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广州第一“邮迷”集邮75载(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23日05:01 广州日报大洋网
广州第一“邮迷”集邮75载(图)
  昨天,张文光老先生欣然在贴有自己个性化邮票的纪念封上写下:“广州日报读者(收)”。记者陈安摄

  张文光,1914年12月19日出生于广东江门,1928年开始集邮,1936年在广东新会举办了广东首次邮展。2003年8月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批准授予张文光先生“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名誉会士”称号,充分肯定了他对中国集邮事业的贡献。

  在张文光90华诞之际,邮政部门特意为他制作100版个性化邮票和一套纪念封,以表达对张老多年来对中国集邮事业所作贡献的敬意。

  本报讯(记者郭文姬)“您是一名真正的集邮者”。昨日,广州集邮界代表将一版度身定造的个性化邮票交到岭南邮坛泰斗张文光先生手中,以庆祝张老90华诞暨集邮75周年。与眼下不少人只盯着邮票的升值不同,张老不为钱集邮,他追求的是其中的文化享受,并为中国培养出大量的集邮人才。张文光还兴致勃勃地在贴有自己个性化邮票的纪念封上写下:“广州日报读者(收)”。

  邮商:有钱也难买张老的藏品

  90高龄的张文光被邮迷尊称为中国集邮界一代宗师,广州邮政邮票局局长王恩俐表示,“与目前不少人盯着邮票的金钱价值相比,张老是为数不多的看重邮票研究、欣赏价值的邮迷,他是一个真正的集邮者!”

  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邮票在国内外收藏市场上一再升值,最经典的例子就是1980年发行的生肖邮票《猴》从面值8分上涨到1500多元,被称为“金猴”。许多集邮者因捉住了这只“金猴”而大赚其钱。集邮成了一种特殊投资渠道,邮票传统的文化和研究价值在不少人心中已退却次位。

  广州邮政局负责人介绍,张老可以说是中国从事集邮活动时间最长的爱好者。业内人士都清楚,与大多数集邮人士不同,他是一名纯粹的集邮者。张文光手上拥有的“好货”难以用钱买到。

  据悉,张文光的藏品包括了中国首套邮票清代“大龙”和“红印花”邮票等古典珍品。即使是被称为第一套生肖邮票《猴》,张老也曾拥有整整一版。他编组的《中国清代红印花》、《孙中山像邮票》邮集在全国集邮展览屡获殊荣,这些珍品还被选送到境外展览。

  早在10多年前,已有不少邮商都围着张老的珍品打主意,甚至有台湾同胞明确表示,只要张老肯放出《孙中山像邮票》邮集,多高的价钱都肯拿出。不过,这些人都被婉拒了。张老明言:我的邮票只用来交朋友,不是用来做买卖的。

  起初,邮商以为这只是托辞、嫌他们出价低,还一磨再磨。结果张老始终不为所动。时间一长,邮商知道“张老的藏品不是能用钱就买到的”。以至于张夫人乐哈哈地对记者说:“现在邮商都不敢轻易上门。”

  博览馆:大量藏品由他无偿捐赠

  事实上,张文光一直身体力行“重在研究,贵在有恒”的理念。广州邮政邮票局有关人士透露,2002年,张老得知广州邮政博览馆即将成立,当即向博览馆无偿捐赠了大批珍稀藏品。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个藏品是具有整张报纸大小的版票《广州解放》。据悉,这是中国邮政史上迄今发现的最大版式的邮票,“这版邮票是独一无二的,根本不能用金钱来衡量。”广州邮政邮票局的专家指出。

  当记者请张老估算一下自己的藏品价值时,张老也一再摆手“说市场价格没意思”。他始终认为,集邮是一种群众性的文化活动,是宣扬民族文化,提高民族文化素质有益事业。为此,他精心辅导后辈,目前中国集邮专家大部分均出自其门下。

  在大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中,将一项个人兴趣发展为毕生的事业,张文光是怎么评价自己的呢?张老只是很平淡地告诉记者,在过去75年中,自己集的是快乐之邮。“集邮让我认识了许多朋友,我对集邮的爱一生都不会改变。”(来源:广州日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圣诞节
圣诞和弦铃声专题
3DMM
养眼到你喷血为止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