业村,还有社区,是宣州区的缩影”。

  乡情、政情,加上是个贫穷乡,养贤成为方宁选择的穷乡试点典型。

  试点开始,推选党委书记兼乡长“主官”的部署让宣州区、养贤乡干部群众都感到了“与众不同”。

  7月16日,自上而下推选“主官”:在宣州区党建工作会议上专项推选养贤乡“主官”,包括四大班子领导在内的全区140多名干部无记名投票。结果,毕金水赢得90%的投票推选。

  7月21日,自下而上推选“主官”:在包括乡村两级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代表在内120多人参加的乡村干部大会上,毕金水等7人一起被推选为养贤乡新一届党委成员人选。

  其后的两个月里,在养贤乡第11届党代会一次会议上,毕金水等7人分别当选新一届乡党委书记、副书记、委员;在养贤乡第15届一次人代会上,毕金水等人分别当选乡长、人大主席、副乡长。

  根据改革规定,养贤乡内设机构设置为“四室一部”,内设机构人员全部竞争上岗,双向选择。

  至此,养贤乡领导体制改革完成,党政架构发生很大变化———

  主官合一,减少副职。毕金水任书记兼乡长,一名副书记兼人大主席,一名副书记兼纪委书记,3名党委委员当选副乡长。副科以上领导职数由过去的17名减少到9名,减少近一半。各机构核定人员63人,比过去减少14人。

  交叉任职、分工不重。过去,内设机构负责人到县里开个会或要布置一项工作,既要向分管副乡长汇报,又要向分管副书记汇报,有时汇报先后顺序都会引起矛盾,造成工作多头负责、多头推诿。现在各项工作只有一名领导分管,责任明确。

  扩大民主,选贤任能。童小明是原养贤乡党委委员。乡镇合并前由于某种原因没有当选上党委委员。这次改革,群众公认他做事实在、公正,经推荐和考核,当选党委委员、副乡长。今年35岁的冯其云,原是古泉镇党委委员,由于工作能力强,作风正派,被推荐当选养贤乡副书记兼纪委书记。

  刚刚2个月,毕金水就感受到“一多两少”的变化:领导精神轻松多了。过去很多精力用在“谋人”上,现在更多放在“谋事”上,一门心思做工作,没有那么多矛盾了;干部工作顾虑少了。过去领导多,分工重叠,干部工作顾虑多、推诿多;号令阻力少了。过去如果党政两名主要领导工作有分歧,就会影响两套班子及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及作风,号令阻力大,现在责任明确,一个通道,政令畅通。

  毕金水的感受从村民葛子文那里得到了证实:“往年多次催收,到年底也很难交齐排涝费,今年提前一个月就交齐了。原因很简单,以前,由于政府工作扯皮,排涝不及时,群众损失大,意见大。今年乡镇改革后,乡政府主动出面协调解决电费拖欠问题,及时排涝,群众满意,就主动交费。”

  富镇改革:“创新升级版”实现“两个突破”

  其实,在宣城7个县市区同时实行的7个改革试点中,养贤乡只是此次改革的“创新标准版”,而泾县苏红乡、宁国市梅林镇,完成的是改革的“创新升级版”。

  此次改革,在扩大民主、改进干部选拔任用方式等方面,“创新标准版”的操作方式为:对试点乡镇领导班子采取“民主推荐、理论考试、组织考察”的“一推两考”方式确定人选,将民主推荐的范围扩大到人大代表、党代表和村民代表。而“创新升级版”在此基础上在全省实现了两个突破:苏红乡首次对乡领导班子成员全部采取“公推公选”方式产生;梅林镇首次实行“公推竞岗”和“差额直选”镇党委书记。

  “公推公选”创新是:经公开推荐、报名、资格审查和面试,从竞选者中按领导班子5个职位取前3名共15人派驻到乡进行调研;公开竞职演讲、现场回答群众提问,当场公布,以得票多少每个职位取前2名,共10人确定初步人选;经组织考察,确定6名人选提交党代会或人代会进行差额选举。

  “公推竞岗”、“差额直选”的创新在于:在宁国市公开报名,经审查将符合条件的8人派驻试点镇调研;召开群众推荐会,公开竞职演讲、民主推荐,当场宣布按得票多少取前3名;考察后由市委常委会差额票决确定梅林镇镇长汪军、天湖镇副镇长王汤梅2名候选人;提交镇党代会直接差额选举镇党委书记。

  8月11日,汪军当选梅林镇党委书记。

  王汤梅落选了。但有一件事令她感触很深:“那天,选举结束后就餐,一名代表走到我跟前说,王镇长,虽然你不是梅林镇领导,虽然我这次没有投你的票,但是,你给我们梅林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代表梅林人对你表示敬意。这次参选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党内民主扩大了,群众有了初选权”。

  仅仅两个多月,汪军感受的变化更直接:“领导体制理顺了,职责明确了,改革使梅林镇党政机关变得精干、高效,今年提前一个月完成全年招商引资任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在宁国市都名列前茅”。

  不同乡情,不同创新;对比试点,以利推广。养贤、苏红、梅林三个乡镇的不同创新试点,正是方宁当初设计的三个版本,目的就是因地制宜,全面推广。

  改革路径:40字方针“针针刺中穴位”

  从根本上说,40字方针之下的不同“版本”设计,根源于宣城的市情、根源于宣城的发展进程。

  宣城是个农业市,275万人口有230多万在农村。2001年撤地设市后,城市化水平低,工作重心依然在农村。多年来,宣城市的农村工作一直走在全省前列:2001年在全省最早试点进行乡镇撤并,使全市乡镇从2000年底的170个减少到105个;随后,在全省最早进行行政村撤并,使行政村从2000年底的1609个减少到996个;2002年,在全省率先开展“全程代理便民服务”。一系列改革使宣城乡镇工作人员减少了,财政负担减轻了,初步形成了新的工作格局。

  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农村税费改革进一步深化,农村工作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既有乡镇领导体制不顺的弊端日益显现,集中表现在:一是几套班子职数过多,“官多兵少”,结构倒置。全市乡镇机关副科级以上干部占乡镇干部总数的53.47%。二是分工重叠、职责不清。同一件事党委、政府各有领导分管,职责不清,互相推诿。三是内设机构过多,分工过细,职能缺位、错位现象较为突出,特别是服务型职能不能有效发挥,为民服务受到影响,从而造成乡镇领导班子整体功能不强、凝聚力下降,行政效率低下。

  “去年底,方书记给我们出了这个‘乡镇领导体制改革’的题目,要求我们调研提出方案。”宣城市委组织部组织科长田家凯说。在这场改革中,田家凯受命成为课题调研组织者和方案制订者。

  今年初,调研迅速在全市7个县市区展开。形成《乡镇领导体制改革方案》后,先后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5月13日,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方案后,决定在全市7个县市区各选一个乡镇试点改革。

  按照40字方针明确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实行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一人兼”;

  减少乡镇领导职数,党政班子成员由5-7人组成,班子成员交叉任职,一名副书记兼任人大主席,一名副书记兼任纪委书记,副乡镇长从党委委员中选举,班子成员分工不重叠,责任明确;

  乡镇内设机构不搞上下对口,统一设立“四室一部”,即党政、经济发展、社会事务、计划生育办公室和人武部,内设机构负责人实行竞争上岗,工作人员严格定编定岗、双向选择;

  建立完善乡镇监督制约机制,实行乡镇党代表大会常任制,使党代会成为乡镇党的最高权力机关和监督机关,同时健全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年度述职述廉制度、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等制度。

  到9月底,7个试点改革全部完成。

  从改革试点的情况看,40字方针直面过去乡镇领导体制的弊端,取得了预期效果,可谓是“针针刺中了穴位”。

  改革进程:实效决定未来

  两个多月过去了,比毕金水、汪军对整体改革感受变化更大的,自然是改革的最初设计者、宣城市委书记方宁。

  “7个试点我参加了6个座谈会,听取了试点乡镇40多名领导中35人的看法。”方宁时刻挂念改革进程与发展,他说:“进展比我预料的要好,要顺利。初步的成效已经显现出来”。

  方宁所说的初步成效在田家凯眼中更为具体———

  减少了乡镇领导职数,优化了班子结构。改革前,7个试点乡镇共有党政领导干部78人,平均每个乡镇11人;平均年龄40.16岁,30岁以下占5.13%;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88%。改革后,7个乡镇班子成员49人,平均每个乡镇7人,减少37%;平均年龄36.32岁,30岁以下占20.41%;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98%。班子个体素质、整体能力明显提高。

  理顺了领导体制,提高了工作效率。改革后,“主官合一”,交叉任职、分工不重,内设机构规范统一,工作人员优化配置,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行政成本。

  促进了乡镇机关工作作风转变,强化了监督。改革试点在全市乡镇干部中引起很大震动,特别是改革过程中,体现群众公认原则,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正确用人导向,使所有乡镇干部压力增大,工作责任感增强,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发展意识和服务意识。

  宣城市委组织部有关领导认为,改革的成功实践,符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有利于乡镇党委科学、民主、依法执政,大大提高了乡镇党委的执政能力。“两大突破”把干部初选权交给党员群众,有利于扩大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有力推动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

  这次改革以现有乡镇政权为平台,在落实监督制度、调整乡镇职能、改革县乡关系等方面都开始了一些有益尝试。但不可回避的是,面对专家提出要将我国政府的五级架构“扁平”为三级架构的设想,乡镇政权可能要面对失去平台的境地。

  很显然,至少在目前,宣城改革还没有跳出乡镇平台,这场改革虽然不是最科学的,但可能是最现实的,同样也是意义深远的!本报记者曹显钰徐建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健力宝收购案风云突变
杨振宁与女硕士订婚
高峰私生子案一审判决
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
年底多款国产新车上市
网友幽默汽车贴图欣赏
家居家装实用图片集
窥视房地产业偷税黑洞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