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曾居老城里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22日10:19 今晚报

  (一)

  孙津澄,1951年生于天津北门里沈家栅栏。一家三口挤在父母腾出来的一间6平方米的小屋里。孙津澄住的房间虽小,可院里却是雕梁画栋,旧韵依存。虽然堆满了杂物,但仍可看出原来大家宅第的恢宏。

  孙津澄说:“这儿原来是‘八大家’卞家八爷的房子。解放后,我父亲搬来时卞家人基本上都走完了,就剩一个老太太带着儿女住在最里面的正房。那时卞家的房子气派极了,到处是木雕、石雕、砖雕。砖雕据说全是出自天津卫最有名的‘砖雕刘’之手,可惜到‘文化大革命’时全给毁了。”

   “卞家的老太太姓张,叫卞张英,对人特和气。小时候,我们一看见她买菜回来都争着给提篮子,她家的孩子都是大学生。”

  孙津澄说:“1968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报纸上天天号召‘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就跟着飞了。在哲盟农场干了一年多,被选调到通化钢铁厂,又一干14年。孩子上五年级的时候,国家有了政策,照顾在外知青子女回城,为了孩子能得到良好的教育,我带着提前退休的爱人终于调了回来。回来后没地住,一家三口挤在我家原来的厨房里,好在女儿考上了天津大学。虽然眼下困难点儿,但从战略眼光看,这一步没走错。”

  说到这儿,孙津澄夫妇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二)

  杨树彬家住晒米厂已经八代人了。他说:“以前这儿是一大片空地,往南走是洼地‘水月池’,也叫‘纱帽坑’。传说是一考生落榜心窄而投坑自尽之处,故名‘纱帽坑’。明朝的时候南粮北运,一路上风吹浪打极易受潮,到天津三岔河口后卸下来运到这儿晒干,故名晒米厂。”

  “我小的时候,晒米厂有个水会,是天津卫48家水会之一,叫公善局,康熙五十八年(1719)成立。它的作用如同现在的消防队,但它是民间机构。水会里有水激子,是用硬木做的大水柜,由压杠带动活塞,几个人上下压动,能喷十几米高。谁家一着火,听到锣声,大伙儿义务赶去灭火,有压水激子的,有抄挠钩上房的,有帮抬送水的。我赶上一两次,那时我小,别的活我干不了,只能端个水盆往水激子上送水。”

  “现在老城里的胡同拆得厉害,搬到别处对于我们这些从小在胡同里长大的人感觉不适应。在这儿闲时可以成天的胡聊乱侃,搬到单元房互相都不认识,如果你老追着邻居说话,人家还以为你是神经病哪!”

  (《记忆天津》,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健力宝收购案风云突变
杨振宁与女硕士订婚
高峰私生子案一审判决
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
年底多款国产新车上市
网友幽默汽车贴图欣赏
家居家装实用图片集
窥视房地产业偷税黑洞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