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军营有群兵专家(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22日13:32 新华网 | ||||
○背景聚焦○ 士官队伍是我军人才战略工程的“五支队伍”之一。从2000年1月全军首次选取士官以来,全军部队的士官人数已占士兵总数的近50%,高技术部队超过60%。士官队伍已经覆盖所有专业技术和指挥班长的岗位。全军42大类千余种专业岗位编配了士官。一批高级士官走上了技术复杂、十分重要的岗位。军队战斗力由于士官队伍的蓬勃发展出现新的增长点。今日亮相于本报的南海舰队某军械技术大队的这群专家型士官就是我军士官队伍建设的一个缩影。 排除故障,他们个个是行家里手 一天,南海舰队某军械技术保障大队接到某驱逐舰求援电话:舰上一部导弹雷达出了故障,请速派技术人员帮助排障。 大队派一级士官秦伟兵带着两名义务兵来到舰上。舰长一看这阵势,拿起电话就打给大队长王诚:“怎么就派几个小兵来?” “放心吧,小兵能管大事。”王大队长轻松地向舰长保证。说话间,但见秦伟兵等人通电、检测、分析,很快就判断出故障原因。秦伟兵随即缩着身子,钻进导弹发射筒,仅半小时就排除了故障。 临别,舰长握着秦伟兵的手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我真是小看你们了。” “这是过去的事了。”大队总工程师凌技平自豪地向笔者介绍,“这两年,舰上官兵对我们的士官欢迎得很。他们中很多人都已成为专家,个个都是排除故障的行家里手。每有重大任务,大队都要派他们随舰出海保驾。”说着,他便讲起了四级士官王青红(被海军导弹技术专家称为“王工”的就是他)的一件事——— 一次重大演习前,某驱逐舰一枚导弹在发射前的最后通电检测中突然出现断电报警故障。随舰出海的王青红连夜进行抢修,可查遍了导弹的所有电路系统都很正常。他马上意识到是发射系统出了问题,经过排查,发现果然是射前指挥仪舱一个新改装的配电箱电压不稳。但是,茫茫大海哪有备用的配电箱!情急之中,王青红果断决定,从舰上发电机上直接连接一根等电压的电缆到射前指挥仪舱,终于赶在演习前两小时排除了故障。 大队士官这手排障“绝活”从何而来?看了下面的故事,你就不会觉得奇怪了。 今年5月,上级派4名专家到大队帮助维护导弹发动机。一级士官李江波事先就将所有弄不懂的问题记在本子上。专家到后,他天天跟在后面不厌其烦地问这问那,有时专家休息了他也敲门进去请教。功夫不负有心人!专家走时,他对导弹发动机的维护技术已掌握得八九不离十了。 一语解难,他们令导弹生产厂的专家吃惊 今年3月,某型导弹生产厂的两名专家应邀来大队维修导弹。在测试一枚导弹的舵机时,信号出现跳动。两位专家经过初步分析,判定问题出在控制仪。但更换控制仪后,故障依旧。他们又将舵机换成了新的,故障还是没有排除。 “我看问题既不在控制仪,也不在舵机,而在测试设备,很可能是测试设备与导弹的连线出了问题。”一直在旁边的三级士官刘本军语出惊人。 两位专家上下打量着这个肩扛士官肩牌的小伙子,不约而同地说:“测试设备是刚检修过的,绝不会有问题。” 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两位专家最后采纳了刘本军的意见。经过仔细排查,结果还真是测试设备与导弹之间的一根连线的接口有轻微松动。 无独有偶。今年6月,上级派两名专家到大队帮助检修导弹发射箱,在检修其中一个发射箱时遇到了困难,花了一个多小时也没找到故障原因。 一直跟在专家后面想学点技术的二级士官赫顺富发现:专家忽略了导弹助推器点火插头这个小细节。他向专家作了提示。专家将信将疑地按照赫顺富的“指点”取出导弹助推器点火插头,发现上面有一层薄薄的盐露,经擦拭吹干,一切便恢复正常。真是神了!两位专家齐刷刷将赞赏的目光投向赫顺富。 诸如此类的情景近年来已经有20多次,而很多时候“真理”在这群士官手里。 四级士官王青红一语道破天机:“真正论技术,我们这些士官没法跟专家比,但我们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对手中的装备已十分熟悉,越是容易忽视的细小问题心中越有数,可专家们就不一定能做到这一点。” 也就凭着这一点,对近年来装备大队的一些新型导弹、鱼水雷等,士官们已为科研单位和生产厂家提供了数十条改进意见和建议,且多数都被采纳。 革新成果,用他们的名字命名 “亚平模拟燃油开启活门”、“来玉楔环扳手”、“小会等三角水平仪调试法”……走进大队荣誉室,用黄亚平、盛来玉、李小会等士官名字命名的革新成果夺人眼目。 大队长王诚介绍,这些成果是前些天才陈列到这里的,大队还专门召开了命名大会。 从荣誉室,笔者走进了大队士官革新的天地。 先说“亚平模拟燃油开启活门”。几年前,某新型导弹装备大队。一天,三级士官黄亚平与中队长刘仁杰一起来到某驱逐舰,进行该型导弹与舰上导弹发射系统的协调。可折腾了老半天,他们也没协调成功,换了一枚弹,不行,再换一枚弹,还是不行。黄亚平判定问题可能出在舰上导弹发射系统与导弹的连接协调上。他看图纸,查资料,在反复对比中发现舰上导弹发射系统缺少对这种新型导弹发动机燃油开启活门回答指示的装置。他及时向刘中队长汇报了这一重大发现,并主动请缨研制这种装置。黄亚平的请求很快得到上级批准。方案设计,绘制图纸,参数计算,现场实验……两个多月后,由黄亚平主持研制的模拟燃油开启活门使这种新型导弹与舰上导弹发射系统顺利协调成功。 像黄亚平一样,四级士官盛来玉发现拆卸导弹各舱段连接处螺钉的楔环扳手不好用,还容易对弹体造成损伤,便自己设计加工了一个可直接套在这种螺钉上的扳手。“来玉楔环扳手”就这样诞生了。它不仅简单实用,还使拆卸工效比过去提高两倍多。 “小会等三角水平仪调试法”呢?这是一种技术保障方法的革新。过去,测试导弹飞行状态使用的一种水平仪,在检测时按操作规程要在360度范围内的多个点进行反复调整,很是烦琐。三级士官李小会将它简化了,摸索总结出取360度平面内任意等边的3个点进行调试的办法,检测时间缩短为原来的1/8。 大队政委李明强说:“用士官的名字命名革新成果也是一种创新,可以更好地激励大家争当‘军营爱迪生’!”(照片摄影曹学军)(来源:中国国防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