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50本笔记的秘密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23日06:36 重庆晚报

  米钰林,男,50岁,中共党员,高级化工工艺技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现为中国石化集团四川维尼纶厂乙炔车间裂解工段操作主管,掌握了世界先进的天然气部分氧化制乙炔裂解技术。

  记者一早赶到川维厂,米钰林脸上还有些怒气。原来,清晨他到乙炔车间去检查,发现有个阀门值班人员忘记关了。

  这件事当即被米钰林记在了随身笔记本上,作为员工培训案例。他说,乙炔车间在川维厂最危险,每天至少消耗90万立方天然气,相当于3万个家庭1个月的用气量。

  这样的工作笔记,在乙炔车间米师傅的书柜里,有厚厚一摞,超过50本。同事说,记笔记是米钰林的学习方式,米钰林说这是工作的组成部分。羞愧的第一次

  第一次记笔记是1976年,米钰林刚到乙炔车间当操作工,面对从德国引进的领先世界的天然气部分氧化制乙炔装置,初中文化的他,着实摸不着头脑。

  乙炔装置开始试车,米钰林和几个青工反复操作多次,也无法使裂化气反应炉的烧嘴板冷却系统运转正常。川维厂现任厂长刘家荣那时还是乙炔车间值班长,非常生气:“你们怎么在学?一个烧嘴板启动不了,怎么开其他系统?”

  米钰林触动很大,在笔记本上写下:自己也是年轻人,也长着一个脑袋两只手,为什么学不会?向学生请教

  基础差,需勤学,更要好问。米钰林常利用休息时间和仪表、设备技术人员探讨问题。刚进厂的大学生们更是成了米钰林最好找的老师。

  米钰林带过的一个大学生回忆,师傅学高数,无异1+1起步:听不懂,反复地讲;理解不了,就画图,甚至到机器旁边比划边讲解。米钰林熬更守夜啃完了《高等数学》、《天然气化工》等课程,并记下了厚厚的学习笔记。最危险时刻

  工友们都记得1999年9月23日那件事。车间提浓工段设备出现故障,一股温度较高且具有腐蚀性的化学溶剂喷涌而出,人的皮肤沾上会立即被灼伤,在场人员惊得手足无措,情况危急。

  事故不是米钰林所负责的工段,但他听到报警声后立即跑到现场。由于跑得太急,泄出的溶液又很滑,他跌倒了,顾不得腿上流血,爬起来与一名班长登上泵梯,奋力关上阀门,避免了一次装置的非计划停车。这在本子上也有记载。妻子夸心细

  同事说,米师傅总能发现各种疏忽,批评起人毫不留情。妻子说,老米细心,所以眼睛亮。

  米师傅有个本子,专记“琐事”。去北京出差,事先和接待地联系,打听好乘车线路:小火车乘827路——小营下车——靠右手小公路走200米。

  转眼间,米钰林和裂解装置结下不解之缘,攻克和掌握了世界领先技术。今年4月,权威部门鉴定:经过20多年吸收完善,不断改进创新,川维厂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核心技术,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记者曹阳 实习生 陈茜网络编辑:甘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圣诞节
圣诞和弦铃声专题
3DMM
养眼到你喷血为止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