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时评:“浅阅读”“快餐化”的深忧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22日11:48 人民网 |
朽木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日前公布的“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结果”受人关注是意料之中的事,原因是其有关数据“直指人心”。虽然此前也搞过两届,但都不如这回的响动大,反馈多。前一两次,数字都是“报喜”的,而这回,却不能不让人为之担忧,乃至深忧。报上如此公布:“结果显示,国民阅读率总体呈下降趋势。2003年,在调查的识字城乡居民中,每月读一本书的人为51.7%,比1998年下降了8.7个百分点,我国国民中有阅读习惯者仅占5%”。 这是事实吗?当然,应当说基本上是。问卷、抽样的调查从来是我们掌握行情的一个重要参数。 这是事实吗?我以为,又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实事求是历来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就“阅读”总体而言,恐怕我们的有关数据可能要比公布的乐观得多。想想,“读”电视算不算阅读?读“盘”即看碟算不算阅读?上网算不算阅读?我的回答都是肯定的,当然要算,甚至包括在手机上“读”信息,也应算作阅读范畴——去年不是就有第一例手机小说问世吗?其实,再广义地去看,包括听广播、听MP3、听交通台,都得算是阅读。它们,同样是了解知识掌握资讯接受思想熏陶和文化濡染的一个“触媒”,是一种阅读。因此,我同意有些论者的看法,关于阅读,应全面去看,历史去看,与时俱进地去看。同时,传媒工作者亦应从这样的“算法”中摸索其走势,找到其规律,拿出其对策,进而壮大其自身。比如,这几年新闻出版界就十分注意多种媒体的信息共享与共同开发,像出书的同时配盘,像报上的好东西结集出书,像平面媒体的好作品搬上荧屏拿到广播中去“说说评书”,如此等等,都是“阅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新变化新形式,都是新闻出版界在新的历史时期乃至“全球语境”之下对于“阅读”的新开拓,值得充分肯定并不断总结经验。 然而,另一方面,我们又不得不十分遗憾和清醒地看到,如今的“阅读”的确出了问题。而我以为,中国出版科研所公布的有关材料就是一个确凿的证据。一个“下降”,一个“仅占”,就清楚地表明了我们的窘境。我以为,更重要的是我们这些年的阅读中表现出来的“浅阅读”和“快餐化”渐成风气! 什么叫浅阅读、快餐化?根据这些年的有关报道,大致可以归结为:一是鼓吹所谓的“读图时代”;二是鼓吹所谓的“速读”和“缩读”;三是鼓吹“时尚阅读”和“轻松阅读”。“读图”者,“图画书”是也,不仅指传统意义上的画书,也指文字为主加上插图的图书——现在有的几乎是文图各占半壁江山了;“速读”者,主要形式是“缩读”,即,将天下名著“瘦身”,删砍减杀,据说是想让人多读,有的名著,被缩写成薄薄一小本;“时尚阅读”者,就是指时下的“流行书畅销书炒作”,将商业化推销手段运用到图书营销中来,制造大众“读点”。客观地说,以上三者,有其一定的、相当的进步意义和存在价值,不可偏废。有图,读起来是愉快;“缩本”,当然可以省时省力;而因畅销“刮风”买了书来读,总是读书了。但是,其中的问题又深藏其中,乃至“深入成灾”了。这是令人可怕的;这,也是应当引起我们格外警惕的。 怕的是“每月读一本书”的人越来越少,怕的是“有读书习惯者”越来越少——有论者说,怕的是“书虫”成为稀有物种或濒危物种!这绝不是耸人听闻。书是什么?高尔基的话多被人引用: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获取信息知识思想文化和提高综合素质的工具。关于其意义,古今中外无数俊杰论述可谓汗牛充栋,不再赘述。我只想说一点,即,书的阅读,与上文提及的各种阅读相比,有其不可替代的功用。书籍是思想库和文化库,它的特点就在一个“深”字,自然科学典籍,传递的是深刻的科学知识;社会科学典籍,承载的是深刻的人文社科思想和道理;同样,即使是“轻松”的文学典籍,让人潜移默化的,也是迷人情节后面的深刻人生哲理……如此等等。而越是名著经典,越具有这样的特点和功能。现在可好,居然为之一股脑儿“缩水”,将之一个劲儿地“图释”……有的,还“一点儿正经也没有”地去“戏说”。 一句话,让书的阅读,也滑向浅的一路。浅若横行,深何以处?现状是,有些青少年,肚子里多的是“电子游戏”,多的是“缩过水”的“经典”,有的还是变了味的玩意,有的是有图画而无文化和思想。长此以往,“阅读”安在哉?真正传统意义上的、有意义的阅读怕会步入日渐式微的命运。而这,绝非幸事啊! 有人会说,此乃“潮流”,不要阻挡。非也。“潮流”不错,但要具体分析,理性对待。《深圳特区报》上一篇文章有如下材料,堪可证之:一些发达国家十分注重读书。英国政府就曾创造性地把读书周延长为阅读年——从1998年9月到1999年8月;日本文部省也曾将2000年定为“儿童阅读年”;美联邦政府自1995年再度提倡学童读写运动以来,陆续提出了“美国阅读挑战”、“卓越阅读方案”、“阅读高峰会”等计划并推动实施。注意,这里的阅读,皆为读书——皆是“深阅读”也!“朝中”如此,“在野”者也是一样。前几年,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一些有识之士就提出“关掉一周(一月)电视”,反对阅读中的浅表化、快餐化,非议浅阅读,而呼吁人们静下心来,坐到书桌前,深阅读,深呼吸…… 我国是文明古国,读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我更想说的是,要改变目前的这种“阅读倾向”,要改变这种让人难堪的“窘境”,就必须高度重视,重在建设。这,对于各地党政部门,对于文化工作者,尤其对于出版界,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拿出措施,扎实些,多出好书,多发好书,创造条件,引导“全民阅读”,酿造读书氛围,努力建设21世纪的中国书香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