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现代文明新华章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23日03:55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
冯兆龙 西安碑林,荟萃中国许多古代书法家的书法碑刻,以其博大精深、特色独具享誉海内外,西安市碑林区,因碑林而得名。优越的位置,众多的文物,繁荣的商业,从某种程度上说,它就是现代西安的缩影。 新碑林迎来新机遇 改造旧城比建设新城要艰难得多;改造古城比改造一般的城市也要艰难得多。在西部大开发中,新世纪的新碑林,充满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区委书记詹德旺说,在未来几年建设中,构成西安城市三大功能的南大街金融中心、骡马市商务中心在碑林区,这不仅有利于提升碑林区的国际化程度,也将促使碑林区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提高城市的现代化水平,机遇千载难逢。 碑林区不仅有机遇,还有丰富的资源,首要的当属旅游资源。走进碑林区,就如同走进中华历史文化的博物馆,这里的一街一坊一园,都有周文汉赋般的庄重史传、唐诗宋词般优美的动人故事。在这里,书院、寺院、城墙、街坊、牌楼以及东方古建筑各具风格,儒教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民俗文化、金石文化相互辉映。其次是科技资源,辖区内共有大专院校17所,科研机构130余家,各类科研人员2.5万多人,平均每100人中就有大专以上学历30人。辖区内交通及水、电、气、热、通讯等城市基础设施条件明显优于西安总体水平,独特的资源优势意味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2003年,碑林区GDP实现21.4亿元,居西安市各区县第一,地方财政收入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5亿元,在全市名列前茅。 这一连串的数字,让人不敢小视碑林。成绩面前,碑林人没有固步自封,却给自己提出了更高的奋斗目标:争创最佳环境,建设经济强区,奔向全面小康,即加快“三化”工程,实现“四区”目标。 实现文明大区的跨越 着眼于区域国际化和现代化,碑林区努力建设成经济强区和“文明大区”。 打开碑林区政府网站主页,“十大重点工程”、“六项基础工作”和“四大建设”勾勒出碑林区委、区政府从城市环境入手、打造现代文明城市形象;从百姓关心的热点、难点入手,精心构筑舒适家园的美好蓝图。 针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碑林区下大力气做好五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基础工作:一是便民,完善街道社区服务功能;二是绿化,加快道路的绿化建设,使全区绿化率由目前的35%提高到45%;三是治污,基本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四是修路,投巨资加快全区背街小巷道路的整修;五是城中村改造。争取到2010年将全区15个城中村全部改造完毕。 这种改变不仅是城区,还有农村。城中村改造是提升城市形象、造福子孙后代的好事。去年以来,碑林区按照“一村一案”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 塑造文明碑林人 碑林区居住着50万人口,是古城西安第一人口大区。碑林区在打造文明环境的同时,着力塑造文明的人。 为了建设全区文明市民教育体系,该区建立了区、街、民三级文明市民学校教育体系,并统一教材、统一教师队伍、统一教学活动,使文明市民教育有阵地。同时,先后出台了《市民文明公约》、《市民行为规范》、《市民文明教育读本》等一系列文明市民教育道德规范。各系统、各行业根据各自特点制定了相应的规范措施,初步形成了具有碑林特色的文明市民教育规范体系。 碑林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经济的繁荣,创造了文明的环境,也在创造的过程中塑造文明的市民。如今,已经荣获陕西省文明区称号的碑林区,正朝着“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迈进。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4年12月23日 第七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