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广东:积极履行妇联职能 扎实推进维权工作(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23日13:42 人民网
  广东省妇联
广东:积极履行妇联职能扎实推进维权工作(图)
广东省妇联主席赵东花

  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做好妇女维权工作,多年来,我省做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省份,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和社会的文明进步,妇女地位大为提高,发展环境明显改善。但是正因为它是改革开放的先行省份,地理位置又特殊,所以许多社会深层次的妇女问题往往最先暴露,妇女维权形势呈现出新的特点:维权工作对象分层加快,深化改革的各项措施带来的性别影响,而现有的保障体制不完善,使较弱势的妇女边缘化、低层化更为明显;维权工作领域扩大,多种问题并存,重婚、包二奶、家庭暴力、女工下岗失业、农村出嫁女权益受损害等都是我省突出的妇女权益问题;流动人口急剧上升,这一群体自我维权能力弱,权益受侵害现象较突出;妇联传统的组织设置、工作方法与形势发展不相符,传统的维权工作模式面临新的挑战。

  针对我省的实际,我们的工作思路是: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维权的方针,树立宏观维权、源头维权、法律维权、社会化维权和实事化维权意识,创新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水平,落实妇女权利,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我们的做法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加强调查研究,以源头维权为根本途径

  我们认识到,在市场化和民主法制程度不断提高的今天,政府调节公平与效率矛盾的主要手段是运用法律和政策。推进从法律政策层面保障男女平等,是现阶段维权工作的根本途径。我们十分重视调查研究,创新调研方法,提高源头参与质量,促进维权关口前移。

  一是创新调研手段。要求各级妇联树立敏感意识,密切关注改革的进程,及时了解妇女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选准调研主题。省妇联采取自身调研与课题公开招标相结合,打破自我循环的传统思维局限,从社会学等多角度分析两性发展的差异、法律政策的性别影响,完善立法、推动执法和制定维权工作的思路。这几年,我们就妇女参政、灵活多样的就业方式、农村剩余劳力转移、流动妇女发展和权益状况等7个专题实行公开招标,形成了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报告。

  二是促进研究成果转化应用。近年来,我们建立了一支专家咨询队伍,对调研成果以及对策、建议进行可行性的分析研究,促成转化为法律、法规、政策和措施。2002年以来,全省推动48个有关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政策措施的出台,有效地维护了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如在妇女参政方面,得到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促使21个地市在机构改革中坚持男女平等,改变了处级干部退休年龄男女不平等和一刀切的做法;村“两委”选举取消男女年龄差别、公选定向招收女干部等建议被采纳。在妇女就业方面,省劳动力市场管理条例增加了禁止性别歧视的条款;组织人事部门接受了招收公务员、选调生禁止性别歧视的建议。在婚姻家庭方面,推动有关部门出台了《关于处理婚姻关系中违法犯罪行为及财产等问题的意见》、反家庭暴力文件。在妇女工作方面,争取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妇女工作的意见》。在流动妇女权益方面,省委将其纳入了全省“十项民心工程”,等等。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妇女发展与权益维护的社会环境

  依法维护妇女合法权益,法律素质是基础。近年来,我们把普法宣传作为维权的重点来抓,在“深”、“新”、“实”字上下功夫,不断优化妇女维权环境。

  突出主题。根据不同时期维权的热点问题,及时调整普法宣传的内容,把握要点,提高效果。如2002年以宣传《婚姻法》为主题,组织了“婚姻新法进万家”活动;2003年以维护妇女经济权益为主题,开展了《劳动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的宣传。在去年推进“国策”报告进入省委党校主体班课程基础上,今年,再掀“国策”宣传活动高潮:争取省委举办了“国策”专题报告会,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顾秀莲应邀作了专题报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亲自主持,并作重要讲话;组成讲师团,在全省举办了百场“国策”专题报告会;精心制作男女平等公益广告、海报、标语等多种宣传品,在公共场所张贴或播放等。

  注重对重点群体的宣传。各地重视对农村妇女和外来女工群体的普法宣传,通过创建和依托2万多所农村妇女学校、120多间外来女工流动学校等载体开展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妇女学法、守法、用法,并坚持宣传活动的长期性和教育内容的系统性。

  不断创新宣传教育的形式。一是精心策划,创新活动形式。如每年的“三八”维权周,我们都通过法律竞赛、咨询、文艺表演、送法下乡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动普法宣传高潮。二是加强与媒体合作。近年来,我们共同开设了“媒体说法”栏目,与省电台合作开设每周一次的“妇女心声热线”节目,与《羊城晚报》合作开办“法援直通车”栏目,策划了多个维权宣传专题。我们还充分利用第二期广东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的数据,分别与《羊城晚报》、《南方日报》以及多家大型网站合作,就妇女经济参与和女性价值定位存在的问题策划了两个专题讨论活动。三是协调利用社会力量宣传。省妇联利用4个国际合作项目的资金,邀请专家进厂讲法,编印书籍上门送法,免费给基层群众发放了20多万册的《女工权益100问》、《妇女健康手册》等6种书籍。

  通过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各级领导、政府和司法部门干部的性别平等意识得到增强,公众关注和保护妇女儿童权益的程度进一步提高。

  三、统合社会资源,完善社会化维权机制建设我们充分发挥妇联组织“联”的作用,运用社会资源力量,建立和完善社会化的维权工作机制,促进妇女权益的落实。

  一是建立维权联席会议制度。为充分发挥人大维权主渠道和政府维权主体的作用,进一步完善长效维权工作机制,我们在推动各级妇儿工委充分履行职能的同时,又建立了由省人大牵头的省维权联席会议制度。目前,全省19个地市、79个县区建立了维权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在共同研究有关重大问题,协调有关部门严肃查处侵害妇女权益重大案件等方面取得了成效。如今年省维权联席会议把推动解决出嫁女问题作为重点,加强督导;日前又牵头召开了解决出嫁女问题的经验交流会。

  二是建设三个网络。强化妇联信访网络功能:发挥省、市、县三级信访网络的作用,规范相关信访制度,建立信访信息管理系统,提高信访质量和效率。省妇联拨出专款支持13个贫困地市妇联购买信访软件,为100个贫困县购置电脑,努力搭建全省妇联维权工作信息化平台。近五年,全省各级妇联处理群众来信来访22万多宗。创建基层维权网络:加强与公安、司法及有关部门的合作,巩固发展了街道、社区维权服务站和家庭暴力投诉点共3721个,实现妇联维权工作重心下移,把侵害妇女权益的问题及时解决在基层,促进社会稳定。完善妇女法律援助网络:2000年初,省妇联争取省司法厅支持,成立省法律援助处妇女权益部,配备了3名专职律师,拨出10万元的启动费。与此同时,建立了全省129个县以上妇女法律援助网络,为弱势妇女提供法律服务。

  三是建立四支队伍。先后建立了妇联陪审员、劳动保障法律监督员、法律援助和维权志愿者四支队伍,夯实了工作基础。同时,认真抓好两方面工作:一方面抓能力建设。我们提出妇联培训干部与人才开发相结合,提高培训的系统性和针对性,重点培养干部调查研究、运用法律的能力。近年来,各级妇联与劳动部门、法院联合举办妇联陪审员、劳动监督员等法律培训班241期,培训人数达23221人次。仅省妇联就举办了5期培训班。今年,又组织了60多名市、县维权干部赴京培训法律,邀请全国妇联副主席莫文秀和9位著名的法律专家授课。另一方面抓作用发挥。从加强管理入手,2002年我们与省法院、省司法厅联合召开全省妇联陪审员和妇女法律援助工作会议,对进一步发挥妇联陪审员作用和推进妇女法律援助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目前,在各级法院的支持下,全省妇联陪审员已由2000年的467人上升到目前的709人,近年来参与审理案件2584宗,有力地保障了妇女权利的实现,同时发挥了妇联在司法程序中的民主监督作用。

  四、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妇女突出问题的解决

  世界各国发展历程证明,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进入1000—3000美元区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也是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广东正处于这一阶段。针对发生在妇女身上的下岗失业、贫富差异、农村出嫁女和流动妇女权益等问题,我们主要采取两种办法进行维权:

  (一)对社会转型中被分离出来的弱势群体,我们主要帮助她们提高发展能力。在目前社会保障体制不完善的情况下,发挥妇联凝聚社会力量的优势,开展项目化服务,力所能及地为政府拾遗补缺,为妇女群众排忧解难。一是要求各级妇联对特困妇女家庭开展调查摸底工作,建档立卡,大力推动她们进入政府保障计划。据最近统计,全省各级妇联推动特困妇女家庭纳入政府低保2.2万户,纳入医保8700户。二是启动两项援助计划:援助单亲特困母亲家庭计划,全省有单亲特困母亲家庭5万多户,各级妇联筹集善款4196万元,资助单亲特困母亲家庭建房、治病、子女上学和发展生产2.2万户,其中省妇联筹款1270多万元,资助2095万户。妇女再就业“三个十万”计划,争取政府支持项目经费,省妇联帮助基层建立了12个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力争用三年时间,完成技能培训10万人、职业介绍10万人、帮助就业10万人。如广州市妇联的劳动力市场,近年为下岗妇女提供就业岗位6.3万个,推荐就业达2.3万人次。

  (二)对社会制度变迁中群体性的突出侵权问题,我们积极推动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大力度解决。

  一是农村出嫁女问题。广东省农村出嫁女权益受侵害问题与内地省、市有所不同,主要是由土地衍生出来的集体收益分配权问题,经济越发达的地区矛盾越突出,改革越是深化暴露的问题越多,基层称之为农村改革的三大难题之一。目前仅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村未迁出户口的出嫁女及其子女有36万多人。在现阶段国家对农村土地管理和村民自治的法律不太完善的情况下,我们主要推动以行政手段解决。如从调研入手,提前介入,推动党委、政府出台系列政策和措施;协调有关部门,以多种途径依法解决,包括加强法制宣传、组织对村规民约的指导和清理、按男女平等原则固化股权、组织专责小组对重大个案实行包案处理、采取制度外措施等等。省妇联还联合有关部门,对东莞、南海等难点地区曾四次开展调研,引起当地党政领导重视解决出嫁女问题。由于各级措施得力,到今年6月止,珠江三角洲地区和肇庆9个地市,全部解决出嫁女及其子女的配股分红、批准宅基地、征地款分配、福利保障等权益的占50.23%和44.45%,部分解决的占21.36%和27.92%。今年到省妇联集体上访的出嫁女第一次出现了回落,比去年减少了三分之二。

  二是外来女工权益问题。广东外来工登记就业人员有1200多万人,约占全国跨省流动就业人员总数的1/3。维护外来女工权益任务很重。去年,全国政协副主席周铁农、全国妇联副主席莫文秀同志带领全国政协女委员调查组,来广东调研撰写的有关广东外来女工权益保护状况的调查报告,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专门作了重要批示;省妇儿工委、省妇联牵头召开了全省维护流动妇女儿童权益座谈会,对全省外来女工权益问题进行了检查,并取得省委同意,将以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名义转发省妇儿工委《关于加强对流动妇女儿童权益保障工作的意见》,推动各级建立和完善流动妇女儿童维权工作机制,依法保障流动妇女儿童人身权、劳动权、健康权和教育权。今年,省妇联配合省“十项民心工程”,联合省劳动、司法、总工会等部门开展“外来女工与法同行”系列活动,十四个地市举办了启动仪式;创建了120多所外来女工流动学校;开通了179条妇联劳动监督热线电话,为外来女工的权益维护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三是弱势妇女“打官司”难问题。近几年,我们依托全省各级妇联法律援助网络,利用自身和借助社会力量,办理妇女法律援助案件1050宗,其中省妇联律师办理法援案件达231宗,调解胜诉率达到93%,为当事人争取经济利益超过1000万元。

  维权新思路的实践,创新了工作模式、方法和组织格局,由被动维权变为主动维权,妇联一家维权变为社会各界共同维权,推动我省维权工作的全面发展。省妇联获得省“3.5”普法先进单位、省“2003禁毒工程”先进单位。今年,省妇联权益部还被评为省直机关的文明单位。新时期维权工作的实践与探索,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第一,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是做好新时期维权工作的首要条件。第二,建立社会化维权工作机制是做好新时期维权工作的重要保证。第三,加强维权队伍建设是做好新时期维权工作的关键。第四,旗帜鲜明推动妇女权益突出问题解决是做好新时期维权工作的重点。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新目标。维护妇女权益既是妇联的基本职责,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因此,做好新时期的维权工作非常重要。明年我省的维权工作思路是:从推进维权能力建设入手,切实履行代表和维护妇女权利职能。具体是提高五个方面的能力:一是加强调研,提高履行民主参与、民主监督职能的能力。就家庭暴力、女性犯罪问题开展调研,进一步完善地方性立法和推动执法。二是准确适用法律,依法、及时协调处理投诉到妇联的各类侵权案件,提高依法维权的能力。健全基层维权阵地、网络,化解群众矛盾,保障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三是加强法制宣传,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提高促进民主法制建设的能力。明年“三.八”节,拟以组织“千社区百万户家庭学法”活动为载体,以创建外来女工流动学校为抓手,重点加强妇女群众的法制宣传教育。四是培养系统思维,全盘谋划工作,利用社会资源为维权所用,提高统筹协调的能力。明年,以联席会议制度名义对重点地区出嫁女问题进行抽查,推动出嫁女问题进一步解决;与省公安厅联合对处理家庭暴力执法情况进行检查;与省法院联合对全国人大《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实施后,如何继续发挥妇联陪审员作用的问题进行研究。四是加强妇联自身建设,推进妇联工作改革创新,提高确保妇联工作科学、协调、持续发展的能力。明年,我们拟举办妇联信访干部培训班、案例分析会,加强维权干部的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依法维权素质。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圣诞节
圣诞和弦铃声专题
3DMM
养眼到你喷血为止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