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科技创新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23日05:11 人民网-人民日报 |
本报记者 赵亚辉 今年12月11日,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三周年,也是六年过渡期的中点。在迎来WTO第三次“年审”的时候,作为中外经贸关系中的焦点问题,作为不断出现各种纠纷的领域,知识产权再次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就此问题,日前记者采访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沈文庆院士等专家,他们提出的一些观点振聋发聩。 窘境:发明专利的数字之痛 “现在,知识产权绝不只是经济或法律问题,而是影响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重大问题。”沈文庆院士说,“知识产权的竞争是国家间最高级别的竞争,国家知识产权创造水平和保护水平已经成为衡量综合国力和持续发展力的集中体现。” 沈院士讲述了自己前不久到日本参加“知识产权文化国际学术交流会”的感受:“参加这个会议引起我内心极大的震动,天皇夫妇、小泉首相、重要的部长全都出现,联合国专利事务局局长以及许多日本大企业的总裁也出席了会议。2002年3月,日本成立了以小泉首相为首的知识产权战略委员会,并明确提出了‘知识产权立国’战略。过去日本是靠‘科技立国’,现在他们要靠‘知识产权立国’。” 面对发达国家高度重视知识产权的状况,我国近年来在这方面也加大了重视的力度,取得了不小的成效。到今年3月17日,我国受理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的总量突破200万件,而且,各类专利申请量近五年的年均增长率超过20%。“专利总数达到第一个100万件我们用了15年的时间,达到第二个100万件我们仅用了4年多的时间。”这些数据似乎向我们预示和证明着一种美好的前景。 但是,有些数字我们不得不面对,那就是发明专利的缺乏,而发明专利才真正反映一个国家科技创新的能力。从数据看,中国国内的专利申请者更多地集中在实用型号以及设计专利上,而国外的申请者则集中在发明专利上。自1985年到2001年,中国国内专利申请类型,实用型号占67%,设计专利28%,发明专利仅仅占5%;而同期国外申请专利类型是,发明专利占65%,设计专利31%,实用型号仅仅为4%。 这组数据清楚地表明:我国自主创新的能力和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王景川的话更为直接:“我国多数行业和企业的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基本上依赖国外,缺乏能够支撑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技术升级的技术体系,特别是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面对这种情况,“产业技术空心化的危险”并不是危言耸听。 警醒:知识产权是核心争竞力 专家们忧虑地告诉记者,世界上一些经济、科技大国强国,同时又是专利大国。如日本每年发明专利申请达40多万件,美国20多万件,德国15万多件。一个国家是这样,一个企业也是如此。IBM、杜邦、日立、飞利浦等大公司,目前拥有有效专利数万件,每年的发明专利申请就有上千件,有的高达1万多件,如此多的有效专利成为他们雄霸国际市场最重要的资本。而我们全国上万个企业、5000多个县级以上的科研单位、1000多所高等院校全年的发明专利申请只相当于国外一个公司,有很多企业没有一件专利,差距非常之大。据统计,在高新技术产业中,外国公司的知识产权占绝对优势。外国公司在中国获得的通信、半导体类授权专利数量约占同类授权专利的90%以上,生物行业约占90%,医药和计算机行业约占70%以上。 是什么窒息了中国人的创新能力?这个问题很复杂,知识产权制度的缺失肯定是一个重要因素。在美国,层出不穷的小公司向全世界贡献着最新的技术,不是因为他们更聪明,而是因为他们的知识产权制度保证了他们的创新可以得到回报。在知识经济时代,只有当知识真的成为一种财产,并像其他财产一样受到法律保护的时候,这条成功之路才有可能通畅。“事实上,知识产权不仅是一种产权,一种财产,它更是科技创新之源,是核心竞争力。”沈院士说,“保护知识产权其实就是在保护科技创新。” 沈院士认为,保护专利权,是建立知识产权制度的核心。全世界有170多个国家实行了专利制度,专利等知识产权保护日趋国际化,关税壁垒逐渐拆除。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仅仅研制出了高新技术成果还不足以拥有市场竞争优势,只有将其取得专利保护才能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市场竞争优势。在技术发明取得专利保护后,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使竞争在一个公平有序的法律环境下进行。 众所周知,近几年,我国VCD机生产异军突起,这项由中国人首次运用数字压缩和解码高新技术研制的VCD整机技术发明,自1993年问世后,很快形成年产规模1000多万台VCD机的新兴电子产业,产品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但遗憾的是,我们安徽的发明人,没有申请专利。现在国内有几百家VCD机生产厂家,相互仿制,一哄而上,市场一片混乱。 与其相反,海尔发明的小神童洗衣机很适合市场需要,现在年产10万台,很快要提高到20万台,它几乎没有被仿制的麻烦,这是专利保护的结果。因为海尔不仅为它申请了十几件国内专利,而且还申请了韩国、泰国等外国专利,保护了国内外市场。北大方正的激光照排系统行销世界,也基本无人仿制,同样是因为有了专利保护。 出路:知识产权文化建设刻不容缓 专家们提出,进入21世纪,知识产权正在成为世界各国和企业在综合实力竞争中的主要手段和工具,不少发达国家正在从科技立国向知识产权立国演变。我国要早做准备迎接知识产权新世纪的挑战,需要大力实施知识产权发展战略。 沈文庆院士认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有三个关键。关键之一是尊重他人知识产权,应用他人知识产权实施专利二次开发,并在此基础上产生源头的创新的知识产权。关键之二是让别人充分利用你的知识产权。一流企业卖专利,二流企业卖服务,三流企业卖产品。要注重专利数,更要注重专利的被采用率和专利创造的价值。要注重从自主研究成果到自主知识产权(专利)到产业核心技术(应用专利)的转化。关键之三是注重知识产权文化的建设和循环。 “长期以来,我国社会缺少尊重知识产权的氛围。对于知识产权的尊重,我认为最首要的是在全社会努力促进知识产权文化的形成,这是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因素。知识产权文化包括科技创新、创新发明、专利保护,同时也包括对青少年创新意识的培养。知识产权文化的基础是努力发展科技,促进源头创新要从青少年抓起,既要重视直接面向需求的研究,也要重视源头的基础研究。现在,一些世界上的大企业,他们创新了很多的专利,用这个专利去开发新产品满足社会的需求,然后用得到的利润再来支持研发,加上自己的新思维,又产生新的专利,然后再支持包括基础研究、公益性活动、青少年教育等,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人民日报》 (2004年12月23日 第十四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