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有益探索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22日05:01 人民网-人民日报 |
中组部研究室 2003年以来,甘肃省委在全省农村创造性地组织实施了旨在保持和发扬共产党员先进性,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能力和工作水平的“双培双带”工程。前不久,我们就“双培双带”工程的实施情况赴甘肃进行调研。 尊重基层创造 形成“双培双带”工作思路 甘肃是我国西部欠发达省份。如何贯彻落实好党的十六大精神,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加快甘肃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是摆在甘肃省各级党组织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甘肃省有1.9万多个农村基层党组织,47万农民党员。这些年来,甘肃省委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重视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总体状况是好的。但是,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明显的不适应。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特别是面对新形势,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能力不强;农村党员队伍普遍存在“三低一高”现象:文化程度偏低,科技素质偏低,致富能力偏低,年龄偏高。全省农村党员经济收入处于中下水平的占60%。与此同时,在改革的大潮中,全省农村涌现出了一大批思想解放、勇于创新、不断进取的致富能人。面对这一新情况,甘肃省委认为,一定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目标,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路子,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领导农村工作、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省委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在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中,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创造出不少好经验、好做法。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定西地区临洮、定西等县的“双培富民”工程。这些地方从2001年开始,开展了“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共同富裕”的“双培富民”工程。活动开展一年后,一批兴办产业、力促共富的基层干部崭露头角,一批追求进步、扶贫帮困的致富能人经培养合格后加入了党组织,一批村庄加快了向全面小康迈进的步伐。 这一创造性的实践,得到了甘肃省委的高度重视。经过认真研究、反复论证和锤炼提升,他们最终把活动名称确定为“双培双带”工程,将其内涵规范为:“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中的先进分子培养成党员;党员带领群众共同发展,党组织带领致富能人不断进步”。2003年2月,甘肃省委下发了《关于在全省农村实施“双培双带”工程的意见》,“双培双带”工程迅速在陇原大地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抓住“双培”这个关键 在推动农村发展中体现党员先进性 在实施“双培双带”工程中,甘肃省委紧紧抓住“双培”这个关键和基础,在激活“细胞”,提高党员的素质和能力上下功夫。 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实施“双培双带”工程以来,甘肃省大规模地开展教育培训工作,先后组织实施了“百万农村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工程”、“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等。目前已培训农村党员31.4万人次,80%的中青年农民党员掌握了2—3门农业实用技术。与此同时,各地对尚未致富的党员农户分类排队,逐户落实脱贫致富项目,并在技术、资金等方面予以扶持。目前全省已有21万名农村党员落实了致富项目,占农村党员总数的45%。全省已涌现出7.4万多名党员致富带头人,占党员总数的15.7%。 把致富带头人中的先进分子培养成党员,是扩大党在农村的群众基础,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结构,扩大党组织领导农村工作影响力和覆盖面的重要举措。10多年前,甘肃省张掖市有一位名叫宋有年的致富能人申请入党,引起了很多争论。而在“双培双带”实施以后,致富带头人入党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事”,目前全省已从致富带头人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万多名,其中5400多人加入了党组织。 “双培双带”工程的实施,有效地改善了党员队伍结构,提高了农村党员队伍素质。目前全省农村35岁以下党员人数达到11.9万人,占党员总数的19.8%;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17万人,占28.3%。党员队伍的生机和活力逐步显现出来。 突出“双带”这个主题 提高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发展能力 甘肃省各级党组织始终把“双带”作为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创造了形式多样的带动模式,把“双培”的效果体现和落实到“双带”上。 一是项目帮扶带。在“双培双带”工程中,全省已累计投资2.6亿元,确定帮扶项目2424个,牛羊养殖、中药材种植等项目遍地开花。县乡村党组织与扶贫、信贷部门紧密配合,逐村逐户落实帮带项目,由党员和致富能人担任项目负责人,帮贷款、帮管理、帮销售,把周围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农民组织起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共同发展。敦煌市南湖乡去年以来集中人力物力发展葡萄种植项目,党支部带领群众把全乡99%的耕地种上了葡萄,由支部统一组织品牌推广、中介销售和技术服务,把小小的葡萄做成了大大的产业,去年全乡老百姓增收350万元,农民人均年收入突破了5000元大关。 二是产业党小组带。近几年,甘肃各地出现了一大批种植、养殖方面的专业经济协会。各地结合实施“双培双带”工程,普遍推行了“支部加协会”的管理模式,按照党员所从事的产业或所在的行业划分党小组,把党小组建在产业链上,建在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上。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党员致富带头人依托产业党小组,已领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300多个,带动36万户农民参与产业化经营,一个产业党小组带出一个产业区、带动一个项目、带起一个专业村、带富一批群众的事例屡见不鲜。许多受益的群众说:“产业党小组,就是我们的致富主心骨。” 三是党员和致富能人带。一些地方采取“结对帮带”的模式,党员和群众结对子,富裕户和贫困户结对子,尤其强调发挥致富能人的作用,教育引导致富能人在结对帮扶中施展才干、回报社会。很多地方还开展了“无职党员示范岗”活动,让农村党员在特定岗位上施展专长,发挥带动作用。一年多来,全省农村共确定党员致富明星户2.8万户,产业化经营带头人3.9万户,党员和致富能人结对帮扶贫困农户14.5万户,收到了“点燃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效果。 在实施“双培双带”工程中,甘肃各地着眼于带领致富能人不断进步,大力培养新型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鼓励党员致富带头人积极竞争村干部,把一批自己率先致富并乐于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优秀人才推选到领导岗位上。 “双培双带”工程的实施,极大地提高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2003年,甘肃农村村级集体经济积累在10万元左右的村达到40%,无集体经济的“空壳村”较上年减少了20%。 以“双培双带”为抓手 建立健全农村党建长效机制 甘肃省委认为,“双培双带”工程不仅是提高党员队伍素质和党组织领导能力的现实需要,而且对于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党组织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实现了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的有机结合。“双培双带”的一个基本着眼点,就是在发展农村经济、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进程中保持和发挥党的先进性,通过对农村共产党员和致富能人的双向培养,提高他们带动经济发展的能力;通过抓项目、办协会、搞带动,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第二,探索了深化“三级联创”活动的有效载体。甘肃省委把“双培双带”纳入“三级联创”的整体目标,以“双培双带”丰富和深化“三级联创”的内容和形式,把“双培双带”的实施情况作为考核县区和乡镇党委履行“党要管党”职责的重要依据,作为评选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区)、“五好”乡镇党委和“五好”村党支部的重要条件,有力地推动了“三级联创”活动的深入发展。 第三,落实了“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的长效机制。“双培双带”的过程,就是农村党员干部加强学习、接受教育、提高素质和能力的过程,就是党员干部办实事、求实效、带领群众谋发展的过程。农民群众从党员干部不辞劳苦、不计得失的富民行动中,看到了我们党确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他们发自肺腑地说:“‘双培双带’培出了党员的真本领,带出了干部的好形象,使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我们现在更加认准了一个理儿:跟党走,准没错!” 《人民日报》 (2004年12月22日 第十六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