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目中无人还是铤而走险 郑俊怀中了谁的埋伏?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24日10:39 中国新闻网 |
中新网12月24日电《中华工商时报》今日刊载评论指出,有人说,郑俊怀是MBO惹的祸。但是即使有人设套,郑俊怀中的还是自己的埋伏。 文章指出,风起于青萍之末,郑俊怀有今天败相,出现在半年前。2004年6月17日,伊利股份发表公告,称董事会召开会议,罢免了独立董事俞伯伟,伊利公告见报当日,伊利股份跌停。半年后的2004年12月20日,伊利股份开盘即告跌停,随即便遭上交所紧急停牌,这一回主角不是俞伯伟而是换成了董事长郑俊怀。 文章提出,有很多人不明白,郑俊怀半年前为什么会有那种自杀式的举动,仅仅是因为俞伯伟要对国债投资进行单项审计吗?独立董事虽说在上市公司无非是一只花瓶,是一种摆设,就好比所谓的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都是董事长选中的角色,都没有什么独立可言,但是一旦要对这个橡皮图章动粗,却可能成为众矢之的,触犯众怒,因为这毕竟是个象征,更因为独董要做的至少表面上看是为公司维权。独董要行使权力,董事会立即罢免,这不就等于诏告天下,伊利股份有黑幕,郑俊怀心中有鬼吗?事实果然如此,一点悬念也没有。 文章称,有时候想不明白,郑俊怀也算一代枭雄,怎么会糊涂到这种地步,怎么会走出这种臭棋?是因为目中无人,狂妄到了极点,以为伊利就是郑氏天下,甚至呼和浩特也姓郑,还是中了别人的埋伏,事到如今,迫不得已,铤而走险? 文章指出,伊利股份的前身是呼和浩特市红旗奶牛厂,1984年改名回民奶食品加工厂,1992年股份改制,1995年9月发行1715万公众股并于1996年上市。郑俊怀历任厂长、总厂厂长、股份公司董事长、总裁。和绝大多数中国第一代企业家一样,伊利股份能从20年前,一个内蒙古的奶品加工厂发展成中国奶业无可争议的老大,郑俊怀功不可没,可以这么说,没有郑俊怀就没有伊利股份。 文章称,伊利股份一直就是绩优股的代表。季报表明,伊利1-9月份的主营业务收入是68亿元,毛利润是3.8亿。伊利股份总股本是3.9亿,单股业绩已经达到0.58元,更为可贵的是,这样的业绩是在股本连续多次的转送和增配高速扩张之下达到的,现在伊利的流通股是2.58亿股,较上市之初扩张了将近15倍。 文章还指出,伊利股份不但是个绩优股,而且还是一个能给投资者带来扎实回报的蓝筹股。打开伊利股份的F10,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自从伊利股份1996年上市之后,伊股就没有停止过现金分红,即使在10送10的方案实施的同时也是如此。1996年6月30日,10送10,1996年12月30日,再10送10并派1.25元,1997年12月31日,10配3转配2.8(配股价6.8元/股)并派2.5元,1998年12月31日,10配3(配股价15元/股)并派2.6元,1999年12月31日,10派2.8元,2000年12月31日,10派3.5元,2001年12月31日,10派3.6元,2002年12月31日,10转10并派2元(同年增发4896万股,增发价16.85元/股),2003年12月31日,10派3.3亿。虽然伊利上市之后通过配股和增发再融资的资金量不是一个小数,但是坚持每年给投资者现金分红的举动在上市中可以称绝无仅有,而且现金分红的数额累计相加也不是一个小数额,投资伊利股份的投资者的确得到过丰厚的回报。 文章称,这一切的一切都说明,郑俊怀是个干事业的人,是一个能给投资者带来回报的董事长,这一点和蓝田神话有着本质的不同。但是现在郑俊怀和他的高管团队却面临着虚假业绩和挪用资金两项指控,这两项指控将郑俊怀身上的光环打得寸金不留。 文章指出,挪用资金绝对不是指国债投资。尽管独董风波之后,伊利紧缩了国绩的投资规模,并且公布了累计6.5亿的投资和2640万的亏损账目,但是国绩的问题毕竟是经营的问题。郑俊怀之所以对俞伯伟要审计国债投资火冒三丈,根本的原因在于,这笔委托理财和金信信托的收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文章称,独董风波直接的后果是暴露了伊利高层的违规持股。1999年12月伊利股份为解决管理层持股,由公司两名中层张显著和李永平出面成立了华世商贸公司,接受法人股转让。2002年又以伊利高管家属的名义增资持有公司法人股844.85万股,成为伊利股份的第五大股东。伊利高管的家属中间,有郑俊怀之女郑海燕,副董事长之夫马庆,董秘之子张显著。2004年6月以后,华世商贸的股份才转让给用于管理层激励的呼和浩特市启元投资公司。虽然伊利的澄清公告中称,转让的迟缓是因为2001年9月证监会颁布了上市公司非流通股协议转让的规范意见,但是,伊利股份并没有能够解释管理层1500万元的收购款来自何方? 文章还指出,间接的后果则是再一次引发人们对于国有股股权转让的怀疑。2003年7月,金信信托收购呼和浩特市政府手中2800万伊利股份的国家股成为伊利的第一大股东。当时伊利的每股净资产为9.54元,半年每股业绩已经达到0.58元,每股的转让价却只有10元。水皮杂谈发表“伊利独董为什么闹独立”时问:“呼市财政为什么要卖大家不清楚,因为这是一只会下金蛋的大母鸡;金信信托为什么要买大家也不清楚,因为大家都知道金信信托的交易是受人之托,到底谁是真正的收购者,谁是伊利的实际控制人?”表面上看,国有股转让价每股10元的确不低,但是要知道的是2002年9月10日,伊利增发的4996万股,发行价格达到了16.85元,即使现在伊利每股的净资产又到了每股5.19元(复权为10.38元)。伊利国有股的低价转让是一个明摆着的事实。另外一个更明显的事实是,金信信托在成为大股东之后,伊利股份什么变化也没有,甚至连一名象征性的董事也没有。毫无疑问,金信信托是受托收购,委托人不是别人,正是郑俊怀和他的高管团队。金信信托不过是郑俊怀曲线MBO的过桥工具而已。这样问题就来了,郑俊怀的收购资金2.8亿从何而来?挪用的是不是伊利股份的资金,玩的是不是自己定价卖给自己的游戏,走的是不是用公司的资金收购公司的套路。 6月15日独董俞伯伟和王瑾拟聘会计师对公司专项审计; 6月16日,伊利董事会罢免俞伯伟独董; 6月18日,伊利公告国债投资最高为3亿元,亏损1700万元; 6月26日,中国证监会内蒙古监管局组成核查小组进驻伊利; 7月21日,中国证监会通知正式派调查组进入伊利; 8月中旬,证监会调查组进入伊利,9月中旬,调查结束。 如果说挪用资金的指控涉及的只是郑俊怀的个人问题,那么另一项虚假业绩的指控则令所有的投资者都有不寒而栗的感觉。 文章指出,虽然从消费市场观察,伊利依然是一个深受欢迎的品牌,但是我们注意到乳业市场的竞争已经白热化,这较之伊利成名的时代已经有很大的不同,伊利的利润率肯定会下降,这一点其实伊利从来就没有否定。另外一方面,从伊利出走的蒙牛老板蒙根生本来就是伊利的销售总经理,蒙牛的成长速度和扩张能量并不输于伊利的颠峰期,尤其是蒙牛上市之后更是和伊利站在一条起跑线上,双方的基地企业、生产线、市场、渠道极其相似,蒙牛对于伊利的挤压可想而知,同在A股上市的三巨头之一光明乳业,1-9月份单股业绩不过0.23元,主营收入50亿元,利润2.4亿元,而几乎就在伊利停牌的同时,北京三元股份公告2004年度亏损预警。 文章称,伊利股份2004年令北京新闻界难忘的还有一大隐痛,那就是借助公关公司抵毁中伤蒙牛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把几乎所谓的主流媒体都装到了套子中,这件事虽然和业绩没有直接的关联,但是可见伊利的市场竞争已到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郑俊怀的心态发生了重大病变。在这样的情况下,郑俊怀粉饰伊利业绩的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 文章最后指出,有人说,郑俊怀至此是MBO惹的祸。但是即使有人设套,郑俊怀中的还是自己的埋伏。 |