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中学生离奇失踪 两月未归生死难测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22日08:47 新华网 |
今年10月19日晚上,海南省万宁市南林农场二区红丰队69岁的杨美娥阿婆发现自己在万宁市南林中学初二(5)班读书的孙儿廖俊没有回家;10月20日上午,她到学校找老师询问孙儿的下落,可老师和同学都说没看见廖俊的踪影,随后,杨阿婆在学校找了一圈也没找到。 孩子在学校突然失踪,至今已有两个月,是生是死谁也说不清,失踪原因至今也是个未知数。 谁该对孩子失踪负责呢?学校、家长各有说法。 事发:15岁中学生离奇失踪 12月20日下午,在万宁市南林农场二区红丰队,69岁的杨阿婆向记者介绍了自己孙儿失踪的情况。她说,她孙儿廖俊在万宁南林中学读初二,今年15岁。10月20日早上(星期三),孙儿像往常一样去上学,可这天中午,廖俊没有回家吃午饭,一直到吃晚饭的时间,仍然不见孙儿的踪影,杨阿婆忙到队里寻找孙儿,并通过同校的同学查找孙儿的下落,但是依旧不见孙儿的踪影,这一夜杨阿婆一夜未眠。10月21日早上,杨阿婆到南林中学询问,可老师同学也是一问三不知,只说是自星期三(10月20日)下午就没有看见过廖俊的影子。 廖俊的突然消失,没有告诉他的家人,也没有告诉他的老师、同学,而有关失踪的原因,学校、家长、同学也是一无所知。 廖俊为何会失踪,他到底到哪里去了呢,杨阿婆百思不得其解。 寻找:失踪两月生死未卜 10月21日上午,杨阿婆到学校询问找不着孙儿后,立即将情况告知身在海口打工的儿子廖亚明和媳妇。10月22日,廖亚明从海口赶回万宁,开始寻找儿子的下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廖亚明对记者说,10月22日,他从海口赶回万宁,第一件事就是到学校了解情况,并在万宁兴隆等地寻找儿子的下落。10月23日,他又到南林农场派出所报案。 廖亚明告诉记者,儿子失踪后,他要求学校配合进行寻找,委托亲朋好友四处打听,他已嫁到广东湛江的姐姐也专程跑回海南帮忙寻找。在查找过程中,一听到有人反映有少年在街头出没,他马上赶到现场落实是否是自己的儿子。10月底,听人说有一名神经病人在兴隆出现,很像他的儿子,他一家人立即赶到现场查看,结果不是自己的小孩。廖亚明说,从10月份至今,为了寻找儿子,他到过陵水、琼海、海口等地,寻人启事也随着自己张贴到了很多地方,他还在媒体上刊登寻人启事。可是,两个月的时间过去了,儿子还是生死不明,音讯全无。 说法:莫名失踪曾有苗头? 15岁的廖俊已经失踪了,并且已经整整两个月,事发之前有没有迹象?廖俊选择这种行为的动因何在?廖俊的亲人现在回想起来,承认有过“苗头”,但没能引起学校和家长的注意。 迹象一:开学不久即被班主任骂 杨阿婆告诉记者,他到学校询问孙儿廖俊的下落时,班主任告诉她,廖俊在学校经常逃学,在开学不久的一节劳动课上,全班同学都在劳动——洗地板,班主任要求廖俊提水,廖俊当场拒绝,班主任一气之下骂道:“你不提,你就不要来学校。”南林中学校长卜翔凯也向记者证实了这件事。 迹象二:事发前跟奶奶发生口角 杨阿婆告诉记者,事发前的10月19日早上,廖俊上学前对她说:“奶奶,今天中午不要煮我的饭了,中午我不回家吃饭。”但是杨阿婆还是为孙儿准备了午饭,可午饭廖俊真的没有回家吃。然而当天吃晚饭时,廖俊却说不吃午饭实在太饿,杨阿婆听后大声对孙儿骂道“中午的饭我都准备了,如果饿了你就回家吃饭,不吃饭怎会不饿呢?”10月20日,上学前廖俊要求奶奶给两块钱搭车,接过两块钱后,廖俊中午没有回家,连晚上也没有回家。杨阿婆说,她只有这么一个孙儿,对其十分疼爱,她骂孙儿没有什么恶意,但是就是不知道什么原因致使孙儿一去不归。 孩子学校失踪,责任在谁? 家长:学校应负一定的责任 廖俊的父亲廖亚明对记者说,孩子在学校失踪,学校应负一定的责任,因为家长把小孩送到学校接受教育,而学校在发现学生没来校上课时,没有及时通知家长,才导致了事情的恶化。然而,学校却一直在推却责任。廖亚明告诉记者,事发后,学校根据家长的要求派人进行寻找,并印发了寻人启事,可是在学校印发的寻人启事上(包括在媒体上发的寻人启事广告),一直没有提到廖俊是学生,也没有提到学校字样,这明明就是在推却责任。 学校:对廖俊失踪没有责任 12月20日下午,南林中学校长卜翔凯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卜校长说,廖俊的失踪跟学校没有关系,学校也没有什么责任。校方是在杨阿婆到学校反映情况后才得知廖俊失踪的,因为廖俊经常逃学,半天不来上课是常事,学校老师也不知道他哪天会来哪天会不来,因此,他半天不来上课也不会引起老师的警觉。 卜校长还告诉记者,廖俊在民族中学读书时就曾被学校记过处分。廖俊失踪后,学校也做了大量工作,印寻人启事进行张贴,在媒体上作寻人启事广告,还组织人员对其进行查找,学校已经仁至义尽。至于班主任骂廖俊,那是开学不久的事情,廖俊9月份被班主任批评后,到10月下旬才失踪,卜校长个人认为廖俊的失踪不应跟这件事有关,家长不应把小孩的失踪责任全部推在学校的身上。对廖俊失踪一事,学校不应该承担责任。 父亲:与儿缺乏沟通了解 廖亚明对记者说,10月21日上午,他母亲到学校询问得知孙儿不见后,才打电话告诉他孩子失踪的消息的。对于儿子为何会突然失踪,他也实在说不清楚。 他说,他身在海口打工,很少跟儿子沟通,对孩子他还比不上自己的母亲了解,他对孩子在南林中学读书的情况也不是很了解。但是在孩子失踪的前一天,他的一个亲戚路过学校时看到儿子在校外,可是不知道儿子后来是否进课堂上课。 奶奶:不知孙儿在校表现 据杨阿婆介绍,廖俊的父母亲都在外地打工,没有时间看管儿子,廖俊平时的生活、学习都由她照看。10月21日到学校寻找孙儿的下落时,班主任告诉她孙儿在学校的表现不好,经常逃学,她这才知道孙儿在学校的表现。 杨阿婆说,孙儿每天都要搭车上学,中午晚上都回家吃饭,一直都是这样,她也不知道孙儿上学是否进入课堂上课,也不知道孙儿在学校的表现。 同学:廖俊性格有些孤僻 班里的同学告诉记者,廖俊的性格显得孤僻,平时不爱说话。班长李旭华告诉记者,初二(5)班共61名同学,女生25人,男生36人,廖俊坐在第一组倒数第一桌,跟同学陈某一起坐。廖俊刚刚到班里,又不爱说话,也不喜欢跟班里的同学玩,同学们对他都不是很了解。但是印象中廖俊是个经常逃学、独来独往、不爱说话的同学。 廖俊的左邻右舍也有这种看法,“这孩子性格孤僻,很少说话。”在邻居们的眼中,廖俊总喜欢一个人闷闷地做事,一干就是大半天。“这孩子看电视就有点和别人不一样,有时候一看就是一个晚上。”这样的记忆在邻居们的印象中还清晰地留着。 老师:转学频繁影响沟通 12月20日,在学校校长办公室,四五位教师对廖俊失踪一事发表看法。一位老师分析,廖俊转学频繁,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差,在与同学的沟通上心理容易产生隔膜,这可能是导致他出走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据介绍,廖俊在今年就转过两次学。廖俊曾经在海口市第三小学读书,从三年级到小学六年级都在该校。小学毕业后,中学到万宁市南林中学读初一,也就是2003年9月份,读完初一第一个学期后,2004年的2月份转学到万宁市民族中学读初一第二学期。今年9月份,又回转到南林中学读初二。 部分老师的说法则更直接,“转到南林中学才一个多月廖俊就出了事。”老师们说,教育此类学生需要家长、社会、学校等多方面配合,单方面的工作是难以达到教育效果的,要改变此类学生的性格更是难上加难。(完)(记者王升)(来源:海南特区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