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成都:海归创业的乐园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22日05:02 成都日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这是蜀国故郡成都。这是一个很适合烫火锅、谈掌故的老城。

  最时尚的说法:“成都,一个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

  更让人瞩目的是,“创新”成为成都人的口头禅,并树立打造一座新兴的“第四城”的雄心。因此,在京沪粤之外,成都是一个“海归留学人员”投奔与集聚的重镇。

  “政策优惠”吸引了海归创业者;政府管理体制的创新,让海归创业者得以稳定并发展壮大。截至目前,仅成都留学人员创业园就已吸引千余名留学人员前来咨询、考察,191名留学人员投资创业,163家留学人员企业脱颖而出。6年来,创业园成功孵化出29家优秀毕业企业,企业累计实现产值8亿元。

  开放的成都人才环境

  泱泱成都,人杰地灵,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摇篮:从吟凤求凰、当垆卖酒的司马相如、卓文君到高擎新文化旗帜的巴金……无数的川人蜀才,用他们的智慧谱写、延承着巴蜀文化数千年的辉煌,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浓墨重彩。

  本着“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指导思想,成都大力推进“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营造出了“尊重知识、爱惜人才、争当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构建起了促进人才脱颖而出、鼓励人才创新创业、保证人才尽展才华的政策环境;完善健全了市场配置与政府调控相结合的人才开发和运行机制;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人才素质不断提高,人才结构不断优化,得到了广大留学人员的广泛认同。

  其实,从1989年起,成都留学回国人员工作就纳入人事人才工作,目前已设有10个留学回国人员工作站。据透露,目前,成都籍和外省籍学成回国在蓉创业、发展的留学人员达2700多人,他们已成为我市科研、教育、文化、卫生等各行业技术骨干,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留学回国人员中,获得博士学位1350人,硕士学位782人,学士学位594人;留学回国人员领办企业248家。

  据悉,留学回国在蓉创业人员主要集中在中国成都留学回国人员创业园和博士创业园,现有留学人员153人,创办留学生孵化企业140家,并有170名博士在创业园创业,有13.1万平方米科技孵化基地。在蓉工作的留学回国人员当中,有两院院士16人,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的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193人,推荐选拔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或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15人。

  成都在全国率先出台吸引留学人员来蓉工作的优惠政策。20世纪90年代初期,为吸引和引进留学人员,市政府出台了《成都留学回国人员管理意见》,对留学回国人员来蓉工作制定了12项优惠政策。1993年6月,成都留学回国人员工作站成立;2002年,《成都市留学回国人员工作分站管理暂行办法》出台,并在成都市高新、武侯、温江、金牛、双流、都江堰、龙泉驿、新都、郫县等10个区(市)县设立了成都留学回国人员工作分站,形成较为完善的服务体系和网络。

  为鼓励和引进留学人员来蓉创业、工作,促进成都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2003年,成都市专门出台了《关于鼓励和引进留学人才来蓉创业工作的若干意见》,对留学人员来蓉创业、工作、生活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据悉,这是成都市此项工作历史上系统性和可操作性最强、突破性最大的关于吸引留学人员来蓉创业工作的政策文件。

  2003年12月19日,在团市委和市青联的推动下,成都青年海外学人联谊会正式成立。顾问团由政府部门代表、国外在蓉企业代表,以及国内企业、科研机构和院校代表共同组成。英国牛津大学商学硕士罗岚、美国斯坦福大学电机工程博士李安渝、日本熊本大学化学专业博士后钟娅玲等26人,成为联谊会的首批会员。

  成都青年海外学人联谊会致力于在海外收集心系祖国建设的青年人才的信息,分类建立人才库,适时为成都经济发展提供“脑力支持”;为海外学子介绍成都的发展现状,让更多的海外青年精英了解成都,实现海外人才与成都跨越式发展事业的有效对接。

  今年1月11日,成都青年海外学人联谊会新年团拜会暨“魅力成都青联委员带你游活动”举行。成都市博物馆馆长、成都市青联常委王毅为成都青年海外学人联谊会的会员作了精彩的讲解,并带领大家参观了明僖王陵、金沙遗址、战国船棺,从历史、文化的角度为大家描绘了一幅魅力成都的锦绣画卷,激发了成都青年海外学人联谊会会员热爱成都、建设成都的热情。

  成都,是一片开放的乐园,它属于一切热爱创新的人们。

  《关于鼓励和引进留学人才来蓉创业工作的若干意见》(摘要)

  留学人员可以来蓉担任企业、事业单位的高级技术或管理职务、技术顾问、咨询专家等,或以投资或技术入股等形式来蓉兴办高新技术企业。来蓉创业、工作的留学人员不受其出国前户籍所在地限制,凭用人单位证明或者工商执照就可向市人事行政部门申请领取《成都市海外人才工作证》,既可长期居留,也可短期工作。留学人员(含配偶和子女)已加入外国籍的,可凭《成都市海外人才工作证》向公安机关申办五年有效的《外国人居留证》和相应期限的多次出入境签证。

  留学人员来蓉定居工作的,其回国时携带的研究资料、书籍文献和科研仪器设备等物品,凭成都留学回国人员工作站出具的有关证明,海关按有关规定予以免税放行,并允许免征车购税购买自用国产小汽车一辆。留学回国人员的随归未成年子女,教育行政部门应就近安排中小学校就读,并优先安排入学。

  为了鼓励留学人员从事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活动,市政府每年从科技三项经费中安排一定经费予以支持。凡取得博士学位来我市市属单位工作的留学人员,市科技局根据科研立项情况,应适当给予科研启动费。本版采写铁羿

  成都留学人员创业园

  1998年8月,成都留学人员创业园依托成都高新区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得以创建。高新区地处成都南面,从市中心坐出租车,10多分钟即可抵达。“成都留学人员创业园”位于区内“高朋大道”,是笔直大道边的一座轩阔双体大楼。成都留学人员创业园成立6年来,已吸引了191名留学生,创办了163家留学人员企业。2004年,在国家高新区创新创业环境经验交流会暨全国高新技术创业中心工作会议上,被科技部授予“2003年度优秀国家创业服务中心”荣誉称号。

  李为民,1993年赴美留学,曾在美国硅谷广通等大公司任职,具有5年芯片设计经验和两项美国设计专利。2002年6月,李为民来到成都,创办了四川南山之桥微电子有限公司,注册在中国成都留学人员创业园。这是一批硅谷留学人员回国创办的一家IC设计企业,注册资本9000万元。核心成员具有丰富的硅谷管理和技术经验,还有一批来自国内业界知名企业的高级工程师,具有成功设计百万门级ASIC芯片的经验。

  公司成立后,留学人员创业园工作人员经常上门服务,了解企业的需求,解决企业的实际困难。南山之桥因扩建机房,需要尽快解决外围用电问题,创业园出资5万多元,拉专线解决了南山之桥的实际问题。2003年8月,该公司需要扩大办公场地,创业园在房间紧张的情况下,预留一间330平方米的全装修房间。研发人员晚上经常加班,创业园安排柯斯特交通车加班送员工回家……在申请政府扶持资金方面,创业园大力协助该企业,获得1100万元资金支持。今年初,该企业成功研制出了我国通讯领域路由交换第一芯“华夏网芯”,填补了国内数据通信系统芯片研制上的空白。

  南山之桥,仅仅是留学人员创业园孵化成功企业的一个缩影。

  为留学人员企业提供研发及生产办公场地、扶持政策、信息咨询服务、提供咨询渠道、人才培训服务、后勤和综合服务,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这就是成都留学人员创业园要做的工作。为进一步吸收留学人员到大型高新科技企业集团发展,创业园还与四川华神集团成立了成都留学人员创业园华神工作站。2003年,成都高新区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也正式授牌,成为国家批准建立的西部地区第一个区域性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据悉,成都留学人员创业园目前已有330项成果得到转化,孵化面积达180000平方米,共成功孵化出29家优秀毕业企业,企业累计实现产值8亿元。四川迪康集团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医药制造、医药流通、百货零售、金融信托四大产业互动发展。而迈普通信经过10年的经营与发展,已形成了完善的研产销体系和服务网络,在全国各地设立了10个营销大区、30个分支机构,是目前中国最优秀的数据通信设备供应商之一。今年12月,市青联名誉主席、迈普集团董事长花欣入选“中国年度管理100人”。

  今年4月20日,由教育部组织的我国驻日本、澳大利亚、瑞士、新西兰使领馆教育参赞赴四川考察团参观考察了成都留学人员创业园并对创业园表示赞赏,认为创业园具有成功的吸引人才模式,为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提供了良好的软硬环境。

  成都留学人员创业园正体现着从管理向服务转化的政府形象,成为很多海归创业者的信心之源。据说,创业者对园区的最高评价就是:“平时感觉不到创业园的存在,遇到麻烦就会想起你们。”很多创业者把目前园区的气氛,想象成未来整个国度的创业环境。

  增强功能 促进转化

  据悉,今后一段时间内,成都市的留学回国人员工作将进一步构建服务网络,规范服务管理,扩充完善留学回国人才资源信息库,为来蓉留学人才提供更加完善和优质的服务。同时,加大创业基地建设的力度,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深入探索“新建平台工程”,为留学人员优秀科研项目开辟广泛的投融资渠道,把成都留学回国人员工作做得更加深入扎实,争取更大成绩。

  成都留学人员创业园作为科技企业孵化器的一种模式,已成为吸引留学人员的基地、留学人员创业的家园、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场所,本地经济成长的增长点。创业园将按照“建好载体,增强功能,促进转化”的思路,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科技成果孵化体系,不断优化孵育转化环境,建立聚集人才、技术、资金等创新资源的新机制,建立健全高新技术产业化平台。进一步加大对新扩展孵化器场地入孵企业的引进力度,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和高科技项目进园孵化。孵化器的建设也将逐步实现由政府公益型向企业主导型转变。同时要发挥好创新中心的辐射作用,联合知名大学、知名企业共同构建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网络。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健力宝收购案风云突变
杨振宁与女硕士订婚
高峰私生子案一审判决
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
年底多款国产新车上市
网友幽默汽车贴图欣赏
家居家装实用图片集
窥视房地产业偷税黑洞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