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树认证的权威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24日09:00 南方日报 |
在广州市科协主办的“2004年食品安全与人群健康”科技沙龙中,有专家指出,现在的食品认证非常多,QS认证、HACCP认证、有机食品认证、ISO认证、GMP认证等等,但是没有几个能真正起到作用。食品认证的本意,旨在有利于规范食品企业行为,提高食品准入门槛,“但在实际操作中,有些认证没有起到把关作用,而且流于形式!”(12月22日《新快报》报道) 这里传递出的信息着实要吓人一跳。就食品安全来说,我们经常被告知在购买时要认准什么标志,比如米和油等,包装袋上得印着QS,没印的,就是没认证的,换言之也就是食用起来“不保险”的。现在看来,即使印着的也未必就是安全的。如果像一些机构“只要给钱就能通过认证”的话,认证的大门就形同虚设,等于洞开。那么,一些面目堂皇的食品本身,仍不免是“穿一领粗布衲袄、手里拿着两把板斧、把黑墨搽在脸上”假扮黑旋风的李鬼,或者是沙僧他们眼里,“相貌、声音,(与孙行者)更无一毫差别,皂白难分”的六耳猕猴。 专家们因此呼吁,政府应该对认证机构进行清理,重新树立认证的权威性。“权威认证”这四个字,很值得咀嚼。我们有太多的领域需要权威认证。许多曾经辉煌耀眼的荣誉神圣不起来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认证在权威性方面的折扣性。比如说评奖就等于认证,认证作品的质量。而我们的那个专家评选的电影奖项,评选结果却往往出不了平头百姓的事先预料,意外的只是动不动弄个“双最佳”出来。给人的感觉题材是致胜的首要,同时还有出于平衡、出于安抚的嫌疑,这样的“认证”结果有什么权威性可言?电影圈外的人谁会把它当成一回事呢?又比如四年一届的某个文学奖评选,号称是中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大奖之一,但是几乎每一届都要伴随着争论和猜测而进行,一会儿被质疑评委的构成,一会儿被质疑入围的作品。如果说这样的最后“认证”很权威,即使外行的人们也要打个问号。 评职称,等于认证人的质量。但是如今有多少人对高级职称敬畏得起来呢?针对某一年的院士评选,工程院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主任杜祥琬副院长说:“其实,院士们是很反感搞一些小动作的,这么做往往适得其反,原本能够选上的,也因这种行为反而会落选。‘打招呼’是一定选不上的!”他举了两个例子:某省一直没有专家当选院士,该省领导迫切希望能在工程院院士增选过程中实现“零的突破”,就主动向中国工程院学部打了“招呼”。结果本来可以当选的该候选人被取消了资格。另有一位候选人本已通过资格审核,但被揭发曾向主席团成员赠送了一件小纪念品,因而以“贿选”之嫌被当即取消资格。这就是说,在院士那块净土,也是时刻有人觊觎采用“非常”手段的。更不要说,在评定科研项目、评定业务职称中的“暗箱操作”、“人情关照”或“权利交易”了。 话扯得远了一点,但道理是同一个:“认证”一旦失去权威性,贻害不浅。所不同的是,评奖、评职称之类的失准,直接导致良莠不辨、认证不公;食品认证的权威与否,更关系到百姓的生活质量乃至生命安全。因此,重树认证的权威性,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李鬼撞到李逵,可以被一眼识破;六耳猕猴却是连观世音也分辨不清,需要由如来佛一锤定音的。 潮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