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日关系:“政冷经热”向“政冷经凉”转化?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22日11:48 新华网

  2004年的中日关系是在“政冷经热”的舆论喧嚣中一路走过来的。

  在政治方面,虽然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总理温家宝于年末分别同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在第三国利用国际会议场合举行了中日首脑会谈,但由于靖国参拜障碍依旧,两国政治关系并未出现人们期待的突破。

  在经济方面,随着中国加深开放程度、扩大贸易范围;随着中国开展宏观调控、经济增长实现软着陆;随着日元汇率相对于人民币不断劲升;随着日本即将终止对中ODA,中日经贸交流在绝对值上即使仍在扩大,但在相对的增长速度上却有了放缓的趋势,并呈现被赶超的现实。

  在2004年,中日政治关系持续冷却,实际上已经影响到了中日经济关系的进一步加热。学者分析指出:如果中日领导人再没有果断的政治决断,不排除中日关系有从“政冷经热”向“政冷经凉”转化的可能。

  一、日本企业面对原罪问题

  野村资本市场高级研究员关志雄指出:中日经济关系热起来,从长远着眼,将有利于中日改善政治关系;但从短期着眼,眼前的事实显示,中日政治持续冷却已经对中日经贸交流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面对中国民众要求日本正视历史的呼声日高,日本企业背负着历史和民族情感上的原罪问题,在中国面临的市场环境和社会压力,与欧美企业完全不同,处于竞争劣势。

  有许多日本企业认识到了这种原罪不能回避,因此热心于搞社会贡献,纷纷在中国投资教育设立奖学金,植树造林搞绿化,希望能与中国社会搞好关系。但个别企业的努力解决不了问题,中日的民族情感和政治关系最终还是需要政治决断来解决。

  在2004年中国反日情绪不断高涨的情况下,日企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大幅下滑,中国的优秀人才不愿给日企打工。据2004年中国人最向往的外企排名调查显示:日企中排名最高的索尼仅列17位,2003年则排名11位;松下则由2003年的23位跌至2004年的32位;丰田更被排除在50位以外。

  日本著名企业在中国人心目中地位下滑,当然与其用人方针、年功序列等有关,但与2004年中国反日的社会大气候不无关系。日本中坚经营者团体经济同友会代表干事北城恪太郎公开表示,小泉首相参拜靖国已对日本企业的在华经营活动产生了恶劣影响。

  中日政治关系冷却,使不少重大的经济交流项目付之流水。京沪高速铁路是否采用日本新干线,由于中国民间不满日本对待历史态度,反对声浪高涨,中国政府迟迟未决。前几年出现的东芝笔记本计算机事件、三菱帕杰罗事件、丰田陆上巡洋舰“霸道”广告事件、JAL关西空港事件等,都丑化了日本企业形象,“政冷”拖了“经热”的后腿,可见一斑。

  二、以贸易和投资为主的中日经济交流放缓

  统计显示,截至2003年,日本一直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但2004年前三个季度的贸易统计显示,中国与欧盟的双边贸易额居首位,中美贸易额居次,中日贸易额跌落到第三位。虽然中日贸易的绝对额在2004年有望冲击1600亿美元新高,但相对于中欧和中美贸易的增长速度,中日贸易明显放缓。

  中国驻日公使程永华在年末的一次聚会中指出:今年的中日贸易增长26%,但中国同其它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增长率都超过30%。我们不希望“政冷”影响“经热”。

  从双边贸易来看,日本对中国的依存度不断增加,日本对中出口额占其总出口额的比例,从1999年的5.6%,上升为2004年前三季的13%;日本从中国进口额占其总进口额的比例,也从1999年的13.8%,扩大为2004年前三季的20.5%;日中贸易总额占日本进出口贸易的比例则从9.1%扩大为16.3%。

  另一方面,中国对日本的贸易依存度则连年下降,因为中国在日本以外地区的贸易额增长更快。虽然目前日本仍是中国最大的进口来源国,但日本占中国进口市场份额已从1999年的20.4%下降为2004年前三季的16.9%;日本占中国出口市场份额也从16.6%下降至12.5%;中日贸易总额占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例也从18.4%下降为14.7%。在中国对外贸易中,日本的存在感日益淡薄。

  在投资方面,2004年日本对中投资速度明显放缓。据中国商业部发表的统计显示,2004年1-9月,韩国对中国投资达52亿美元,同比增长70%。与此相对照,2004年前三季,日本对中投资为42亿美元,同比仅增11.1%。韩国在历史上第一次超过日本,成为中国第三位的海外投资来源国。

  从历史上看,2002年韩国对中实际投资金额仅为27亿美元,日本为42亿美元;2003年,韩国达45亿美元,日本达51亿美元;2004年,韩国反超日本。由此可见,与日中经热相比,韩中经济交流更热,呈跳跃式增长趋势;日本对中投资反而显得停滞不前,缺乏火爆效应。

  三、日元升值强化中国生产功能

  日元汇率上升,促使日本企业把更多的生产移到中国,日本产品在中国兜一个圈后再间接出口到欧美市场。日元升值,日本对中国的出口不是缩减反而扩大,日本对中国出口的不是最终产品,而是大量的中间材和零部件。因此,今后半年日本对中国的出口会加强——日元升值反而强化了中国作为生产基地的功能。

  中国政府在2004年实行宏观调控,预计GDP年增长率会稳定在9.3%左右。中国经济基本实现软着陆,没有对日本经济产生较大影响。

  但值得注意的是,汽车行业是一个例外——中国的汽车行业在2004年是“硬着陆”。10月的轿车销售量与3月份顶峰相比,已经减少四成,加上车价也在急剧下跌,汽车业的利润也在大减。出于对中国汽车市场收益率持续减少的预期,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已在11月份修改了对中投资计划,对中投资额被削减22%。

  关志雄一直对日本汽车蜂拥中国的投资模式保持冷静观察,当前的现实被他不幸言中。据统计,日本三大汽车公司丰田、本田、日产于2003年在中国生产汽车总计70.5万辆;三大汽车公司原计划在今后3、4年内增产至150多万辆。但中国汽车市场“硬着陆”的现实导致消费回落,库存增加,形势日趋严峻。

  关指出:如果日本三大汽车公司无法确保计划内的收益,那么必然会修改或压缩其对中投资计划。在没有重型项目支撑的前提下,中日经济关系可能由“热”转“凉”,受到挫折。

  四、日方中长期看好中国

  “政冷经热”持续下去,可能在短期内导致“政冷经凉”。但从中长期视野出发,日企依然看好中国是海外投资的首选。

  日本国际协力银行金融研究所每年都针对日企进行抽样调查。2004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在中期(3年以上)或长期(10年左右)观点中,91%的企业首选中国为投资计划和事业展开最有希望的国家或地区,领先第二位泰国61个百分点。近年来,每年中国都位居第一,而且逐年递进,显示日企对中国的信心在增加。

  文章来源:日本《中文导报》文/杨文凯(来源:中新网)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健力宝收购案风云突变
杨振宁与女硕士订婚
高峰私生子案一审判决
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
年底多款国产新车上市
网友幽默汽车贴图欣赏
家居家装实用图片集
窥视房地产业偷税黑洞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